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智能制造企業融資渠道的拓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智能制造產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智能制造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而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已成為限制中小智能制造企業發展的障礙。因此,從現有融資渠道出發,根據智能制造項目的特點,提出了智能制造設備融資、政策融資、產品應收賬款融資三種拓展融資渠道,從而為中小智能制造企業提供融資的新思路、新途徑。
關鍵詞:中小企業;智能制造;融資渠道
中圖分類號:F4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1-0149-02
隨著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帶來的產業變革時代正在到來,中小智能制造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但是同其他中小企業一樣,同樣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對于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學者們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葉莉等人(2017年)[1]提出了復合聯保融資模式,對民間融資渠道進行了拓展。張會平(2018)[2]對吉林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對策。李振、張子翰(2018)[3]探究了中小企業的動產融資模式。但學者們并沒有針對智能制造行業進行分析。
一、中小智能制造企業融資困境
目前能夠應用智能制造生產的主要是高科技行業,僅該類行業制造業造價就動輒上千萬元。若想實現智能制造生產,則還需要在其中融入信息化元素,但由于技術尚存在壁壘,其所需資金往往超出預期。中小智能制造企業所需資金量比其他中小企業所需資金量大,需求的資金量大就意味著融資量巨大,而我國該行業的中小型企業運營風險較高,銀行信貸難以啟動,民間資本不穩定,使用成本較高。所以,中小智能制造企業面臨著融資渠道較窄、融資成本較高的困境。
二、現有融資渠道分析
中小型智能制造企業現有的融資渠道與我國大部分企業常用的融資渠道相差不多,主要有內外部兩種渠道。
第一,內部融資渠道分析。內部融資渠道主要是利用企業的內部留存收益進行融資,內部融資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公司的可持續增長,但是中小智能制造企業成立初期往往處于虧損狀態,初期融資方式不太現實。
第二,外部融資渠道分析。外部融資渠道主要有發行股票、風投、債券、商業銀行信用等,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商業信用、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信貸。但是,中小智能制造企業信用額度較低,融資困難。雖然有創業板,但中小企業發行股票債券門檻仍較高,風投是中小智能制造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但對公司獨立性有一定的威脅。
三、融資渠道拓展
針對于上述幾點難題,結合智能制造企業生產實際,本文提出針對性的幾點融資渠道拓展。
?。ㄒ唬┲悄苤圃煸O備融資
智能制造設備需要根據企業實際進行信息化定制,定制成本高。針對于該特點,該類設備可以采用融資租賃,但是融資租賃往往是在中大型企業中更能實現。此外,還可以用產品銷售收入的形式實現智能制造設備的融資。
1.具體方法
定制設備后,以達產期的產品銷售收入的固定百分比代替直接支付設備款項,達到間接融資的效果。
在設備定制完成后,首先支付產品市場價值P的a%的先付款。同時簽訂合同,約定在達產期m后開始,若銷售收入達到x后,以后n年每年支付產品銷售收入的b%作為設備尾款;若銷售收入達不到x,則加銀行同期利率r后付清尾款。
這種方法一方面能夠幫助設備供應方獲得一定收益,另一方面能幫助智能制造中小企業獲得設備融資,同時能夠激勵企業注重產品產銷。
2.定價
(二)政策融資
智能制造受到我國的高度重視。針對于智能制造生產方面我國各地均給予了一定的鼓勵補貼政策,若能達到示范效應,相應的補助會更多。該部分的補助是政府無償補貼,是目前智能制造中小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也是該類企業崛起的機會。例如,北京市的《“智造100”工程實施方案》對于納入“智造100”工程的應用示范項目,優先推薦申報國家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或在該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給予支持;天津市對《加快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認定為市級示范智能工廠給予一次性300萬元補助,獲得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立項批復后,再次給予200萬元補助。
?。ㄈ召~款融資
在中小智能制造企業中,應收賬款則是對企業流動資金鏈的巨大考驗。面對這種情況,再加之中小智能制造企業信息化程度較高、應收賬款管理子系統比較發達、賬務更加明晰,可以將應收賬款轉化為實物期權進行融資,主要有以下三種融資方式:
第一,應收賬款抵押融資。智能制造企業將應收賬款按照對方企業信用等級、賬齡等因素進行劃分,將其以貼現的形式抵押給銀行,以獲得短期融資。
第二,應收賬款轉讓融資。該種方式下,智能制造企業將應收賬款的收款權直接轉讓銀行等金融機構。這種融資方式也同時將收款的風險轉嫁出去。
第三,應收賬款證券化。它是將企業的應收賬款以證券化的形式向公眾獲得資金,雖然我國證券化市場比較活躍,而中小企業若想獲得證券化仍存在較大的難度,但是它是應收賬款融資的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中小智能制造企業是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重要活力,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為了破解其融資困境,本文結合智能制造行業特點,提出了企業成立時設備融資、政策融資兩種方式和運行期中應收賬款融資三種融資渠道,對其融資渠道進行了拓展。
參考文獻:
[1] 葉莉,王穎偉,王崢.科技型中小企業民間融資渠道的拓展——復合聯保融資模式的構建[J].企業經濟,2017,(11):182-188.
[2] 張會平.吉林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J].稅務與經濟,2018,216(1):111-114.
[3] 李振,張子翰.基于動產融資的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7,(9):57-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3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