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春意著新色年味畫中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走過時光的隧道,2019的笑臉緩緩映入眼簾。歡聲快語,彩云綢霞,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神州一派和美,華夏萬里笙歌,而蜀地蓉城則可道風景這邊獨好。
  慶賀春節是中華各地區的普遍習俗,華夏大地對新的一年充滿美好的希冀?!鞍倮锊煌L,千里不同俗”,由于各個地區其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因此各地都有不同的慶祝新年的習俗。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里,華夏各地的人們都以其別出心裁、獨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春節的到來。
  四川自古是多民族雜居地區,四川人民以獨特的想象力和融合的創造力,在生產生活中發掘出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成果,于中華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四川人的記憶里,與春節相關的藝術形式,最動人心魄者,必稱爆竹,最濃墨重彩者,則稱年畫。
  年畫,是中國畫的種類之一,也是中國民間藝術,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年畫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人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和神靈信仰。中國早期的年畫都與驅兇避邪、祈福迎祥這兩個母題有著密切關系,在祈禱豐收、祭祀祖宗、驅妖除怪等年節風尚習俗化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與之相適應的年節裝飾藝術。
  從古至今,年畫的繁榮興盛、蕭條落寞都是時代變遷的見證者。傳統文化在選擇中變化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年畫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作為中國年的傳世圖騰,年畫大多用于新年時張貼,也起到裝飾的作用。
  于此,2019年新春到來之際,本刊特此策劃“新春”專題,以品年畫,恭賀新春。其中有90歲老藝人李方福的傾心力作;有新生代工匠之星張榮強先生地道的民間手藝;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綿竹木版年畫代表傳承人胡明貴老師的佳作;更有尹天潤、劉竹梅、鄧國英等年畫專家的優秀作品。
  表達的年味方式有千萬種。為了讓讀者感受更濃厚的年味,本刊還呈現了飽含四川風味的原創舞蹈作品《貼門神》;“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曾經熟悉的民俗,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我們漸行漸遠,令人悵然而不禁懷想”——楊麟翼的繪畫藝術,形象地留住了那漸漸遠去的新年習俗;“為了我心中的這份記憶和溫度,為了讓當代年輕人體會、感受‘我們的節日’可以怎么過”——曹啟東的民俗連環畫展示了他記憶中的“年味”,也讓我們的“年味”醇厚濃郁而悠遠流長。愿讀者在本刊中細細咀嚼記憶里新年的味道。
  喜悅與成功伴隨著艱辛來到歲末,新春已至,我們把2018交給2019,一起期待春暖花開,一起助力推動四川文化繁榮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0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