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體育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呈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孩子在體育活動中經受的挫折和磨難,雖然暫時給孩子以打擊,帶來一定程度的痛苦,但也能使學生積極奮進,逐漸變得堅強起來。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意鍛煉孩子意志,向孩子宣傳正能量,激發學生潛在的上進熱情,提高他們的抗挫折水平。
關鍵詞:挫折 健康 自信 勇敢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122-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外界對孩子的誘惑越來越多,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一個人,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沒有自律精神,沒有抗挫折能力,沒有交往水平,很難在社會上立足?,F代快節奏的生活催生了許多工作狂,他們沒有時間陪孩子成長,將孩子甩給老人的比比皆是,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抗挫折能力指的是遇到壓力時,自己能想方法緩解壓力、平復情緒的能力。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心理遇到問題需要成人的引導與指點,他們的交往更需要在實踐中鍛煉。《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里的健康指的是身心健康,既包括心理健康也包括身體健康。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集中表現在學習、自我、人際關系等方面。有的學生對學習缺乏熱情,甚至產生厭學情緒,有的學生受挫折時,容易氣餒,萎靡不振,或者逆反,搞惡作劇,在行為語言上甚至與教師、家長、同學唱反調,有的學生表現焦慮的人際交往,這些都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體育活動是孩子都喜愛的活動,能讓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那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該如何在體育活動中,引導學生保持健康心理,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呢,下面談談本人的一些看法。
1.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增強面對困難的勇氣
有的學生面對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是因為沒有人開導,自己過高的預估能力,無法面對現實的打擊,產生自卑等心理疾病。教師要開展多種活動,提高學生對自己的認識。比如,開展“我是小記者”讓學生們相互采訪,“說說你的特長是什么”“談談你需要改進的地方”“說說你最喜歡什么運動項目”“談談你與好朋友最深刻的事情”。孩子們在自己的發言與他人的交流中,正確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對自己的各方面水平,有了確切的認知。
小學體育運動項目有很多,跳繩、短跑、中長跑和接力、立定跳遠、跳高、拔河、投擲實心球等,每個學生掌握的技能水平有所不同,既有技能水平高超的,也就有水平不夠優秀的。面對自己不能掌握的體育技能,孩子們心里既要有向上的積極心態,同時也要有達不到目標的心里準備。競賽中輸了,跑步輸了,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世界上沒有常勝冠軍,擁有平常心很重要。
比如,在一次體育游戲“捕魚達人”活動中,教師以籃球場的一半場地為漁場,孩子們在“漁場”內,扮演成小魚游來游去。一位同伴在教師的口令下扮演“捕魚人”,對“魚兒”進行抓捕。孩子們四散奔逃,總有孩子躲不開,被抓住。被抓住的孩子要有面對失敗的準備,找原因,增強躲閃能力,以便在下次的游戲中取得好的成績。
又如在投擲實心球的活動中,有的學生拋球的出手角度不正確,導致擲球失敗,有的因為身體協調力不夠,阻礙了投擲技能的發揮,有的蹬地、揮臂爆發力不夠,導致達不到自己想象中的成績。希望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只有思想上有了準備,有了遇到挫折不氣餒的思想,化失敗為成功之母,重新建立對體育活動的信心,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就能得到顯著增強。
2.提高榜樣的宣傳作用,激發潛在的上進熱情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呈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孩子在體育活動中經受的挫折和磨難,雖然暫時給孩子以打擊,帶來一定程度的痛苦,但也能使學生積極奮進,逐漸變得堅強起來。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向孩子宣傳正能量,激發學生潛在的上進熱情。
比如,在中國有許多體育明星,他們的訓練過程都是高強度的,面對高強度的訓練,他們迎難如上。像體操王子李寧,不怕困難,不怕挫折,最終贏得了十四項世界冠軍。再比如鄧亞萍,每天練習十幾個小時,在長期的練習中,積累了大量對敵經驗,最終獲得女子乒乓球奧運冠軍,乒乓球大滿貫等。有“鐵榔頭”之稱的郎平,獲得獎牌后沒有驕傲,繼續運用自己的特長,向中國排球隊的新隊員傳經送寶,獲得“世界最佳教練”稱號?;@球運動員姚明,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他的艱苦訓練,他的上進精神,感染者中國的運動員們,也感染了一大群學生。宣傳體育明星,讓孩子們心目有參照物,明星是孩子們體育運動的最好的榜樣。
當然,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也要觀察,發現體育苗子、體育骨干,善加表揚,讓孩子們向身邊的“體育明星”學習,在正能量的帶動下,激起潛在的上進熱情,努力把挫折轉化為自我鍛煉,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創設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抗挫折水平
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差,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自己的不自信。而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的肯定與表揚,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自信,提高學生的抗挫折水平。
學生與體育教師貼心,或者體育教師憑借自己過硬的體育特長,贏得了學生的傾心,師生關系融洽,面對教師的指正,孩子就會認真的聽從教導。同時抗挫折能力培養也要因人而異,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小學生來自不同家庭,由于自身素質、知識層次、社會閱歷、家庭情況都不同,對挫折的忍耐力也有很大差別?;顫婇_朗的,直接點明注意點即可,內心敏感的,教師說話就要注意,以不傷害孩子自尊為前提,語言婉轉為好。
總之,在小學體育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鍛煉學生體魄的同時,更要鍛煉學生的意志。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體育的知識技能,更要利用體育本身的特點,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