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游戲的教育價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的需要,人的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要,素質的教育并非一時就可以教育的好的,素質的教育需要從小來培養,現在的素質教育要摒棄“應試教育”,現在的素質教育包括很多,它主要是人的綜合表現,主要是指能力,比如交際能力、創造力、想象力、分享能力等。尤其是幼兒素質教育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在幼兒園教育中就要把素質教育落實好,滲透到幼兒園教育的各個方面,在游戲中更要著重體現。幼兒期所獲得的最基本的素質培養,對人的一生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關鍵詞:素質教育;游戲;重要性
  在1987年1月,當75位諾貝爾獎得主聚在一起時,有人問其中一位諾貝爾獲獎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諾貝爾獎獲得者想了一下說:“幼兒園?!薄霸谟變簣@您學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道歉,午飯后要休息……”這位科學家通過自身的成才體會,說明了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強調品德文明的養成,他的意思無外乎說明一個問題:一個人成功與否,素質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幼兒園中,知識教育并不是重點,關鍵是對幼兒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及能力關系著孩子的一生,幼兒期間的素質教育與能力對孩子更是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兒園中,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由于游戲是一種主體性活動,在游戲中,幼兒的自主主體意識和自主能力會得到最大程度張揚,他們在活動中享有充分的選擇權和決定權。杜威指出:“游戲性是一種精神態度,游戲是這種態度的外部表現形式?!币虼?,開展游戲活動把一切思想教育潛藏在游戲中,讓孩子在快樂的游戲活動中去感悟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在游戲中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滲透呢?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在游戲中著力自理能力自我服務意識
  在園的幼兒中,大多都是3-6周歲,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非常優越,在家庭中備受寵愛與嬌慣,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孩子們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眾星捧月”中心,有一點不周到、不滿意的地方,孩子就會耍耍脾氣,又哭又鬧,所有的事都要按孩子的意思去做。
  為了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樹立起他們自我服務思想,單靠教師正統的說教收效往往不大。但是如果把說教寓于孩子們喜愛的游戲當中效果就顯著了。在平時,我會多給孩子們進行尊重父母的教育,由于中華民族是個文明古國,流傳下來許多孝道故事,我會為他們講《孔融讓梨》的故事;講《羊羔跪乳》的故事;講《三字經》、《弟子規》,這些對他們都是一些理性認識,孩子們聽故事很認真也很感動,但總找不到那種感恩之心。于是我對他們講,一個孩子是怎樣來的,講講母親懷胎十月的辛苦,一朝分娩的痛苦,望子成龍的甘苦。在班級的去交游戲中我開展過一個體驗游戲:讓孩子們學做媽媽。我還教了孩子“大手小手”游戲,有目的有意識的帶領孩子游戲,通過游戲,使孩子產生了“講衛生、愛勞動”的感性認識,這只是教育的開端。為了真正達到目的,我不斷讓幼兒進行各種游戲的訓練比賽:如讓每個幼兒都脫下一件衣服放在一起,我把衣服攪亂,然后讓他們在規定時間內找出自己的衣服并穿好;用同樣的方法穿好自己的小鞋,讓他們折疊好自己午睡的毯子和毛巾,并給與大力表揚和鼓勵,通過這樣反復游戲,孩子們都很喜歡,而且積極參與到游戲當中來,不僅讓幼兒自己動手形成技能,培養了能力。現在,如愿才幾個月的孩子大部分在家都能自己吃飯穿衣服,在園里自己疊被、洗手刷牙,于老師一起擦桌子,有的幼兒還主動幫助其他伙伴做事,從中體會到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樂趣。素質教育已經自覺不自覺就滲透到游戲當中,而且效果不錯受到家長一致好評。
  二、從游戲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行助其形成健康心理
  思想品德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更應注意幼兒道德情操的熏陶,助其早日打下良好品質。如幼兒剛入學園,他們有相當一部分表現出“自私”,“蠻不講理”,“鋪張浪費”,“任性”等不好習慣,通過教師有目標,有計劃設計相應的豐富多彩的游戲,并精心安排,細心組織,寓教于樂。
  由于幼兒模仿能力非常強,他們大都崇拜老師,特別關顧老師的一舉一動,并進行自覺不自覺模仿,我便設計換位游戲。如:游戲“我是小老師”讓幼兒來當老師,我來當幼兒。我發現他們都模仿老師的樣子,我就索性裝個乖乖的好孩子。孩子們爭著當老師,不僅課堂上表演得惟妙惟肖,而且回家后也常常讓家長當孩子,讓玩具娃娃當孩子,他們自己當老師,重復在幼兒園上課的情景。開展“我是小老師”的游戲中,孩子們人人當老師,個個真實再現,既活躍了幼兒的學習氣氛,又加深學習印象。使孩子們的思想行為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游戲過程中孩子重復老師所講的、做的,自然而然加深了責任心和紀律性。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許多幼兒還把平日在幼兒園小朋友做錯事老師批評的話模仿出來對布娃娃進行教育。比如午睡不能講話;吃飯不能吵鬧;游戲要有秩序;好朋友之間不要打架等。模仿的非常逼真,而且孩子們記憶力非常強,幾乎老師的原話甚至于語氣、動態都非常逼真。通過這樣一系列不間斷游戲活動后,幼兒在上課時能認真聽講。游戲是一個活動載體,教師怎樣給游戲創意一個主題是設計游戲的關健。通過以上開展“換位游戲”爭當小老師的幼兒越來越多,孩子們的思維也得到了拓展。
  如此不僅能使幼兒在游戲中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幼兒從“戲”中汲取到健康向上的做人道理,使他們受到怎樣做人、做什么的人的啟迪。另外,由于游戲中,幼兒已經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幼兒和教師處在一種平等的‘互動的關系中,育兒的思維、言談不受約束限制,他們可以隨心所欲,憑自己的興趣愛好進入游戲角色,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就能自主或不自主地得到培養鍛煉。如學習興趣和動機的激發,頑強勇敢的品質,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認真做事的態度等,都能在游戲活動中得到鍛煉和增強。當然,要真正達到與人目的,還需教育工作者一絲不茍、誨人不倦敬業精神,持之以恒的潛心鉆研。
  三、游戲中培養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促進思維發展
  游戲教學充分地體現了幼兒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在此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幼兒的思維、動手等能力也得到相應的發展。如一次桌面游戲中,我先引導幼兒觀察玩具像什么,小朋友思維十分活躍,充分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無論幼兒的想像是否合理,畢竟他們都已經發揮想象了,都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我就用這些玩具擺一些造型,在讓孩子們看看像什么,幼兒再通過自己的想象與創造自己擺玩具,并說出自己擺的玩具是什么。一個很普通、很常見的的游戲,竟就讓幼兒迸發出聰穎、智慧的火花,讓他們在游戲中學會創造,學會想象,并學會了表述自己的思想。
  四、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
  在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中,幼兒在進行活動時,經常會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活得經驗、掌握知識。陳鶴琴先生曾經強調說在教學中應注意兒童直接經驗的掌握,教師應積極地鼓勵兒童去實踐、去獲得經驗。他認為兒童在活得直接經驗的過程中,就是他們思維能力提高的過程,也是他們“自動探究”精神形成的過程。蒙臺梭利也說過:“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边@也說明幼兒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與技能,才會有所進步與發展。
  五、總結
  在我國,由于受地理環境、經濟發展、人口素質和師資及辦學資源等條件的影響,在農村幼兒園游戲順利進行的成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但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及國家重視學前教育,不斷加大學前教育的力度,使教師專業素質得到很大提高,這種差異也在逐漸的減小。教師在不斷的加緊專業學習和累積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開展游戲的相關知識也有了科學的了解,逐漸的糾正了以往存在的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游戲、忽略幼兒是游戲主體的錯誤理念。學會了介入游戲應當適時適當,也針對存在的問題實施相應的措施,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旭花.幼兒園游戲[J].科學出版社,2009
  [2]蒲倩倩,《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的研究》,2009年6月25
  [3]秦元東,王春燕,《幼兒園區域活動新論》,2008年10月1
 ?。ㄌ┲菔泻f中心幼兒園  江蘇泰州  2253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0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