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年味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年味兒是什么?是一壺地地道道的老酒?是一幅熱熱鬧鬧的年畫?還是舞動起來的社火?年味兒該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喜悅,和深邃文化的傳承。春節,我們尋找年味。
那年,我們在張家口蔚縣。正值大雪初歇,群山被白雪覆蓋,真有幾分白雪茫茫,北國之春的韻味。當我們步人暖泉古鎮時,又被那一陣陣歡喜的鑼鼓聲吸引。那里正在舉辦民間廟會。人們梳妝打扮起來,有的扮小丑,有的扮媒婆,個個歡天喜地。
有的姑娘搖曳在旱船里,小伙子看得含隋脈脈。到處是歡陜的隊伍。表演的人們故意左沖右突,人們也隨著那些快樂的人群跑來跑去,仿佛每個人都變成了快樂的音符。到了節目最后,小丑和媒婆開始對舞,鼓點慢,他們就跳得慢;鼓點快,他們就跳得快。直到兩個人氣喘吁吁了,鼓點還不停下來。兩個人開始笑罵,那種快樂發自內心,自然而然地感染了大家,似乎每個人都是陜樂的主角。
在暖泉古鎮,你站在高處,看著炊煙裊裊,看著殘破的古堡,心中總會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人們開心地享受著過年的時光,吃一串糖葫蘆,品一些地道的小吃,個個喜氣洋洋。到了夜晚,暖泉古鎮里漂亮的花燈一盞盞亮起來,和著讓人咂舌的打樹花表演,每個人似乎都沉浸在那個名為年的光陰里。
春節期間,我們到達北京門頭溝地區爨底下村。當村口的那棵大樹映入我們眼簾的時候,我們都有些激動。我們撫摸著那些古老的石墻,站在村子高處,看著阡陌縱橫,炊煙裊裊??粗數氐娜藗冊谧龃箦伈耍F鍋燉魚,香氣撲鼻。我們尋找著那些歲月留下的密碼,解讀著人們生生不息的快樂與幸福。我們舒服地坐在小院子的門口,曬著太陽,體味著古老村落的文化魅力。
有一年春節,我們尋訪木版年畫的故鄉——朱仙鎮。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二月,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鐘馗、桃板、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帖子。”朱仙鎮年畫色彩鮮艷,構圖飽滿,線條粗獷簡練,造型古樸,人物栩栩如生,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版畫店里有幾個多層貨架,你可以看得到幾百塊黑色的雕刻精美的木版。而年畫,正是由這些木版印制而成的。每當喜慶的節日來臨,它們就會忙碌起來。人們將一張張漂亮的年畫印制出來,貼在門上、窗上,是祝福,也是祈禱。年畫,代表了普通人對于生活的信仰,只要生命不息,就希望將這種寶貴的東西,散布、流傳。魯迅先生曾對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作過評價:“朱仙鎮的木刻畫樸實、不染脂粉,人物沒有媚態,色彩濃重,很有鄉土味,具有北方年畫的獨有特色?!?
年味兒,該在古老的村落里,熱熱鬧鬧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放鞭炮,拜大年,唱大戲,貼對聯,剪窗花。年味兒,是熱騰騰的年糕,香噴噴的餃子……我們相伴著,去尋找純正、芬芳的年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