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質疑 深入探究 改進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引言
目前許多地區自一年級開始就開設小學科學課程,這不僅是為了適應科技創新教育的需求,更是滿足日益增長的學生的科技文化需求,其重要性顯而易見??萍嫉倪M步,信息的社會,讓我們更感自然科學的重要性??茖W教學的靈魂當屬實驗教學,它是一種滿足學生好奇,激發學生動手去尋找答案的學習過程。實驗不僅是科學探究的有效手段,更能通過活動和實踐,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情感。科學是一門與時俱進的綜合課程,涉及的方面廣而細,編寫的實驗既要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又要生活化、簡易化,這就難免出現極少數不妥之處。新課標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新課程倡導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作為專業的科學教師,更要有鉆研的精神。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聯系實際,科學地處理加工實驗活動的教學,讓學生能更好地體驗科學過程中的現象,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識。
實驗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嚴謹的實驗設計有助于學生成功地開展實驗并得出科學的結論。而一個欠妥的實驗不僅使學生的能力培養大打折扣,還會使學生對實驗探究失去興趣。本文謹對六年級下冊《控制鐵生銹的速度》一課中的兩個實驗提出改進的建議。對兩處實驗的質疑分別是“科學討論會”部分和“鐵生銹的快慢”實驗部分,并提出四點改進建議。
二、兩處實驗質疑
“科學討論會”部分。課本上給出的實驗記錄單展示的是:潔凈的鐵釘分別放置在空盤
子、水盤子和菜油盤里,然后每天觀察并記錄現象,根據現象展開分析,得出鐵生銹的原因。筆者認為這個實驗設計是有欠妥的,原因如下:
?。ㄒ唬┱n本介紹空盤子中的鐵釘第四天有點生銹,但筆者也實驗了,第四天卻是沒發現一點銹跡。這與實驗者放置盤子附近空氣的濕度有關,很難控制學生家庭實驗中的這個因素。因此,會導致部分學生實驗失敗,找不出原因,也無法進一步分析鐵生銹的原因,可能還會打擊學生實驗的積極性。
?。ǘ┧P子中的鐵釘生銹了,與空盤子中沒有生銹或只銹了一點點的鐵釘進行對比,學生容易得出鐵釘生銹與水有關這一結論。事實是,鐵釘生銹需要水和空氣共同作用。這時,可能會誤導一部分學生產生一種錯誤的前置性概念:鐵釘生銹只與水有關。
?。ㄈ┎擞捅P中的鐵釘沒有生銹,學生也只能得出鐵釘生銹與菜油無關,很難聯系到菜油在此處的作用是隔絕了空氣和水的原因。
“鐵生銹的快慢”實驗部分。課本上介紹了一個對比實驗。一組鐵釘放置在空氣中;一組鐵釘放置在潮濕的餐巾紙上;一組鐵釘完全浸沒在水中;一組鐵釘一半浸在鹽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氣中。此實驗現象明顯,結論易得出。但筆者認為第二個實驗有些累贅,是否可以與第一個實驗合并,一起探究完成,簡化實驗,提高效率。
三、實驗改進
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找到鐵生銹的原因,筆者和學生一起改進該實驗,進行探究。
?。ㄒ唬┛諝庵杏猩倭克魵獾拇嬖?,影響了學生判斷空氣(實則主要因素是氧氣)對鐵釘生銹是否有關。基于此,我們改用試管來進行這個實驗。先在試管底部放置常見的食品干燥劑一小袋,然后墊上一小團棉花后再放置潔凈的鐵釘,并在試管口塞上橡膠塞。這樣既可以將試管內的空氣進行干燥,也可阻止外界水蒸氣的進入。
(二)自來水中溶有少量空氣的原因,影響了學生判斷水對鐵釘生銹是否有關?;诖?,我們改用剛煮沸迅速冷卻下來的蒸餾水,除去水中溶有的少量空氣,放入鐵釘后,即刻在試管口塞上橡膠塞,阻止空氣的再次溶入。
?。ㄈ┏睗裉幍蔫F釘實驗仍按照書本即可。將潔凈的鐵釘放在潮濕的餐巾紙上,露置在空氣中。但是也要間隔一段時間給餐巾紙噴水,防止餐巾紙上的水分蒸發太多。
?。ㄋ模拌F生銹的快慢”實驗和以上實驗同時進行,便于后期一起觀察和記錄現象。
經過以上改進重組,兩個實驗合二為一。實驗可同時進行,便于觀察記錄和分析。一周后:干燥空氣中的鐵釘無變化,浸沒在水中的鐵釘無變化,潮濕處的鐵釘生銹明顯,一半浸在鹽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氣中的鐵釘最早生銹且鐵銹最多。至此,學生對鐵釘生銹的現象記錄一目了然,接下來的原因分析就顯得清晰多了。即鐵釘生銹需要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鹽水中鐵釘生銹最快。
四、結語
科學教學中遇到的各類巧妙新奇的實驗有許多,非常值得學習??茖W教學中偶爾也有遇到效果不盡如人意的實驗,這時就需要大膽地質疑且深入去探究試驗,尋找更好的改進方法。當然,網絡發達的時代,也可以分享討論查閱別人的創意,有時候學生的想法也是非常值得借鑒考慮的。如此,才能使教師不斷成長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學生也能更好地體驗科學實驗的創新,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情感,也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蘇州吳江盛澤實驗小學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