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聚焦差異: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真正發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個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基礎知識、閱讀體驗和知識積累的不同,使得學生間的習作表達能力也存在著差異。為落實語文新課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不同需求,真正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實施差異教學,讓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內”得到充分發展,從而促進他們習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初學查異——立足學生,體現差異
  在學校見習期間,我研讀學生的作文,并根據學生的初學時的習作水平分成優秀、良好、合格三個層次。我嘗試將班上學生分組,每個小組分別由5個人組成,這5個學生習作水平分別有優秀、良好、合格三個等級。分組完成后,我推薦1名優秀的學生擔任組長,由組長分配組內5名學生分別完成一周內循環日記記錄任務。
  立足學生差異,將習作水平不同的學生分在同一組內,一周內合作完成循環日記。這樣分組合作寫作,一組內習作水平良好、合格的同學,可以學習同伴作文,對于一些同題材的作文,還可以借鑒學習,勇攀自己的最近學習發展區。我相信,長此以往,學生必定能得到長足的進步。而對于優秀的同學,則通過組與組之間學習交流,也能從優秀的同伴作文中獲得啟迪,得到更快的成長。
  二、研學導異——針對指導,互補差異
  一個班的學生習作水平必然存在著差距,如何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并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同伴討論交流,互補差異,從而更好地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提高習作水平呢?我嘗試用以下方法:
  1.同題分享
  如果班上同學在循環日記中記錄的題材大家都經歷過,而作為寫作的同學又寫出各自不同水平的文章,這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同題分享,以此來幫助一些不善于觀察留心的同學。例如:最近夏天到了,氣溫一下子升高。有些孩子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現狀,于是在循環日記中記錄了這一現象。有一位同學這樣寫:
  今天的天氣可真熱!大課間活動回到教室,我已是滿頭大汗了,我放了足球,飛快地奔到水龍頭旁打開,左手盛了些水擦在右手的手臂上,不爽,再來一遍。接著雙手捧著水,不停地往臉上撲,哦,爽歪歪,透心涼??墒沁€沒到教室,手臂上,臉上的水全被蒸發了。我心想:這是什么鬼天氣,太陽莫非有毒。我心里又尋思:難道是我們的地球脫離了原先在銀河系當中的軌道,離太陽越來越近,所以才這么熱呀?
  然而班上有些同學也寫了這一題材,但習作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細細對比著同題習作中學生間的差異,之后我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同題分享:品讀品讀,說說你的發現。
  生:小作者通過側面描寫出了天氣的炎熱,同時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比較細膩。
  課堂上同題分享,充分展示優秀習作,啟發學生去發現,去探究,不同習作水平的同學在品讀中學會思考,最終都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2.演示播放
  仔細分析學生習作中往往都存在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寫不具體,寫不生動,是什么原因呢?不是他們缺少好詞好句,而是缺少把瞬間的東西拉開來的才能,這時我們要做的不是教學生仔細觀察,而是教給他分解的方法。比如我會用演示的方法,把動作放慢拉長來展示。
  幾名學生寫足球的顛球,但寫不具體,大課間自由活動時,我請幾名顛球水平不一的學生給大家“慢鏡頭”演示顛球過程。學生演示的同時,我這樣來引導學生觀察:
  師:這幾名同學顛球有什么不同?誰能先概括地說一說。
  生:有的同學水平不錯,一連能顛上好幾個,足球像是聽話的孩子。有的同學水平差勁,剛顛上一個,球就滾到了十幾米的地方,足球就像是個淘氣的孩子。
  師:這位同學概括地描述了同學們顛球的概況,并用上擬人的手法,句子就更生動了。你仔細觀察一位同學顛球時的神態、動作。你能放慢速度,拉長顛球的過程,用上連續的幾個動作說一說嗎?
  生:只見汪家樂一臉嚴肅,兩眼緊緊地盯著手中的足球。他先將由向上高高拋起,當球落下的瞬間,他飛快地抬起右腳,用腳弓向上一踢,足球就被他顛了起來。當球再一次下落時,他又抬起左腳,同樣用腳弓一踢,小小足球上上下下,他的眼睛也跟著一上一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不好,足球不聽話了,被顛飛了。他只好快步上前,撿起足球,再次顛了起來。
  直觀演示,教師再加以引導,學生再寫顛球練習就能比之前大有進步。對于一些比賽類的活動,如跳長繩、打籃球等,學生因為參與活動時情緒高漲,很少觀察活動中人物的表現,這時我們不妨用手機錄個微視頻,然后在課上將活動情境反復呈現,更能清晰地幫助不善于觀察的學生獲得習作素材。
  直觀演示、視頻播放,結合學生寫作難點,聚集訓練點,針對性強,學生收效頗佳。
  三、拓學展異——多樣評價,滿足差異
  不管是班中的優秀生,還是中等生甚至后進生,他們的習作水平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其實每位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定的閃光點。作為老師,應該采用多樣的評價來滿足他們的差異。我們可以用上語文課上前十分鐘,選擇前一天循環日記中體現優、中、差三個水平的習作組織全班學生進行鼓勵性的評價,最后讓大家一起出謀劃策給出修改意見。如果第二天學生能根據大家提出的修改建議,將自己的習作進一步完善,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我們可將習作刊登在班級周報上,發給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對于一些水平低的學生,哪怕習作修改中有精彩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或段落,我們也要加以肯定,在班報上錄用。
  多樣化的評價,不同水平段的學生都能享受一份自己習作后的快樂。班上可以每周下發一期班報,供全班學習交流,長此以往,原本水平較高的同學可以汲取他人之長,習作達到更高的水準。而習作感到困難的同學,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習作有待改進的地方,從而再上一個臺階。
  在習作教學中,如果我們真正落實“生本作文”理念,在作文教學中聚焦學生差異,真正實施差異教學,相信每一個學生都不會畏懼作文。他們在不斷地欣賞、交流中互補,一定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使自己的習作水平有一個質的飛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45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