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的主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蘇步青曾經說過:“如果說數學是學科的基礎,那么語文就是基礎中的基礎?!边@樣一門“基礎中的基礎”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語言的感悟力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比擬的。此外,語文還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這樣一門集基礎性和工具性于一體的學科,就需要教師重視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真正發揮語文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主角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186-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呢?本文結合多年教學經驗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一、創設情境,自主思考。
語文是一門注重情感教育的學科,而情感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中才能被誘發出來。所以情境教學強調在連續動態中的情境中不斷被維持、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動機與情境之間和諧發展,保持良性循環。此外,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興趣被有效激發起來,就會引發他們對情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進而產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例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桂林山水》時,考慮到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描寫桂林山水優美風景的,為了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教學時教師先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如詩如畫的桂林山水風景圖:山水環繞、山光水色,融為一體。再加上多媒體圖畫、色彩的效果,讓學生仿佛走入古朝的畫中,此情此景,不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引發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思考: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特別之處呢?于是,學生開始自主閱讀課文,并試著從課文中尋求問題的答案。這樣的自主學習遠比教師逼迫學生效果要好得多。因此,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不是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只有經過自己的努力構建的知識體系才是最牢固、也是理解和記憶最深刻的。
這樣教師通過深入研究課本內容,運用其山水美景的特點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展現出“畫中有情、情中有畫”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感受課文與情境,在激趣的同時還引發他們對課文學習的向往,喚起他們自主學習的欲望。
二、合作學習,突破重難點。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模式,也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學習模式,更是自主學習的一個主要特征。合作學習充分利用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對問題的不同看法,使得學生能夠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這樣的學習模式對于培養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具有積極的作用,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合作學習不僅是學生的學習需要,更是時代發展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和平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效率。
如教學四年級語文《鳥的天堂》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設計幾個問題組織學生自學與合作交流。如1.作者一共幾次到過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大榕樹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呢?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先自主閱讀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再展開合作討論。這樣的教學活動立刻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只見他們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群策群力,時而激烈的討論、時而翻閱課本。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有效調動起來。在小組展示環節,對于第二個問題小組分別從人類的保護、大自然的恩賜、大榕樹的大和茂盛等方面完善問題的答案。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有效提問,主動參與。
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也是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注意力的主要途徑。通過提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還便于教師把控學生思維,根據學生的回答反饋的信息有效調控課堂教學,使得課堂教學保持良性循環,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學習六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對于小女孩悲慘命運學生都表現出深深的同情,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表層認識問題的本質,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問題:1.你認為造成小女孩悲慘命運是原因是什么?2.假如小女孩與你一樣,生活在現代社會主義國家還會這樣嗎?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就會引發對當時社會背景的深入思考和關注,拓展他們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有效實現教學目標。達到知識與情感的和諧發展。讓問題真正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深入鉆研課本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設計有效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是新課標對現代教育的要求,也是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對全面發展學生的要求。教學時,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真正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王燕.讓語文課堂在“有效”中建構[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年11期
[2]劉榮華.語文課堂教學的追求:守正出新、大氣精致[J].小學語文教師,2018年09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