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數學課堂教學要大膽放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在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要學會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聯系生活實際,放手讓學生去尋找答案,自由地表達,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數學課堂 生活實際 自由表達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2-0068-01
  在《三位數乘兩位數》單元教學過程中,筆者改進了以往以練為主的常規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計算方法,并讓學生把計算方法表達出來,老師只是通過學生的表達,與學生共同訂正,加以完善,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1.老師放手,學生自己聯系生活實際,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位數乘兩位數》單元的教學是以速度為主要背景的,速度概念又主要以火車為參照,于是在教學中我分兩步引導,第一步是先以學生跑步情況為載體,提問:班上誰跑的最快?學生會回答,趁此機會我繼續追問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快指得是這位同學的什么快?此時學生便能輕松的回答出:指速度快。學生對速度概念有了初步認識后,接下來我會列舉關于速度的問題,這樣學生才能有一定的興趣。如果要進一步了解速度與什么有關時,我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一個百米冠軍,以9秒69打破了世界紀錄,其實老師也能跑9秒69,頓時,大家把驚奇的目光瞬間都投向了老師,就在學生都持懷疑態度之際,我卻又來了一個轉折:可我只跑了60米,此時大家才都不在驚訝,解除了他們對老師的猜疑,于是我趁熱打鐵,向學生提問:速度除去和時間有關外還和什么有關?學生在對比中就容易理解速度除了與時間有關之外,同時與距離也有關,速度×時間=路程的關系式也就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然后請坐過火車的同學說一說坐火車的感覺,大家聽說后覺得坐火車真舒服,特別是坐特快列車,比坐小汽車要舒服得多,對特快列車和普通列車就有一定的好感,也想進一步了解關于火車的問題,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地激發。
  本單元中的估算與原來所學的“四舍五入”法不相符,本單元的估算是讓學生根據實際需要估算,有時要進一,有時要去尾。在教學設計中,以整個秋游為背景,先讓學生知道我們當時既沒有筆又沒有紙,只能估算;同時買票相當于買東西,需要準備足夠的錢,估算少了就有學生玩不成。通過該題的學習,學生親身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就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地被調動起來。
  2.放手讓學生去尋找答案,自由地表達,可促進有效教學
  大家知道,計算教學中最大的失敗是:學生利用老師給他們計算法則去解題,但對計算結果不愿意去作出判斷。我深有體會,以前我在教學設計中,多數是按我的想法去操作,有些課我認為不論從知識的寬度還是廣度自己設計的很有水平,可學生掌握起來效果不佳。因此,在《三位數乘兩位數》單元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結果,同時讓學生表達出來,多了解他們對概念、方法和應用的水平,無論他們的方法怎么樣,只要對就一定給予肯定和鼓勵。在課堂上我也不會一成不變地按老師設計的思路去講,先聽完學生的想法,再去作下一步教學。在學習口算時,很多同學不管能不能口算,都習慣于用筆來計算,對發展學生在計算中的思維很不利,口算16×3時,我希望學生說出預設的答案:10×3+6×3=48,可學生在看書之前就不愿這樣去想,直接三六十八進一,一三得三加一等于四,答案就是四十八。我在課上靈機一動,說當我們在大街上買東西時,不可能帶筆和紙,如果我們不會口算,請想象一下當時會是什么局面,會不會感到十分慚愧。于是我順勢設計買菜這道題,學生終于肯說了,在表達中我引導學生口算技巧,從而順利地達成教學目標。
  3.抓住算理的本質,尋找多種途徑,選擇自己最習慣的方法
  乘法計算的類型是可以千變萬化,作為老師不能搞題海戰術,給學生增加沉重的學習負擔。應讓學生學會以不變應萬變,找到自己最習慣的方法是我們計算教學的重中之重。這是屬于一個主動與被動的問題,老師介紹的方法,學生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不容易掌握,當學生選擇用自己的算法時,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會不斷的反思,會對自己的方法進行改進,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在呈現算法多樣化的同時,教師應給學生留有選擇的余地,讓學生在自己摸索的過程中得出最佳方法。 如:計算140×60時,可以允許學生采用多種列豎式的計算方法,如:第一種先用140×0得三個0,再用140×6得840,錯位加起來得8400;第二種先不看60中的0,用140×6得840后,在積的末尾加上一個0就是8400,第三種是先算14×6得84,直接在84后加兩個0得8400;至于用哪種方法我不作要求,相反對每種方法都給予肯定,只要學生能想出并能計算出正確的答案,就可允許他們用。
  4.結語
  總之,只要老師敢于大膽放手,給學生充分的思維時間和展示的機會,進而給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選擇,適時的加以引導,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關曄姬.大膽放手而不放任自流——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2(Z2)
  [2]王傳蕓.大膽放手實驗 引導自行探究[J].湖北中小學實驗室,2001(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9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