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體育課真正姓“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小學體育課程的改革和逐步推進,傳統體育課的教學方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當前的新形勢。必須堅持以體能教學為小學體育課教學的主要內容,強調體能教育在小學體育課教學的主體地位。對于如何讓體能教學真正成為小學體育課的首要著眼點,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對比分析,結合小學體育課開展的實際情況,全面而詳盡的敘述了關于如何讓體育課真正姓“體”,總結了實踐教學中實施體能教學的具體辦法,以供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和關注該問題的各界人士參考?!娟P鍵詞】小學體育;體能教學;教學方法【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41-01引言新形勢下小學體育課的開展需要在傳統體育課的基礎上進行探索,傳統體育課存在的問題成為新形勢下開展探索小學體育課新模式的主要途徑。傳統體育課之所以不受學生歡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目標不明確,教需內容枯燥乏味等等。根據這些問題,需要對小學體育課的教學進行調解,主要側重點還是要放在體能教學這一塊上,務必讓體育課成為真正的體育課,讓體能教學成為小學體育課的主要教學內容。一、新形勢下小學體育課的教學1.開展情境教學,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情境教學是當前所有科目教學所廣泛采取的教學方式。小學體育課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要結合創新思維,合理運用情境教學。例如通過多媒體應用,向學生展現體育種類的多樣性,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對體育精神的認識水平,鍛煉學生的體育素養。2.豐富體能訓練,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傳統體育課的上課方式以“玩”為主,通常是老師帶領學生做一些小游戲,做完之后大家開始自由活動,忽視了對學生體能的訓練,使體育課不姓“體”,而姓了“玩”。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階段,適當地運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體質,好能有效提高學生免疫力,所以把“玩”作為小學體育課的主要側重點則顯得不合時宜。但不是說不能玩,而是要把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小學體育教學要以“體”為主,以“玩”為輔。如何豐富體能訓練成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例如老師可以在每堂課組織學生做廣播體操進行熱身訓練,然后安排體能測試,并對優秀者進行獎勵,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接下來分組進行專項學習,組織學生間的比賽,下一堂課再進行鞏固練習,加以強化。開展諸如此類的體育項目,可以豐富小學生的體能訓練,提高運動能力,獎勵措施還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提高學生學習體育項目的積極性[1]。3.體育教學應當因人而異。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同時,教師應當因材施教,體育教學應當因人而異。受遺傳和后天環境的影響,小學生身體發育程度不同。教師應該根據性別、身高體型的差異,包括身體素質的差異而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要注意因材施教。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體育課開始時,一定要詢問孩子的身體健康情況,因為小學生無法正確衡量自身身體狀況,以免在教學中出現不必要麻煩和損失。例如某小學在開展體育可教學時,老師對大家一視同仁,且未詳盡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就指導學生進行高強度訓練。當訓練進行到一半時,某學生發生劇烈嘔吐的狀況,于是送往醫院進行診治,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創傷。所以,教師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各個方面,更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性格、心理、身體特點,安排適合的運動項目,從而提高小學體育課的教學水平。二、注重課堂創新1.利用先進科學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通過互聯網可以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同樣的,小學體育教學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科技手段,指導學生的學習,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體育精神的認識水平,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認識對人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只有對體育的認識程度提高了,體能教育才能貫徹落實,才能取得成績。2.利用體育器材進行課堂教學。體育課需要體育器材的輔助來教學,充分借助學校配備的體育器材[2],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操作練習,旨在豐富學生認識水平和增強學生體能鍛煉。例如教學生打籃球、羽毛球、排球和乒乓球等等,畢竟是小學生,所以只需要他們有興趣去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加強了體能的訓練就算是完成了基本教學任務,注意避免苛責教育。3.利用小學生各方面的特點進行課堂教學。小學生的年齡一般在六歲到十二、三歲之間,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正處于發育初期,各個方面的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所以在進行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時不適宜過分嚴苛,體育課的主要內容應該側重于體能教育,引導他們去跑去跳,去玩去鬧,適當增加訓練強度有利于孩子突破自我,發掘自我潛能,實現小學體育課堂的體能教學。4.利用游戲手段輔助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曾指出“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我們的體育教學需要和這一特點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選擇合適的游戲進行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例如我們可以自由設定游戲規則,通過游戲的學生能夠得到獎勵,未通過的還需要重復進行游戲,直到通過游戲為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樹立競爭意識,通過游戲的學生在得到獎勵后可以增強學生榮譽感,還沒有通過的學生則會產生緊迫感,于是更加努力直至通過,此時的獎勵更像是一個目標,最后皆大歡喜,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能教育,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等等,可謂一舉多得。三、結束語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意義非凡,體能教育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但從本質上來講并不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全部。教師應當正確認識這一概念,分清體育課堂教學的主次矛盾,并不斷探索創新課堂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幫助作用。參考文獻[1]王海霞.讓體育課真正姓“體”——也談小學體育課如何進行體能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2(9):87-87.[2]都玉娟.論如何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4):42-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