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尋找教育契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受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啟示后,在大專自考助學學前教育專業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課程中開展“生活教育”的嘗試。抓住學生的生活經歷、生活中的關注點等,通過學生的自我教育,利用學生的能力優勢,在生活中教育學生,用生活教育學生,進而達成用教育改造生活之目的。
[關 鍵 詞] 生活教育理論;大專自考助學;教育理論課程;學前教育科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198-02
一、問題的提出
在大專自考助學的課堂中,理論課程的教學總是顯得枯燥乏味、抽象難懂……,教師想盡各種辦法深入淺出、旁征博引,學生依然學得一頭霧水、昏昏欲睡。這樣的課堂,死氣沉沉、效率低下,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痛苦。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正是這樣一門理論性極強、抽象性極高的科目。為了改善這門課程的教學狀態,筆者試圖找到一些方法、途徑,使之更加適合中職畢業后,進入自考助學階段學生的實際水平與需要,真正可以服務學生,促進其專業素養,甚至綜合素養的發展與提高。
在諸多理論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給筆者帶來了極大的啟示。周洪宇教授在《陶行知生活教育學說》中指出:關于“生活”范疇,陶行知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問題作過不同解釋。從總體上說,其基本含義有兩點:(1)泛指一切生物的生存和發展的活動,即“有生命的東西,在一個環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2)特指構成社會歷史的主題——人類的全部生活實踐,即“生活主義包含萬狀,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屬于之”。周洪宇教授還指出“生活即教育”的命題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層意思:(1)從生活的角度說,“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陶行知認為:“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薄吧詈薪逃囊饬x”來源于“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2)從教育的角度說,“教育以生活為中心”,通過生活來進行,以求得生活的向前、向上與提高。生活與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不能脫離生活,生活也不能脫離教育。有什么樣的生活就應有什么樣的教育,教育的內容應根據生活的需要而改變。(3)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說,“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兩者相互推促,共同前進。
二、方法與途徑
在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把“生活教育理論”靈活運用起來,筆者深入挖掘學生生活中的各種要素,從課堂內外,多個角度入手,做了很多的思考和嘗試,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方法。
(一)抓住學生的生活經歷,先嘗試,后學習,加深理解
學生生活在社會中,他們的生活經歷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因素,他們的親身經歷中也會包含豐富的“科研”要素,關鍵是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些要素。
例如,在“抽樣”這部分內容中,樣本、代表性、隨機性原則等專業術語較為抽象,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筆者嘗試在生活中找元素。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的概念,用“如果你想知道一大鍋湯的滋味,你會怎么做?”或者用學生就醫過程中都會遇到的抽血來舉例,淺顯易懂地解釋了“通過具有代表性的樣本來認識和了解總體”的原理。
在觀察法和調查法的教學中,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看幼兒園課堂教學實況、觀摩畢業班實習生的教學公開課、觀察幼兒園晨間活動或區域游戲等,記錄相關幼兒和教師的行為表現;組織學生進行食堂滿意度調查,為學校的后勤管理獻計獻策。筆者有意將這些活動安排在理論學習之前,鼓勵學生通過自己已有經驗或者通過網絡、書籍等收集資料,完成任務。學生在任務的執行過程中會主動地運用觀察法、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等,在進入理論學習時,他們的實踐經歷會讓書本上枯燥的概念、理論變得生動、有趣,小組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成敗得失都可以成立課堂資源。完成學習之后,筆者又會引導學生重新審視他們之前的研究,鼓勵他們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重新設計,使之更為科學、嚴謹。在這個“實踐—理論—再實踐”的過程中促進知識點的內化與掌握,用生活教育學生,進而改造生活,達成生活教育之良性循環。
(二)抓住學生生活中的關注點適時引導
生活中總會有一個又一個熱點、焦點涌現出來,選取中間具有教育契機的運用到理論課程中來,不僅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更有利于他們理解和掌握晦澀、抽象的概念,提高學習效率。
筆者注意到,女生經常津津樂道于減肥的話題,于是在“教育實驗法”的內容中,用減肥作為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實驗模式。
例如:如何判定某一種減肥藥有無效果?
學生在經過充分討論后得出結論:吃藥之前先稱一稱體重,然后正常生活,按計量服藥,一個療程以后再測量體重,對比前后體重的差異就可以判定該藥有無效果了。
一個單組前后測實驗設計的模式E O1 X O2一目了然地呈現在了學生的面前,不需要教師做過多的解釋,學生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能很好地理解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內在效度、外在效度等相關概念,突破教學中的各個難點,課堂氣氛也相當的活躍和輕松,因為這是一個他們人人都愿意參與的話題。同時,筆者也會鼓勵學生用實驗法的嚴謹的思路認識因果關系確立的條件,破解生活中的一些謠言,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習慣,幫助他們成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再如在個案法和經驗總結法的教學過程中,運用新近流行的少年組合TF boys作為范例。行動研究法的教學中運用改革開放從深圳這個小漁村開始來佐證,都能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抓住小組中學生自我教育的機會,細分工,促合作,共同進步
人類是一種社會動物,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可以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在理論課程的教學中,生活教育的機會同樣要牢牢抓住。筆者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用任務帶動小組活動,小組之間有競爭,也有合作,在競爭與合作中達到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小組的活動不是無序的、臨時的,而是一個長期堅持、明確分工的過程,它貫穿于課程學習的全過程,包括課堂內和課堂外兩個部分。課堂內的小組設有組長、記錄員、計時員、發言人、評價人等角色,由組員輪流擔任各個崗位。課堂外的小組,根據各自的任務分工合作,完成諸如調查、訪談等相關科研實踐。學生在各個崗位上發展著組織協調能力、觀察能力、評價能力、表達能力等。在討論中,互相啟發、互相促進,達到自我教育之目的。所有的活動通過考核進一步規范化,要求每位同學每個學期至少全班發言三次,每一次小組活動要做好詳盡的討論記錄,以此作為平時成績和過程評價的一個重要來源。
小組中的學習是靈動的、變化的,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養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實踐中的學習,為他們將來成長為一名學前教育工作者打下了基礎,也有益于他們未來生活的改造和提高。
(四)抓住學生生活中已有的能力優勢,善利用,巧聯系,相互遷移
“生活決定教育”,也就是說要根據學生的生活,根據他們的現實狀態來進行教育。作為已經完成了三年中職學習進入自考助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已經較好地掌握了繪畫、音樂、舞蹈等方面的技能,善于利用各種感性的素材,并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層次關系,形象思維能力較強。但實際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這個現狀決定了教學中必須善于利用其優勢學科的學習成果,促進薄弱學科的學習,進而促進其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和發展。
在學習“科研活動的環節”“行動研究法”等內容時,筆者要求學生討論并繪制活動流程圖,繪制流程圖的過程就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互作用的過程,用他們擅長的形象思維處理抽象材料,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在小組討論和全班分享的過程中,不斷糾正、不斷完善,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得到了發展,抽象的概念也得以用形象的圖文表現出來。在梳理、回顧所學知識的時候,要求學生繪制章節知識樹,甚至嘗試繪制課程知識體系,繪制的過程也就厘清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的過程,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建構其自身的知識體系,從整體上把握課程內容、存進知識內化。
這是基于學生已有的水平的學習,是以學生的生活為中心的學習,不同類型學科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之間相互遷移,學習中,學生有所擅長,可以用他們自己擅長的東西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相關理論課程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成效。
經過了五年多的實踐與嘗試,筆者在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課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生活教育”的理念組織和實施教學,在諸次教學調研中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滿意率始終保持100%,自考通過率也常年保持在80%-95%之間,教育成效顯著。
來自于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活教育,抽象的理論課程的學習更要重視“生活教育理念”,在學生的生活中教育學生,用學生的生活教育學生,從生活開始講理論,再促進理論回歸到生活之中,進而改造學生的生活,達到教育真正之目的!
參考文獻:
[1]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學說[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卷[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6]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南京曉莊師范學校.陶行知文集(上、下)[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7]申國昌,申慧寧.陶行知師范教育思想與實踐[J].教師發展研究,2018,2(03):88-94.
[8]劉大偉.生活教育理論視域下四大核心能力培養[J].中小學德育,2018(8):78.
[9]程滟力.基于生活教育理論下的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才智,2018(21):46.
[10]杜勇.論生活教育理論與中職教育教學改革[J].生活教育,2017(9):112-113.
編輯 趙瑞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