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區域活動開展方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區域活動雖然不像教育活動那么嚴謹,但在活動之前教師要制定合理的目標,根據目標投放合理的材料,讓材料有效地為教育目標服務,當教師把幼兒引入自己設計的活動環境中后,就成了幼兒與材料互動的過程。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得到某方面的發展,完成活動目標。
【關鍵詞】區域活動 幼兒教育 師幼互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93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內容,區域活動以其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豐富的操作材料,深受幼兒喜歡。但作為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活動時常常會遇到許多困難,有的教師特別注重材料的準備,但引不起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在無目的的擺弄;有的教師為了讓孩子們達到目標,急于求成,不住地告訴孩子們要這樣做,要那樣做,限制了孩子們的思維;有的教師放手不管,讓孩子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那么,怎樣才能開展好區域活動?在區域活動中如何體現幼兒的自主性是我們值得考慮的一個問題,我覺得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的介入要適時適度
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更多自主活動的機會,其潛在的教育價值也不斷被挖掘出來。但教師的最大困惑是如何適時介入幼兒的活動,做到既不干預太多,又不錯失任何一個具有教育價值的教授時機,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經常加入幼兒的探索過程,成為幼兒探索、發現過程的目擊者和共同參與者。因此,教師對幼兒要抱有具有彈性的可變的期望,教師不是一個教導者,而是一個觀察者、促進者。在這里,我們可以把幼兒參加區域活動看作是孩子在玩球,教師不要生硬地去搶幼兒的“球”,只在幼兒把球拋向自己時,以適當的方式去接,并以適當的方式把球拋回給幼兒。在接拋過程中不露痕跡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起到介入的目的。顯然這種介入是支持的,非干預性的。
例如,棋類區是孩子比較喜歡的一個區,既然是下棋就會有輸有贏。我發現有的孩子輸了棋后很不高興,甚至會氣呼呼地坐到自己的位子上。這時,我便會坐到他身邊,先安慰他幾句,然后和他一起分析輸棋的原因,鼓勵他用新的“戰術”去下棋,幼兒就是在老師的鼓勵下體驗成功與失敗的快樂。
二、區域設置要合理,便于孩子們活動
在設置區域時,教師要根據活動室的大小和所帶班級孩子的多少,合理設置。區域不能太多,要根據各年齡段的特點有主次之分。布置區域時,教師要動腦筋,怎樣布置能讓孩子看明白,并能吸引孩子,讓孩子喜歡來這兒活動,不能光貼幾個字,讓孩子們看不懂。特別是小班,教師更要動腦筋來設置。區域的隔墻不要太高,便于孩子們互相交流。合理的區域設置,是順利進行區域活動的前提,雖然許多孩子活動,只要設置合理就,就會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反之,則會雜亂無章,亂亂糟糟。
三、活動要有目標,材料投放要合適
區域活動雖然不像教育活動那么嚴謹,但在活動之前教師要制定合理的目標,根據目標投放合理的材料,讓材料有效地為教育目標服務,當教師把幼兒引入自己設計的活動環境中后,就成了幼兒與材料互動的過程。這樣,孩子們就可得到某方面的發展,完成活動目標。
所以,教師在制定區域活動目標時,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注重個別差異,目標要有階梯性,不要一刀切。材料投放也不是越多越好,但也要充分夠孩子們玩??梢愿鶕變旱哪芰矸纸M,能力強的目標定的稍高一點,能力弱的目標定的稍低一點,這樣可以避免因目標簡單而使能力強的玩得沒勁,使能力弱的幼兒完不成任務而對活動失去信心的現象,教師只有經常總結經驗,多想辦法,就能生成新的活動方案,提高區域活動的效率。
四、要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多,他們大都在大人的呵護下嬌慣地成長,沒有兄弟姊妹和他們玩,從小就養成了嬌氣、獨霸、以自我為中心的壞脾氣,幼兒園里要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區域活動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例如:積木區里玩拼圖和建筑時,讓他們兩三個人一起拼,讓他們感受到人多力量大,人多辦法多的道理,這樣可以改變“小皇帝”“小公主”的身份,以平常人的心態參與活動,不過,這不可能一下子實現,要通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
五、區域游戲在幼兒品德教育上有著重要作用
幼兒在角色扮演游戲的過程當中可以使用各種玩具來模仿生活當中的人和事,在模仿的過程當中探索其對大自然的態度以及人和人之間的各種復雜關系。幼兒在模仿的過程當中,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幼兒逐步的掌握一些行為準則。與此同時,幼兒在游戲中通過扮演角色,通過反復地模仿和體驗,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激發道德情感,實踐了社會道德行為規則,這樣有利于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掌握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品質。因此在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教會幼兒相互尊重,團結協作,先人后己,關心別人,積極進取的高尚行為,從而形成對幼兒良好的品德教育。
在如今百花齊放的課程模式中,區域活動既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活動形式,又不能是千篇一律的活動形式,要搞好區域活動,重要的是應貫徹《新綱要》和《指南》的精神,更新教師的觀念。開展區域活動時,要適應自己的課程模式,不破壞區域活動自由、寬松的環境,師幼互動,把區域活動與游戲、學習融為一體。使區域活動成為幼兒喜愛的,健康成長的園地,真正地做到生動、活潑,愉快,讓幼兒自己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自主的去探索與學習,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慧萍.淺談幼兒園如何開展區域活動[J].讀書文摘,2017,(2):373.
[2]張文君.淺談幼兒園如何開展區域活動[J].讀與寫(中旬),2016,(11):355-356.
[3]毛玉芹.淺談幼兒園如何開展區域活動[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6):222-222.
[4]格日樂.淺談如何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J].速讀(下旬),2014,(5):253-253.
[5]陳桂云.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9):4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