巧用小學讀本加強課外閱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名家經典閱讀可以借助評點、批注,撰寫讀書筆記,設計閱讀單,成立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個性化閱讀,靈活運用多種手段突破名著知識積累目標,實現對經典作品的深度解讀。
【關鍵詞】 經典閱讀;閱讀單;讀寫結合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苯浀溟喿x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魯迅、朱自清、葉圣陶等近現代名家的文章也都有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為小學生打開了接觸經典文學作品的窗口。結合《小學生名家經典讀本》閱讀教學,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探尋文本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閱讀習慣和方法,為日后學生獨立閱讀原著作品打下基礎。本人作為多年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線老師,在如何指導學生高效深入閱讀上面,我覺得應該靈活運用多種手段,讓學生閱讀、交流、探討、體會,使學生在視聽盛宴中把握名著內容,感受經典魅力。
一、掌握閱讀方法,科學品讀
閱讀有法,貴在得法。很多學生都在抱怨:“為什么我明明認真讀了,但是好像什么印象也沒留下?為什么我讀了很多書,但是還是寫不好作文?”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學生有閱讀沒計劃,沒有掌握閱讀方法,所以低效。在時間安排上,名家讀本可以拿出一到兩周時間進行集中閱讀,可以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去輕松而又充分地閱讀。在方法上,可靈活采用多種形式,如誦讀、默讀、瀏覽式泛讀、品味式精讀等,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或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科學的品讀中提高實效性。
二、腦手結合,勤做批注、點評
學生就文本的精彩情節、主要人物等方面邊閱讀邊做批注、點評,具體有賞析式、圈點式、摘錄式、比較式等。例如可以在閱讀《傳說故事》一章精彩的故事時,作圈點批注;可以在閱讀《故鄉》一章的精美語句時,作賞析點評;可以在品讀《野草集》時,就富有詩意和哲理的語句作摘錄點評。
三、設計閱讀單,交流讀書體會
鼓勵學生要自主設計閱讀單。如閱讀完《魯迅讀本》每一編時,教師建議學生自主設計閱讀單。閱讀單有以下格式要求:(1)從提取信息、概括主要內容、解釋分析等方面考察閱讀能力;(2)要有讀寫結合點,有仿寫和練筆;(3)鼓勵創意思維和表達。
每天課前五分鐘,一位學生上講臺交流閱讀體會,其他學生參與互評,互相啟發,點燃全班的閱讀激情。課堂上小組交換閱讀單,嘗試答題并評選出最科學閱讀單和最值得點贊的題目,同時教師可以精彩的講述一些生動情節,讓學生品嘗到經典的美味,學生更能積極回讀。
四、將經典閱讀和日常寫作巧妙地結合
1.將經典閱讀和生活中的寫作結合起來,讓寫作別開生面。學生除了寫閱讀的心得體會,還可以對一些人物的性格去分析評論。教師可以挑選一些下發給學生,讓學生去模仿別人的行文構思,借鑒模仿,學習創新,本人驚喜地發現,每次寫作都會涌現一批優秀作文,特別是一些平時對寫作頭疼的學生也有了寫作的興趣。事實證明,學生的模仿力、創造力是強大的,這種做法也是很有意義的。
2.教師從讀本中篩選出若干個有意義、值得討論的話題,鼓勵學生回歸原著相關章節,精讀思考,還可搜集網絡資料,完成相關寫作。如此針對性強的閱讀,學生“胃口大增”,讀得更有勁,品得更深入。
五、成立名著學習研究小組,開展名著研究性學習
在精讀基礎上,教師可組織學生成立研究小組,確定研究專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性閱讀。專題研究性閱讀旨在指導學生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式,通過親身實踐直接獲得體驗,并把在課堂積累的內容進行綜合和應用,在實踐中獲得更高效深入的理解。通過小組合作研究,學生能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啟智開悟,解決自己獨立思考碰到的疑問和障礙。比如,根據學生對名著的掌握情況,一個班級可以分成若干個研究小組,如《故鄉》研究小組,《野草集》研究小組,《阿Q》研究小組等。每個成員圍繞研究內容,分工合作,從不同的角度收集資料,匯總撰寫讀書筆記。成果可以在先小組內交流,而后經過小組的討論研究,到全班展示。
六、重視個性化閱讀和批判性閱讀
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在閱讀時,讓學生有疑而讀,讀中思,讀中悟,對名著的主題、對人物的命運、對環境的作用等都可以發問。那些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教師要組織學生各抒己見、激起火花,如“你如何理解阿Q這個人物形象?”學生可以研討爭鳴。這樣的研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思想的火花猶如百花齊放。同樣,教師引導他們批判性閱讀,鼓勵學生發揮主體精神,勤于思考,張揚個性,發現分歧,識別偏向,深度理解文本主旨,并作出自己的個性化體驗。
總之,名家經典閱讀以全網織大點,網眼織密點為原則,借助評點、批注、撰寫讀書筆記、設計閱讀單、成立名著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個性化閱讀,靈活運用多種手段突破名著知識積累目標,實現對名著的深度解讀。
【參考文獻】
[1]王玲.初中名著閱讀指導[J].新教育,2015.
[2]林玉英.巧借單元主題…加強課外閱讀[J].教育藝術,2015.
[3]羅剛淮.談小學語文“學習單”的類型與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