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政治論文  > 
  • 廣州市十四號線一期及知識城支線工程地下區間給排水及消防系統設計

廣州市十四號線一期及知識城支線工程地下區間給排水及消防系統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章以廣州市軌道交通十四號線一期及知識城支線工程地下區間為設計案例,簡要介紹了軌道交通地下區間給排水及消防系統設計,可供同類工程參考。
  關鍵詞:軌道交通;地下區間;給排水系統;消防系統
  中圖分類號:U2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20-0080-03
  Abstract: Taking the underground section of Guangzhou Rail Transit Line 14 and the branch line of Knowledge City as design cas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drainage and fire protection system in the underground section of Guangzhou Rail Transit Line 14 and the branch line of Knowledge City,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rail transit; underground sec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fire protection system
  1 工程概況
  十四號線一期工程(嘉禾望崗-街口)線路全長54.4km,其中地下線長21.9km,地上線長32.5km,設13座車站,其中地下站6座,高架站7座,換乘站2座;平均站間距4453m,最大站間距6010.5m,為太和至竹料區間,最小站間距2730m,為黎家塘站至新和站區間。十四號線一期工程設置一段一場,在逸泉山莊、105國道南側地塊設置鄧村車輛段,在105國道東側、石湖新大道南側地塊設置石湖停車場。
  知識城支線(新和~鎮龍)線路長21.9km,地下線長19.9km,地上線長2.0km,共設9座車站(不含新和站),平均站間距2345.7m,最大站間距3530m,為新和站至知識城北站區間;最小站間距1256.6m,為知識城南站至旺村站區間。知識城支線工程在九龍大道東側、廣汕公路北側地塊設置鎮龍停車場。
  2 消防栓給水系統
  地下區間及地下折返線消火栓用水量按10 L/s計。全線消防按同一時間發生一次火災計,火災延續時間消火栓為2h。
  地下區間每條隧道分別從相鄰的地下車站的消火栓環狀消防管網上各引入一根DN150消防給水干管,消火栓干管進入區間后,沿區間隧道行車方向右側布置使地鐵車站、區間風井和區間消火栓系統形成環狀消防給水管網。地下區間僅設置消火栓,不設置消火箱,區間每50m布置1個消火栓,每5個消火栓布置一個檢修閥,在線路最低點的廢水泵房附近的管道設置DN50泄水閥,在管道最高點處設DN25排氣閥。在車站進入區間的站臺端部各設消防器材箱兩套,每套消防器材箱內設有?覫19水槍兩個,L25水龍帶兩條。并在每一個區間聯絡通道處均設消防器材箱兩套。
  3 區間排水系統
  暗挖區間每晝夜滲漏水量為1L/(m2·d);盾構、明挖區間每晝夜滲漏水量為0.5L/(m2·d)。消防廢水量與消防用水量相同,即72m3/次,36m3/h。
  地下區間隧道及洞口雨水排水量按設計暴雨重現期50年、集流時間5min計算,并按暴雨重現期100年進行校核。
  區間消防廢水、結構滲漏水和事故水由區間隧道兩側道床排水明溝收集后,在線路最低點將水引入區間廢水泵房的集水池,廢水由潛污泵提升就近接至車站或區間風井,從車站或區間風井接出至地面排水壓力井,消能后接入市政雨水排水系統。
  區間廢水泵站設置2臺排水泵,平時輪換工作,消防或緊急時2臺同時工作,每臺排水泵的排水能力應大于最大小時排水量的1/2。由于鄧村站~江浦站、江浦站~街口站區間位于流溪河水域下方,為保證事故初期結構滲水帶來的危害,考慮加大每臺泵的排水能力使得兩臺排水泵的總排水能力達到三臺泵的排水要求,且在江浦站增設防洪搶險泵以提高事故時的總排水能力。洞口雨水泵站設置3臺排水泵,平時輪換工作,緊急時3臺同時工作,洞口雨水泵站每臺排水泵的排水能力應大于最大小時排水量的1/3。各區間雨、廢水泵站設計要素表詳見表1。
  地下區間廢水泵房內集水池有效容積按不小于最大一臺排水泵15~20min的出水量計算,一般地下區間廢水泵房內集水池有效容積則不小于20m3,有效水深不小于1.5m。洞口雨水泵站集水池的有效容積按照不小于集水池內最大一臺排水泵10min的排水量計,一般洞口雨水泵房集水池有效容積不小于60m3,有效水深不小于2m。
  4 區間給排水設備控制要求
 ?。?)在相鄰車站進入區間消防給水管上串聯安裝電動及手動蝶閥,平時全開
  電動及手動蝶閥應安裝在車站端部人員容易操作的地方,宜設置在站廳層以避免跨越軌行區操作。
 ?。?)區間廢水泵采用一控二、洞口雨水泵采用一控三的控制方式,水泵通過控制箱實現液位自動控制和現場手動控制的方式
  為了提高區間排水的安全等級,區間廢水泵在車站控制室設置遠程監控的功能,就近車站控制室可顯示每臺水泵的運行狀態、故障狀態和水位狀態等,在緊急水位報警時可在就近車站控制室實行手動遠程控制啟動區間廢水泵。
  5 管道材料及防雜散電流
  5.1 給水管材
  消防管采用消防專用內外熱鍍鋅鋼管,柔性卡箍接口。區間線路曲線半徑小于580m時,區間管道按每3m設置一個柔性卡箍接口,其余按每6米設置一個卡箍接口,每個卡箍兩側的管道上均需設置固定支架。過軌消防管采用不銹鋼管,焊接。消防管按承壓1.6MPa設計。
  5.2 排水管材
  壓力排水管至排水壓力井前采用內涂塑鍍鋅鋼管,絲扣或卡箍接口。排水壓力井后重力排水管采用HDPE雙壁波紋排水管(環剛度SN≥8kN/m2),熱熔連接。
  5.3 防雜散電流
  車站金屬管道進入區間前均設置可曲撓橡膠接頭。在區間消防管兩端設排流裝置,接至區間任一側的接地母排,防止雜散電流對車站設備的腐蝕,并防止接觸網和區間消防管短接后的短路電流流入車站對車站設備和工作人員的安全造成危害。
  參考文獻:
  [1]GB 50157-2013.地鐵設計規范[S].
  [2]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3]GB 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S].
  [4]GB 50015-200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2009年版)[S].
  [5]GB 50014-2006.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6年版)[S].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22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