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為全球智能教育拓展更大空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站在智能時代門口,回望中國教育“走過的路”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教育,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確立并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讓13億中國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
中國政府積極發展更加開放的教育,與更多國家交流合作共同進步。先后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系;2017年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來華學習的外國留學生近50萬名。中國主動參與國際合作,積極推動落實《仁川宣言》《青島宣言》,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對外開放格局。
二、面向智能時代,盤點中國教育“探索的路”
讓孩子們為智能時代的到來做好生活、就業和能力的準備,是當今教育的重要命題。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推進普及教育;在職業院校,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和課程建設,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在高校,布局人工智能相關的學科、專業體系,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建設100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加強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大力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人工智能研發平臺或展館,鼓勵人工智能科普創作,支持社會機構開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訓。
三、走進智能時代,思考如何走好“未來的路”
中國高度關注人工智能對教育帶來的巨大影響。人工智能是實現教育生態重構的有效手段,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中的深度廣泛應用,將徹底改變教育的時空場景和供給水平,將實現信息共享、數據融通、業務協同、智能服務,推動教育整體運作流程改變,使規?;疤嵯碌膫€性化和多元化教育成為可能,進而構建出一種新的靈活、開放、終身的個性化教育生態體系。智能技術對教育行業的滲透打破了傳統教育系統的固有生態,使其開始向智能教育的新形態邁進。在高度關注人工智能促進教育發展的同時,也要密切關注人工智能對教育帶來的問題和挑戰,如人機關系的倫理困境、個人隱私的濫用危機和新技術應用的數字鴻溝等。
面對新時代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國正在組織研制《中國智能教育發展方案》,謀劃未來發展之路。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中國教育真誠希望與世界各國一道,攜手并肩、攻堅克難,努力為全球智能教育創造更多資源、拓展更大空間。
?。▉碓矗?中國教育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