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一個瘋狂攝影師的“啟示錄”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中國城鎮化趨勢下,時間爭先恐后地粉刷著城市,不斷刷新的精神意志在空間和時間中切換,構成了龐雜無序的城市化現象,我們來不及思考和定位,又被下一波洪流沖向了另一個彼岸。我也就是這樣在多重身份擠壓下成長起來的攝影師,與同齡人有著共同的社會邏輯經歷,我是一個“守舊”的人,希望通過影像停下來思考如何傳承和探索傳統民俗文化。
  三維·影像的性格
  我爺爺也喜歡攝影,他是一個醫生,盡管生活拮據,但還是買了相機,搭了暗房,我兒時就在暗房里跟他一起玩。后來讀大學,帶著這個相機到峨眉山,去農村拍人物肖像和風景照來掙學費。有了一定積累后,我撿起最原始的興趣愛好,玩起了“攝影”。我發現當時很多人都追逐風光攝影,器材升級,如果我跟大家一樣,一定不會成為攝影師,只會是個發燒友。那時我就開始關注一些即將消逝或者有著時光印記的“風景”,比如冰川、古樹、民藝、石頭、老酒坊、小碗紅糖、手工榨油、手工造紙……
  那些鏡頭留下來的影像,無論是天工還是手工,都有著自然賦予的美和能量,無與倫比、無可替代。尋找這些能夠打動我內心的“景”,并非單純的風光、風景概念,而是沉淀在心里的“境觀”。這個認知的形成持續影響我多年,并最終構建了我對攝影的價值觀,以至影像的性格。
  我在“金像面對面”論壇中把自己的創作心得歸為一個話題:影像的三維。一維是“像”由心生;二維是以舊“喚”新;三維是讓影像回家。影像要從內心出發,與自己拍攝的對象之間,哪怕是冷冰冰的冰川,也要給它一種溫度。創作有情感、有溫度的作品,才是攝影的本質和初心。從拍攝風光轉到記錄人文已有20多年,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西南邊陲少數民族地區,去記錄那些即將消失的,或者已經消失的一些傳統民俗民風和手工藝。
  守舊·影像的探索
  我就是一個守舊的老頭??催^我的影像,會發現我的作品在展廳中顯得有些獨特:黑白,大畫幅,手工影像。作為一名使用超大畫幅拍攝、用特殊介質與傳統后期工藝呈現影像的探索者,我的作品強調的是傳統文化下的人文主觀表達。
  有人曾經問過我為什么只用黑白影像來表達?對我來說,彩色大概是一堵墻,擋住了真實。簡簡單單的黑白就是無限的色彩,刪繁就簡,已經具有無可辯駁的力度,這樣的方式足夠去表達我的觀念和態度了。
  密度、灰階、層次的反差是黑白攝影好壞的決定因素。一些“隱身”在顏色中的形狀與圖案在黑白攝影里反而會顯得異常生動。這或是因為陰影與明亮的形成依賴于物體的輪廓,黑白攝影正好能分離出物體的部分特質。用傳統黑白原片,可以在拍攝時保證暗部影像的更多細節,通過暗房沖洗的控制保證高光明快而不過渡。
  曾因癡迷手作,常年以大畫幅拍攝云南邊陲聚落。大畫幅攝影對我有種魔力,它不是即時的,不是掃視,是凝視。拍攝手法和手段堪稱完美,于我,卻是完美不過的主觀表達。
  大畫幅的魅力何在?和數碼相機不同,它簡直不以焦點說話,甚至無意清晰,它不在乎瞬間紀實。大畫幅可以說是遲鈍的,它是以遲鈍禮贊時間。我以移動焦點平面去尋得我心所欲的景深,又以移軸去表達拍攝物間的透視關系,而其中的控制完全是按照我的主觀來改變。工業產品的范式是先行設定的,多少有所限制。大畫幅不然,它不存在一定的可言性。
  毫不客氣的說一句:“我是用紙用得最好的攝影師”。散落中國,幾乎所有的手工紙源頭,但凡為我所知,我都去探尋一下。從2003年開始,我將鏡頭對準了即將消失的中國西部傳統手工業。數年間,我幾乎走遍了四川、云南、貴州等地,記錄了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造紙工藝,并賦予其新的意義——現代影像與古法紙張的完美結合。這種影像沉穩、樸素,不規則纖維與圖像疊加產生的肌理效果,使影像更加立體,雖質地粗獷,細節卻極其豐富。因為影像作品的選用,讓這些古老而又神秘的風景,都定格在了我的古法紙打印作品里。
  境觀·影像的生命
  攝影的本心,源于“境”,而非景。影像的意義,不是單純的復制,而是對人性的探索。我用膠片大畫幅,去拍一些即將被世界遺忘的題材,用即將失傳的手工介質二次創作影像作品。在這種慢的攝影創作中,去尋找能撼動人內心的“境觀”!
  我的作品《喜馬拉雅·七千米之上》《濮秘》中多重影像敘事的疊加,從不同的維度去關注大自然帶來的鬼斧天工,也去追尋著社會變革中生產關系衍變的人文延宕,串聯出自我實驗影像系列的線索感和啟示錄。
  從2009年到2014年,我先后11次深入喜馬拉雅山區,登上多座海拔七千米之上的雪山冰川,用大畫幅相機留下珍貴的影像記錄。
  CCTV-9的《瘋狂攝影師》紀錄片,記錄了2014年我在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最后一次的冰川拍攝。我和助手們帶著大畫幅相機游走在暗藏冰陡崖和冰裂隙的冰川中,用純攝影的方式尋找內心想表達的冰川形態。冰川的體積感、空間感及高光之下的小反差、低密度帶來的拍攝難度恰巧提供了探索的可能。我只是想以內心最真實的感觸帶動鏡頭去完成對冰川意義的建構和解構,借助冰川意指的符號世界,表達對自我與自然的深層思索。這組影像的制作,我采用古老的藍曬工藝,以絲綢作為介質呈現了冰川動人的藍色影像。
  我從2006年便以歷史主義的目光投向在社會變革中處于弱勢的社會形態——云南邊陲?!板А币鉃樗追Q的云南人,“秘”意為神秘。濮秘,這個主題我從2006年一直拍到2018年,才決定收官。
  《濮秘》的樸素現場掩隱了我的個人情感。影像鋪展出村落的暮晨之光,動物的骨骸懸掛在預言的峽谷,生殖的圖騰佇立在年輪的祭臺,服飾裹挾的魂魄蕩游在草、木、石、麻的國寨……它們只停留在有著千年歷史的原鄉古寨,停留在我的影像里。
  2017年——2018年,我發起“濮秘民藝攝影游學”的公益攝影計劃,得到了眾多攝影家、藝術家的廣泛支持和參與。我只想聯合中國攝影家們的力量,用鏡頭走讀民藝活化石,讓更多人關注這些自然的古村落,推動文化的活態傳承。
  在當今攝影高速發展的時代,多元化的影像語言和表達方式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用攝影再現世界并不只是一種復制。對我來說,帶有情感的形態、影像和符號像探索人性的重要性一樣具有根本意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9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