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加強教師執業資格學習促進學生應用能力提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分析了國內外高職院校對教師職業能力的要求,列舉了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和黃淮學院的相關做法,以及重慶市政府關于高職教育的要求,指出了提高我國職業院校教師工作能力的途徑和學生應用能力的方法,得出結論:高職院校教師應加強執業資格的學習與教育,才能符合職業教育的要求,才能培養出符合國家發展要求的一線技能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師;執業資格;工作能力
  作為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的教師,德國、瑞士等西方制造業發達的國家對高職院校工程學科專業教師的執業資格認證和注冊工程師資格認定有一套嚴格的考核體系,以確保每一位教育者和整體教育隊伍的素質,從而確保培養出的工程技術人才的素質。
  一、國外高職院校對教師職業能力的要求
 ?。ㄒ唬┑聡鴳眯驮盒處熉殬I能力的要求
  “德國制造”是德國的名片,其產品以高可靠性、高穩定性、高壽命性贏得世界好評。德國工程師及技術工人的技能素養在世界首屈一指。位于德國下薩克森州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信息和工程學院計量專業的霍夫曼教授說:“德國應用型大學的教師必須具有博士學位和任師資格,有五年的實踐鍛煉經驗,且有三年是在企業實踐鍛煉?!钡聡皇且粋€資源豐富的國家,因此,德國人認為經濟的發展只能依靠人的智慧,所以,德國社會一直非常注重對于人的教育和培養。德國工程師的水平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德國的經濟競爭力。德國工程師的理念是追求產品品質的最優化,只有產品質量達到同類產品的最高水準,德國產品才有可能在國際市場上獲得銷路并贏得利潤。實踐經驗對應用型大學教師來說尤其重要,可以避免教師在學術視野上受到的限制,拓寬教師的思維,開闊教師的思想,校外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兩種)的學習和獲得是一種最為有效的途徑。
 ?。ǘ┤鹗扛呗氃盒處熉殬I能力的要求
  高水準的瑞士制造,如,鐘表、刀具、精密機床等產品在國際上皆有口碑,在職業教育領域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瑞士首都伯爾尼,丹尼爾·杜特韋勒老師教授的是機械設計課程,聽課學生來自于粉末冶金、鑄造、鍛造、設計、制造、焊接、加工、裝配、試制、調試、維護、維修等不同專業。瑞士實行既有普通高中也有職業中學的“雙軌制教育體系”。丹尼爾·杜特韋勒在職業中學畢業后,進入工廠,選擇在精密機加工企業從事機械操作、維修、鑄造、鍛造、焊接、設計、制造、產品銷售、售后服務等一系列崗位工作,之后考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并拿到博士學位成為一名機械專業的教師。其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高超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專業素養贏得了職業院校學生的認可。
  在瑞士,只有掌握豐富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在工廠中得到實踐鍛煉的機會,并能把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的老師,才能真正適應高職教育的需要。在我國,高職院校的很多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的成長模式,實際鍛煉的機會很少。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師要加強實踐鍛煉、加強執業資格學習,以適應高職教育的教學特點,不斷完善自我。
 ?。ㄈ╉n國職業院校對教師職業能力的培養
  在韓國,由于經濟增長遲緩、發展速度下降、就業市場萎縮,很多學生會選擇聲譽好的職業院校而不是大學。由于職業學院教師專業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操作經驗豐富、面向社會需求,因此,職業學院就業率比大學高很多,就業前景和就業市場也比較廣闊,深受學生歡迎。韓國富川大學護理系教授尤守榮認為,將孩子送入師資力量雄厚的職業院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韓國近年來不斷加大對職業院校的資金和社會資源支持力度及對教師在專業知識、社會實踐活動、技術技能的嚴格考核分不開。韓國對職業院校的教師有一套嚴格的量化考評體系,對教師的學歷、社會實踐、社會服務、繼續教育、學生就業、學生創業、學生社會評價、學生評價等方面進行評議,促進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國內高職院校對教師職業能力的要求
  現階段,我國正在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邁進。《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把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制造與服務、新材料等列為國家新興戰略領域重點發展;《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2016-2020人才需求指導目錄》同樣把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制造與服務、新材料等列為重慶市新興戰略領域發展重點。中國要在世界高端制造業處于領先地位,作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最積極因素的勞動者,其素質成為競技賽場制勝的關鍵。
  我國高職院校應學習和借鑒德國、瑞士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體系,如,應用型高職院校應以實踐和應用為導向,通過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以及研發活動,培養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進而推動應用科學的發展。
  我國高職院校教師的培養和學習也應向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鑒。高職院校的教師應有在企業、工廠等非教學領域實踐鍛煉的經歷,以拓展在教學、實習實訓的視野。教師能夠取得執業資格認證和注冊工程師資格認定,那么在能力方面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從而確保每一個教育者的素質和整個教育隊伍的素質,使整個高職院校的師資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
  三、高職院校教師提高工作能力的途徑
  教師作為先進文化、知識、理論和技能的學習者與傳播者,其自身的素養和文化內涵為受教育者和被影響者打下深深的人文烙印。教師的素質很大程度決定了學生的素質,學生的應用能力取決于他們在學校接受的專業理論、實踐應用教育等知識結構及知識結構側重的影響。例如,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國家在水利電力職業院校建設方面的標桿院校,堅持“四上、二下”原則,即上執業資格、上水平、上職稱、上學歷、下企業、下實訓基地,無不契合了師資隊伍建設對學生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其中,執業資格的學習與教育對從事高職教育的教師提高自身理論、專業、技能、實踐、組織管理能力來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   再如,《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高校特色發展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高職教育要堅持專業設置對接產業需求、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畢業證書對接職業資格證書,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構建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加大“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其中,執業資格學習也是加大“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的重要手段。
  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具有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綜合體現。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對一些重要工程專業,國家把從業資格證列入執業資格的范圍,比如,設備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注冊電氣工程師、建造師、暖通工程師、市政建設師等等。執業資格是一個人在知識結構、工程能力、專業視野、組織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體現,是融知識、理論、專業、技能、實踐、組織、協調、管理、領導于一體的能力體現。從事高職教育的教師都有自己所從事的工程專業領域,每一專業領域都有其對應的執業資格考試,教師應取得這種國家最高層次的、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執業資格證書。因此,教師執業資格學習是教師自身具有適應社會需求能力的表現,也可以提高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
  四、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方法
  以黃淮學院為例,作為2016年全國高校創新創業50強學校,黃淮學院是應用型高職院校建設方面的佼佼者,其發展經歷及成功經驗值得各高校學習與借鑒。如,學生深度參與是其特色與優勢。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學校的希望在學生。學生參與到實踐中是提升學校知名度與辦學實力的基礎。黃淮學院的動漫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都由學生親自參與設計、制作、策劃、營銷等各個環節,使學生在各個方面得到提升和鍛煉,同時,營造了積極向上和不斷學習的氛圍,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及思維的活躍性又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由此得出以下幾點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方法。
 ?。ㄒ唬W生參與教研科研項目
  掌握有教研科研項目的教師,應積極引導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到項目中來,在參與項目過程中,能夠培養其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能力,在潛移默化中使其綜合應用能力得到鍛煉與提高。
  (二)學生參與實驗室開放
  實驗室課外開放可以讓更多有興趣的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彌補課堂理論教學的不足。專業教師開放實驗室,可以就某一專題、實驗開發項目、技能競賽項目、創新設計題目等開展討論與研究,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可收獲一些小發明、小制作、思路、想法、靈感等。
  (三)學生參與產品開發
  按照“實習場所要像車間一樣,教師要像工程師一樣,實訓作品要像產品一樣”的思路,建設“車間型”實訓中心?!败囬g型”實訓中心要設計、開發出屬于自己的產品,最終形成市場競爭力,參與市場競爭。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參與到產品材料的選擇、鑄造(鍛造)、設計、制造、試驗、測試、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在每一階段,學生都能得到實踐鍛煉,其能力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四)學生參與技能競賽
  成立技能競賽小組,使專業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競賽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輔導,在小組內部形成競爭氛圍,模擬各種競賽,并鼓勵學生參加比賽,在比賽中鍛煉學生,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五)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
  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科學的學術思想和塑造學生對科學規律的認識水平,在創新創業活動中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如,黃淮學院土木工程系讓學生參與到工程項目的規劃、方案的設計、方案的論證、圖紙的設計、圖紙的審核、現場的施工、建設監理、檢查驗收等工作,使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得到磨練,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深入認識以及對市場規律的科學認識,取得良好效果。
  五、結論
  建立一支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隊伍是國家發展戰略的基石,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對教師在知識結構、工程能力、視野拓展、組織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只有自身具有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才能提高學生能力。因此,教師執業資格的學習與教育對從事高職教育的教師提高其自身的理論、專業、技能、實踐、組織管理能力來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高職院校的教師應把握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規律,明確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的培養目標,加強教師執業資格學習,促進學生應用能力提升,使其符合社會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用人條件,從而滿足服務于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35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