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翻轉課堂最核心的價值在于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這一教學模式呢?筆者以一節作文翻轉課進行說明:依據“二段三導四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筆者將教學設計分為兩個階段,即課前“導學質疑階段”和課堂“導練展示階段”。
  一、導學質疑階段
  七年級作文訓練的目標之一是能進行生動、立體的描寫,能觀察生活,抒發情感。描寫方法有很多種,本課選取了“多感官描寫”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將畫面描寫得更為立體和生動。于是在“導學質疑階段”,筆者為學生設定了以下兩個導學目標:了解讓畫面更立體的方法;運用所學方法寫出畫面立體感。
  第一個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微課后了解“多感官描寫”的方法,并通過文段,理解這一方法的具體運用;第二個目標是讓學生通過片段練習,嘗試將所學方法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一)自學任務單的設計
  1.自學資源的選擇。依據七年級學生特點,筆者選擇了一個互動性較強、有一定趣味性的微課《讓畫面更立體》。這節微課通過范文舉例、回憶生活中的場景等,引導學生學習多感官描寫的方法。課前,筆者將微課上傳到網絡平臺上,學生可以在家中自主學習。微課可以反復觀看,可以在任何時候暫停,用以做筆記或完成微課中的小練習。但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語文學科不同于數理化,不以知識點的傳授作為授課的主要內容,所以,語文課前的自學資源可以是微課,也可以是與教學目標相關的文字資源、視頻資源等。
  2.自學任務的設計。微課學完后,需要有一定的練習來檢查學生是否認真看了微課、是否看懂了微課。即檢驗學生是否完成了“了解讓畫面更立體的方法”這一識記、理解類的學習目標。因此,我設計了第一份作業:
 ?。?)微課中運用了                     方法,讓畫面更立體。
  (2)下面這段文字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月夜行船圖”。作者調動了哪些感官來描寫這幅畫面?請做勾畫和批注。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學習描寫方法的目的是運用,檢測學生是否學會的標準就是學生的寫作。因此,筆者又設計了第二份作業:請運用微課所學方法,寫一段文字,介紹你喜愛的一種美食。之所以選擇“美食”這個話題,是為了讓學生都能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能夠寫出真實的場景和情感。同時,美食所具有的色香味形等,又非常適合運用多感官描寫。
  這兩個任務,學生都可以在紙質的自學任務單上完成,然后拍照上傳到網絡平臺上。教師通過在平臺上查閱學生的作業,就能從中發現學生自學微課后收獲了多少,也能發現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并以此來確定課堂上學習的重點,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之后繼續提升。
 ?。ǘ┠繕说恼{整
  翻轉課堂最大的優勢在于,學生在家學習的情況和結果能夠通過網絡平臺第一時間向教師反饋。教師可以根據反饋的學情及時調整第二天課堂上的教學目標,使之更切合學生的學情,讓課堂提升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這節課前,學生通過自學后反饋的學情是:能夠運用微課中所學的方法,進行感官描寫,但寫作目的不夠明確,缺乏情味。依據這一學情,筆者將本節課的目標調整為:綜合運用多感官描寫,讓文字浸透情感。
  二、導練展示階段
 ?。ㄒ唬W情反饋
  課堂上,筆者先進行學情反饋,然后出示本節課的提升目標。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己昨天自學后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目的的學習。具體到操作上,教師可以直接打開平臺展示數據,或將平臺的反饋截圖展示出來。
  以這節課為例,筆者從兩個方面對學情進行了反饋。一是表揚展示優秀習作,這些學生不僅將微課所學的方法運用到了描寫中,還有不少亮點。我將這些亮點進行了分類,不僅給了這些學生鼓勵,也給其他學生以借鑒。二是出示一篇能代表全班大部分學生水平的習作,作為本節課需要提升的對象。
  (二)導練提升
  導練提升是課堂的重頭戲,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練、講、評一些不同層次的習作,讓較低層次的學生會做,讓中等層次的學生會講,讓水平較高的學生會點評并教其他學生怎么做。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去做、去講、去評,教師則穿針引線或點撥。只有當所有學生都完成所有困難時,筆者則于無向處指向,于無法處教法,于無疑處生疑,于無力處給力,于徘徊處點撥。翻轉課堂并不限制教師的講解,當學生需要時,教師不僅要講,還要講清講透,所以,翻轉課堂既不會上成“滿堂灌”,也不會讓人忘了教師的存在!
  筆者在導練提升環節安排的是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這是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對描寫能力進行的有針對性的進一步訓練。由于每個人的寫作基礎不同,因而通過上一輪的合作釋疑,有的學生能更注重情感或思想的表達,有的學生能夠運用更多的描寫方法,讓語言更生動。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修改之后由小組推薦一篇修改得最好的,即在原作基礎上有明顯提升的,通過平板拍照上傳的方式及時反饋,并當堂展示。這是對本節課學習效果的一個即時檢驗。展示過后,本組或其他小組的同學還可進行點評或互評。這個環節能有效實現“綜合”和“評價”這兩個目標。
  (三)總結反思
  這是課堂的最后一個環節,這個環節可以讓學生總結發言,讓學生畫思維導圖,還可以用平板彈幕的方式來完成,總之,會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權。
  筆者最后通過彈幕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小結,談收獲。這樣的方式能在最短時間內,看到最多學生的學習反饋。依據這個學習反饋,教師可以知道學生是否已經完成了學習目標,如果又產生了新的疑問,還可以通過下一輪導學質疑和導練展示來解決。
  這一環節以后,本課的學習就應該畫上句號了。課后,應該是下一個知識點的導學質疑了,在一個閉環知識點的學習中,通常不會再布置課后作業。
  不論是“導學質疑階段”,還是“導練展示階段”,目的都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就是翻轉課堂的價值。
 ?。ㄗ髡邌挝唬何錆h市楚才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0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