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學習故事”促進幼兒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習故事是新西蘭早期教育領域中使用的一種評估兒童學習與發展的動態評估體系,是一種敘事性評價。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還能有效助推動兒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幼兒教師在運用學習故事的過程中,將促進教師觀察記錄能力、分析評價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等專業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學習故事;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一、前言
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是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2005 全球全民教育監測報告》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強調基礎教育就要提升幼師專業能力以促進教育質量的發展。我國2012年初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戰略目標,并以《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為契機,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標準提出明確細致的規定,首次以國家權威文件的形式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做出了明確規定。“學習故事”是一套來自新西蘭有明確教育價值觀導向的學習評價體系,教師通過學習故事的運用,可改變教師的教育觀、評價觀,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反思自我和提升自我,更好地實現自我專業能力發展。教師正確有效地運用學習故事,能提高其觀察記錄能力、分析評價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
二、概念界定
1.學習故事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學習故事沒有明確的概念界定。學習故事的研發者瑪格麗特.卡爾教授認為“判斷一篇有關兒童學習的故事是否是學習故事的最上要因素不是它的形式或其他元素,而是這個故事是否能體現引領著學習故事的兒童觀、課程觀、學習和發展觀等。” 學習故事是一種對幼兒行為進行有效評價的工具,通過對兒童學習行為完整真實的再現,為教師科學評價兒童提供幫助,它強調的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它要求幼兒教師在清晰幼兒現有的發展水平基礎提出適當的支持策略以促進幼兒的發展。
2.幼兒教師專業能力
在權成辭典中對幼兒教師業能力的概念界定是指幼兒教師在組織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包括知識、態度、情感、技能在內的多種心理特征的有效結合。是指幼兒教師充分利用個人知識儲備、教育智慧、教育策略以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各種行為。主要包括:觀察記錄能力、分析評價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等。
三、運用“學習故事”促進幼兒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學習故事主要圍繞注意——識別——回應三個環節展開,幼兒教師在“注意”環節主要是發現幼兒具有發展意義的真實活動片段,把具有反思和研究價值的“魔法時刻”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利用所儲備的專業知識和成熟經驗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識別”,在頭腦中把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發展水平加以認識和理解.同時用自身的專業儲備對幼兒的“魔法時刻”進行“回應”,給予幼兒良好的策略或方法支持和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幼兒教師通過記錄學習故事,不斷進行著系列觀察、記錄、解讀、評價和反思的訓練,在這過程就是提升幼兒教師觀察記錄能力、分析評價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教學活動設計能力等專業能力的過程。
1.運用學習故事中“注意”環節促進幼兒教師觀察記錄能力的提升
當前幼兒教師在觀察幼兒過程中容易產生主觀性、觀察方法不適宜等現象,在觀察記錄中對幼兒學習行為的描述過于籠統,經常遺漏細節和關鍵信息,即觀察記錄能力不高。如觀察記錄:“你吃完早餐高高興興跑出教室,來到科學區柜子前坐下,拿起玩具開始玩配對游戲。不一會兒, 你就拼制好了一個配對圖案,然后繼續玩,老師真為你高興!”本記錄教師只寫了一句話就概括了幼兒玩配對游戲的全過程。對于幼兒是如何挑選材料,如何操作材料都沒有進行詳細具體的說明,記錄效果無實效。
在學習故事中的“注意”環節,要求教師通過觀察選擇幼兒活動中有價值的“魔法時刻”,并把“魔法時刻”進行詳細描述和細節分析,即幼兒在活動中學到了什么技能,懂得了什么知識或道理,獲得了哪些知識經驗,為后面的評價環節提供事實依據。如運用學習故事“注意”記錄上-活動:“你今天在科學區玩配對游戲,你拿起材料左看石看,然后研究它的玩法。一開始你并沒有進行配對游戲玩法,而是在長條板上玩自創游戲“番茄炒蛋”,突然,你發現長條板上有一個凹槽,你便把圖形放在長形條板的凹槽上,并根據圖形進行配對游戲。在圖形配對成功后,你沒有馬上把玩具放回玩具柜,而是繼續在玩,原來你發現把其他兩塊長板拼在起, 也可以把圖片一一對應進行游戲”。本觀察記錄描述詳細,抓住了有教育價值的“魔法時刻”。在描述中能看到幼兒能模仿媽媽在家做番茄炒蛋的做法,說明其記憶力和模仿能力不錯,能自已獨立完成配對游戲,說明其小手肌發展不錯,能獨立完成多次圖形配對,說明其數學配對能力也不錯。這些有價值的“魔法時刻”,為以后的教學活動提供了能提升幼兒數學能力發展的依據,為幼兒個性化活動中投放材料提供依據。這種發現幼兒具有發展意義的“注意”片段可促進幼兒教師觀察能力提升。
2.運用學習故事中“識別”環節促進教師分析評價能力提升
日前幼兒教師認為評價幼兒最難的地方是怎樣對觀察到的幼兒學習行為進行準確的評價。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雖然能通過觀察獲取大量信息,但如果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專業分析總能力不強,會導致對幼兒的學習行為分析和評價籠統空泛,缺乏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如在家園共育中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浩浩爸爸,可能因為你是美術老師,所以浩浩的美術天分很高,對美術活動有非常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對其他領域的活動顯得不感興趣,特別是數學活動,不愿意參與。希望家長在家能幫助浩浩多做一些數學能力的培養”這樣的評價空洞寬泛,沒有對幼兒發展水平描述具體,對幼兒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沒描述清晰,導致家長不能根據描述進行深入思考浩浩不喜歡數學活動的原因。
在學習故事“識別”環節,要求幼兒教師要以新西蘭早期兒童教育課程框架中提出的兒童學習五個方面的目標為參照對孩子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評價和反思,對所發生的故事進行專業解讀。在我國則要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目標為參照對孩子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評價和反思?!吨改稀分杏變焊黝I域各年齡的典型表現及教育建議可以為評價幼兒提供準確的依據。如運用“學習故事”中的“識別”在上述的家園共育中教師的記錄為:“在今天的數學活動中,浩浩表現出不感興趣的行為(走神、玩手指、趴桌子)。今天的數學活動內容是認識和鄰效,本活動對中班上學期的幼兒存在一定的難度?;顒釉O計沒能有效地吸引幼兒注意力。在后期的活動中,教師會設想加入神秘百寶箱、接龍答題等游戲情景,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加深幼兒對相鄰數的理解和掌握。請家長配合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在家中的墻壁或落地窗戶等容易看見的地方張貼10以內的數字卡片,讓幼兒清楚的感知相鄰數的含義?!北久枋鲎⒅卦佻F幼兒學習的完整過程,清晰還原幼兒的學習現場,教師能根據《指南》進行了專業解讀,提出針對性教育策略,從而促進幼兒教師分析評價能力提升。 3.運用學習故事中“回應”環節促進幼兒教師自我反思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提升
目前很多幼兒教師在自我反思中習慣于簡單總結教學過程,籠統說明教學效果,缺乏通過專業判斷反思教學活動,把原本改進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師自我發展的反思,淪落為鑒定式和結論式的“反思”,無法讓幼兒教師體驗到教學反思給自己帶來的收獲,甚至有可能成為教師的“負擔”。如建構活動教學反思:“今天開展的建構活動,活動效果不錯,幼兒玩的很開心。今天嘉豪在建構活動中搭建了條不一樣的立交橋,是轉盤立交橋。我表揚他做得好,希望他以后能搭建多一些與別人不一樣的立交橋。其他小朋友看到轉盤立交橋很感興趣,圍著嘉豪說個不停,今天的活動真好”。
在學習故事“回應”環節,要求幼兒教師為支持兒童進一步學習,要在專業判斷的基礎上制定計劃,在環境創設、材料提供及教自教學等方面作切合幼兒當前發展需要并促進其進步發展的調整和回應。如上一活動在學習故事“回應”環節:“看著嘉豪搭的轉盤立交橋,我在想,在馬路上還有哪些立交橋?我們看到的轉盤立交橋是什么樣了的?立交橋為什么要帶轉盤呢?除了積木還可以用哪些材料來搭建?幼兒如此感興趣,應該怎樣讓嘉豪和其他幼兒分享?我會在網上下載更多的立交橋圖片讓幼兒在餐后或放學環節觀看:購買與立交橋相關的圖書投放到圖書角;收集木板、鐵罐等更多的材料讓孩子搭建:讓嘉豪和其他幼兒分享搭建想法?!比绱说姆此寂c回應讓教師清楚知道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知道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幼兒的發展水平,自己提供的材料是否滿足了幼兒的興趣,提供的支持策略是否合理有效。此過程可促進幼兒教師自我反思能力和活動設計能力的提升。
四、結論
幼兒教師在寫學習故事過程中,能發現幼兒有價值的“魔法時刻”,能根據《指南》對“魔法時刻進行“回應”,能利用所儲備的專業知識和成熟經驗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識別”。這一系列觀察記錄、解讀評價和反思的訓練,有效促進了幼兒教師觀察記錄能力、分析評價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教學活動設計能力等專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新西蘭-瑪格麗特卡爾,溫過、李著.周等譯.學習故事與早期教育:建構學習者約形象[M].北京:教育科學出報社,2015.4.
[2]教育部養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吳端萍.學習故事落地本土的探素與實踐[J].福建教育.2015(11) .
[4]孫婷婷.幼兒教師運用“學習故事”評價法的行功研究[D].哈爾冰師范大學,2016.
[5]何麗蓉.基于幼兒數師專業能力發展的學習故事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6]王菁.運用"學習故事"促進幼兒教師觀察能力提升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7]齊服芳.全守杰.論表師自我發展的反思之路[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
[8]際少熙,以"學習故事"為載體,促進教師觀察評價幼兒能力的提升[J].課程教育研究.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