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改進中職語文評價方法,適應素質教育需要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中職學校以職業化培養為目標,開展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并重的職業教育。中職語文教學,應注重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墒?,形象生動、充滿哲理、豐富深邃的語文知識卻被標準的“應試”性命題搞得支離破碎。要徹底改變這種傾向,就必須深刻領會中職語文學科的內涵,改進評價方法,把語文從單一的“應試”教學中解放出來,建立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科學評價體系,從而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關    鍵   詞]  中職語文;評價方法;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116-02
   現階段,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以職業化培養為目標,以校企結合開展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并重為培養模式。因此,中職語文教學,應注重傳統文化熏陶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最終適應社會的需要。這對強調語文工具性來說,無疑更能體現語文這一基礎學科的內涵。
   所謂的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過程,而課程評價就是指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采取各種定性、定量的評價方法,對課程的價值作出判斷并尋求改進課程途徑的一種活動。傳統的評價體系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而忽視了對過程的評價;評價內容過于注重學業成績,而忽視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的評價。
   學校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就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綜合素質評價落實到位,就意味著素質教育實施到位。由于一貫形成的標準化命題的導向作用,語文教育的文化傳統教育、情感熏陶、審美鑒賞等作用被淡化,語文課有潛移默化升華思想感情、激勵創造思維的作用,并且有提高口語、書面語表達能力的功能,一句話,形象生動、充滿哲理、豐富深邃的語文知識被標準的“應試”性命題搞得支離破碎。這與語文素質教育內涵的要求相差甚遠。要徹底改變這種傾向,就必須深刻領會語文學科的內涵,改進評價方法,把語文從單一的“應試”教學中解放出來,建立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科學評價體系,全面綜合地對學生語文素質進行評價,并讓評價成為對學生學習的一種激勵以及對教師教學和實踐的促進。
   一、對閱讀能力的評價,應著重考查學生誦讀及鑒賞理解作品的能力,從而培養傳統文化審美意識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十九大提出全面復興傳統文化,學校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領域。因此,中職語文教學應注重傳統文化熏陶,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F階段,中職語文教材中大部分課文是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些優秀文學作品,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時代的主流,并且理解了現實生活的本質,心靈也受到民族精神美的洗滌。這些作品形式多樣、構思精巧、語言精練、形象優美、想象馳騁、意境引人入勝,為學生審美教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像《西洲曲》,詩中描寫的那種健康的愛情,動人婉轉的語言,和諧流暢的音節,都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發了學生審美的意識。
   因此,對閱讀能力評價時,應著重考查學生誦讀及鑒賞作品的審美能力。一方面,每個單元背誦課目應逐標逐人過關,考查形式應多樣,可通過讓學生上臺誦讀、同座互背、組長登記過關、開展詩詞等傳統作品朗誦比賽的形式,對學生在課文精彩文段、內容識記程度、誦讀技巧等方面的能力進行評價,并作表建檔;另一方面,以測試題或文學評論比賽形式對閱讀鑒賞、理解審美能力進行考查。測試題目應力求覆蓋面大,能力要求層次適當,題目形式新穎。測試意義不在于給學生一個簡單的分數,重要的在于診斷教與學的問題,了解學生對優秀作品的審美意識以便及時補救。對于測試可采用測試統計表,了解學生各個目標的通過情況,逐標逐人進行分類歸納總結,而不采用記分的方法。通過單元測試,對單元教學進行全面反饋,為矯正和補救提供依據。在對學生進行矯正幫助時,方法應靈活多樣,運用視聽手段矯正,切忌重復原來簡單答案的做法,要特別注意了解差生的心理特點,創造性地運用多種達標矯正的方法幫助他們達標。
   二、對聽說能力的評價,把課堂提問和討論作為考查內容,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課堂上,教師一方面根據布置學生預習內容或講授過的內
  容設置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要求學生把預習認知和所學的知識
  通過回答表達出來,即席發言,以達到檢查知識或鞏固知識的目的。教師根據提問結果考核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對學習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成若干等級列入學生平時成績考核表,作為成績總評的依據。另一方面,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并以小組呈現討論結果來評價小組成員的合作效果,分等級進行評價,列入學生平時成績考核表,也作為成績總評的依據。由于分組討論,全體學生都要求參加活動,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情緒,培養學生鉆研問題的能力和合作能力,符合素質教育需要。
   課外,可開展古詩文誦讀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活動,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進行評價,同樣分等級列入學生平時成績考核表,也作為成績總評的依據。
   三、對寫作能力的評價,應以學生實際生活和時代需要為依據,從而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中職語文教材結構將閱讀與寫作和口語交際分編,寫作、口語交際被擺在與閱讀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對寫作能力的評價、考查、命題應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需要為依據。寫作方面,應多訓練寫調查報告、課題研究計劃總結、傳記、讀后感、科技說明文、日常應用文書包括網絡軟文等實用文,以等級作為學生寫作能力的評價。
   中職學生應重視課外調查研究,可以從課堂上、活動中、習作里對學生寫作、口語交際方面的能力以及調查研究能力進行全面評價。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中等職業教育開展一些有意義的閑暇活動作為一種教育途徑,其作用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指導中職生閑暇時間進行社會調查、課題研究,是培養中職學生了解社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的需要,也是幫助中職學生積極實踐、完成綜合實踐課程的需要,更是培養中職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時機。中職生閑暇時間進行社會調查、課題研究,是比較復雜而艱巨的活動,教師要教給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的方法,采用項目管理的方法,更好地制定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控制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應對課題研究的管理風險,確保有效溝通,從而讓學生順利完成課題研究,并以學生階段性的調查報告和課題研究成果報告評分等級來評價學生的調查能力、研究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等。
   例如,指導學生對《關于食用含瘦肉精豬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這個課題研究時,讓學生通過查詢、實地訪談、實驗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并要求學生撰寫課題計劃書、理論研究報告、實驗報告、綜合研究成果報告、心得體會等,最后教師對這些作業分等級進行評價,有效考評學生的各種能力。
   另外,學生的課外讀書筆記也作為學習語文考核內容的一個部分依據。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讀書筆記檢查,并以一定等級進行評價。教師要及時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學生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了。學生的閱讀范圍廣泛了,語文的素養就會從整體上提高了。
   另外,書寫質量也作為評價內容,這要求學生認真規范地寫好漢字,訓練學生的書寫筆法,培養中職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四、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考核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考核表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評價每個學生語文能力的需要。考核表的評價內容大致包括:(1)思想品德、行為規范的考核;(2)書本知識考核;(3)能力考核。對這些內容考核,通過課堂提問、課內外作業、各種活動競賽、單元測試、期中或期終考試、社會實踐等多種多樣的方式得出結果。考核結果按等級分項列入綜合素質考核表并輸入電腦互聯網統一管理。這個考評表按不同等級評定出基礎分,作為語文總評成績參考值。這樣,既避免了單一考試造成的失誤,又能科學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
   中職語文教學屬于基礎教育,有特定的教學規律、教學要求、原則和方法,有自身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教學中既要重視課堂教學,又要重視社會大課堂的語文實踐活動;既要重視教科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的各項要求,又要重視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等,使教科書的語文素質要求與專業技術、社會生活有機地聯系起來,互為作用,從而為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服務。所以,中職語文教師不能采用“應試語文”的評價方法,備考語文不能只搞“題海戰術”,要求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牢牢把握“為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服務”這個大方向。教學中應當從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對待學習的態度與形成的價值觀等方面來評價學生。
   個性化地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讓學生體驗成功、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及時改正、取長補短、完善自己。同時這種評價方式,還培養和鍛煉了學生與人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評價能力、合作意識、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建立了良好的反思與總結習慣等,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綜合素質評價不僅提出了學生發展的方向,它與高考錄取的接軌,使其成為懸在學生頭上的尚方寶劍,無形中成了引導學生正向和不斷發展有效的外在約束力量。這正是目前學生成長過程中欠缺的東西。
   綜上所述,教師要明確時代的要求,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把中職語文從單一的“應試”教學中解放出來,建立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科學評價體系,站在一個嶄新的高度多方面測量學生的語文素質,從而適應中職學校素質教育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蘭芳.關于中職語文教學評價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53):5.
   [2]陜子榮.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與實現[J].學周刊,2017(19):19-20.
  ◎編輯 李 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5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