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學生成為“主角”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教學,教學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讓學生成為“主角”,才能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通過與學生互動,提高教學的效果;利用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能動性,培養學生創新力,因而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主角;學習能力;互動;創新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2-0109
  筆者從事初中數學教學20多年,通過平時的教學總結和實踐,得出一個結論,教學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讓學生成為“主角”,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具體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與學生互動,提高教學的效果
   1. 與學生和睦相處,營造出適宜學生學習的環境
   課堂氣氛對學生智力的影響很大。輕松、愉快、樂觀而又堅定的積極情緒對人的智力發展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相反,呆板、苦惱、消極的情緒將壓抑著學生的思維。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統一,這樣統一的實質是交往,而交往包括師生之間的交往,學生之間的交往,教學過程應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為此,筆者在課堂教學時,改變了過去那種師道尊嚴的觀念,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民主、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之間變成學習的伙伴。
   2. 通過提問,活躍課堂氣氛
   教學時,合理地使用啟發式的提問,將調節學生的思維,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然,這種提問要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的個性特征,適中地、有的放矢地循循善誘,引人入勝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應用科學的方法、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去思考。通過提問,不但使學生知道了正確答案,而且知道了這個問題解答過程的來龍去脈,從而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氣氛。
   3. 營造氛圍,讓學生愉悅學習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取得成功,從內心感到非??鞓?,為了做到這一點,筆者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要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選做,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大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又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新的要求,使他們又感到自己不足,從而激勵他們更加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讓學生主動,激發學生求知欲
   1. 利用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當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而創設情境便是激發學生興趣方法之一。
   筆者每堂課盡量都從創設情境入手,而這些情境中設置的問題,又都來源于實際生活,是學生所熟悉的,只有通過新知識的學習,才能解決的。為了解決學生心目中的懸念,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便產生了興趣,誘導了他們積極的參與和研究。因此,可以利用情境來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2.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在具體學習新知識時,不妨先讓學生先獨立思考、觀察,讓每個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結合、歸納、類比、猜想、抽象、概括等研究過程,在學習中不僅清楚新知識的本身,而且清楚新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要為學生自主探索提供時間和空間等條件。當學生探討新知識的結構后,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不能探索出有關認識。這時可讓學生合作交流,分組討論。不能探討出認識的,可在與別人的討論中,尋找新知識的結構;對新知識已有認識的同學,還要與其它同學核對,看一看自己的認識是否對。在討論中,成員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爭論,互教互學,共同提高。
   3. 師生互動,歸納小結
   在學生形成共識后,教師與學生一道進行點評。對學生成功的地方要給予表揚,不足之處不要批評,反而要鼓勵他們自主探索、合作的精神。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把教學過程還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探求精神,思維水平,創新意識均能得到發展和提高,同時體會了與他人合作的意義。
   三、激發學生能動性,培養學生創新力
   激發學生能動性,讓他們親身經歷探索過程,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有所發現、有所進步、有所創新。筆者具體做法如下。
   1. 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的認知結構去探索新的認知結構
   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就是不斷用已有的認知結構探索出新的認知結構。使整個數學知識的學習呈螺旋上升過程。因此,要引導學生把所要學習的新知識分解成讓學生可以用已有的認知結構進行探索。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認知結構中有關經驗去同化或順應當前學習的新知識,對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改造重組,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及價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 注意讓學生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個蘋果再加一個蘋果等于2個蘋果,但一個人的思維再加上另一個人的思維,將大于兩個人的思維。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俗語說:“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因此,我們在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共同合作交流,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 讓學生養成動手操作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人們常說,實踐出真知,很多知識只有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才能真正體會到知識的奧妙。例如在立方體ABCD——EFGH中,截面DBHF是什么形狀,絕大部分學生總認為是平行四邊形,但只要動手操作,做一個正方體并截出這個截面,便一目了然。筆者在課堂上用一把小刀把一個準備好的正方體山芋當場切開,學生看到不同的截面形狀時,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4. 利用開放型習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開放型問題的解決,一般需要學生對問題進行觀察、試驗、類比和歸納,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要求說明的結論,加以推理、證明,這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應注意把開放型問題引進課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以探索者的姿態出現,去體驗創造成功的感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8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