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初中體育素質教育的開展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開展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活動,挖掘學生的潛能,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化,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當改進教學策略,全面了解素質教育,讓全體學生都能夠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關鍵詞:初中體育 素質教育 開展方法
在過去,初中體育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都不夠重視體育課程,也未能重視學生技能、素質的提高。如今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初中體育教師應當要讓體育課發揮更多的教育功能,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一、重視學生人格品質的培養
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初中體育的教學也應當重視學生人格品質的培養,要讓學生形成一個優秀的品質,擁有人格魅力。在初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會存在很多需要學生互幫互助的情況;由于體育課上會有很多體育活動,學生在參與活動時,難免會出現一些碰撞。如果學生之間能夠和諧相處,那么將會出現很多互幫互助的情況,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優秀品質的形成。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始終秉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理念,要認識到助人為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自己能夠具備良好、健康的品質,才能夠在社會中走得更遠、走得更好。教師應當學生學會尊師重道、愛護弱者,再教育時要帶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切勿讓學生做出一些投機取巧、損人利己的行為,要讓學生成為新時期的接班人。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增加一些團隊合作的活動,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利用競賽、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并在與小組成員合作中獲得勝利。
二、注重學生獨立自強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體育課的教學中,也應當培養學生的自強能力。體育課不僅需要學生學會團隊合作,還要學會獨立自強,要實現自身實力的進一步提高。教師要利用學生的興趣點勾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設一些有趣的環節。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逐漸掌握訓練身體的方法和技巧,進一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自我培育能力。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素養培養的手段后,就會加快其自我完善的速度,最終實現體育成績和身體素質的雙重提高。當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提高了體育成績,鍛煉了身體后,就會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得到更多的自信,這對于初中生的成長和發展而言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相信勤奮的力量,愿意通過努力來激發自身潛能,促使學生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挫折。
三、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
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應當將素質教育理念貫穿其中,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1]。體育學科教學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務就是要鍛煉學生的體能,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學生需要掌握更多的體育技能。因此,教師應當明確體育教學的核心人物,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其他的教學目標,貫穿到所有的教學任務中,不斷豐富體育課堂內容。例如,教師在教學有關球類的技能時,就需要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勾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適當加入一些有趣的競賽和游戲,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同時還能夠在此過程中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體能。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始終秉承鍛煉學生身體機能的目的,并緊緊圍繞這一教學目標開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四、營造寬松的教學評價氛圍
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對于初中體育的教學十分重要,只有學生能夠在學習體育時感到輕松,才能夠實現其自信心的提高,增加其表現的欲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體育學習過程的評價,多多鼓勵學生,給予學生一些正面、積極的評價,同時還要讓學生接受自己出現的錯誤,并積極主動地去改正,提高其體育訓練的精準度。只有學生能夠接受過程性評價,才能夠在此基礎上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當先考慮學生的身體基礎,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并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讓學生能夠自覺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良好的過程性評價能夠營造出優質的課堂氛圍,學生可以在完成某一階段的學習后,進行自我評價、反思與總結,找到自己這段時間的進步與提高,能夠使學生帶著飽滿的情緒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最終實現學生體育素養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五、真正落實思想道德教育
初中體育課堂應當重視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教育與培養,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入道德教育,將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在教學時,要細心觀察學生,要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并適時給予制止。教師要利用語言或行為規范等方式來教育學生,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給學生正確的思想引導。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深入挖掘各種各樣體育活動背后的內涵,以此來展開更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師要讓所有學生都能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嶄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困難和挫折,能夠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要任務。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深入思想道德教育,能夠改變傳統教育的單一化,還能夠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2]。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當先認識到體育學科的重要性,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將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教學目標,保證學生朝著健康的方向前進。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創新與改進教學策略,做好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3]。
參考文獻
[1]張桂華.淺析初中體育素質教育的開展方法[J].學周刊,2019(03):148-149.
[2]何小鵬.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3):171-172.
[3]茆訓建.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的路徑思考[J].青少年體育,2018(11):95-9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6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