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強,一直以來都是讓老師感到頭疼的事情。由于他們對身邊的人和事物缺乏觀察和思考,再加上他們平時的課外閱讀量較少,積累的好詞佳句不多,所以每當寫作時他們總是絞盡腦汁,無話可寫。為了完成寫作任務,他們只好敷衍成篇,內容虛假,空洞無物。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耍岣咝W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從“要我寫”轉變為“我要寫”。小學生的興趣來得快,消失的也快,所以教師要抓住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一篇習作要求寫“一次有趣的活動”,為了讓同學們把這篇習作寫好,我就帶領學生到操場做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到勝利的喜悅或失敗的懊惱。最后,我要求大家把游戲的經歷和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把游戲的快樂寫入習作之中,這樣就不會再絞盡腦汁無話可說了。
二、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物
生活是作家創作的源泉,也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留心觀察,親身實踐,這樣寫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實感。自然景象是學生接觸最多的對象,也是孩子們最樂于觀察的對象。比如,春天的花朵、夏日的驕陽、秋天的雁群、冬日的飛雪……這些大自然的美景都能激起小學生無限的遐想,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陶冶孩子們高尚的情操。
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走出去教室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流水……例如,描寫春天的景色,就要讓學生細心觀察大自然景物變化:天氣變暖了,樹木發芽了,小草變綠了,燕子飛來了……孩子們在觀察時了解到春天不但美麗,而且充滿了生機,他們在寫作時自然就有話可說了。我還讓學生觀看日落與晚霞,集市的熱鬧與繁華,秋天繁忙的收割景象等,并寫出觀察日記,為以后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
三、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充分說明了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讀書是寫作的基礎,寫作以讀書為前提。學生只有讀的多了,寫作時才能打開思路。當然,讀書也不能漫無邊際,教師要向學生推薦一些文學精品,讓學生模仿文學作品中的語言進行寫作。我在班級內設立了一個圖書角,鼓勵學生把家中的課外書拿到到班上和其他同學交換閱讀,解決了孩子們沒有課外書可讀的難題。
小學生好玩好動,要想讓他們愛上閱讀,就必須讓他們認真讀書,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所以我以作業的形式規定每個孩子每天必須閱讀半小時課外書,一個星期寫一篇讀書筆記。另外,為了讓學生學會積累語言,我讓他們把讀到的精彩句段摘抄下來,制作成“手抄報”或“采蜜集”,同學之間交流閱讀,評析欣賞,這樣有利于學生積累寫作語言,為他們提高寫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加強學生之間的習作交流
俗語說:“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厭百回改”。評改作文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由易到難、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自改方法,讓學生掌握修改作文的要領,做好學生修改作文的領路人。在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時,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法:①示范法。通過在課堂上師生共同修改一篇作文,如從文章的結構、詞句、情感、主題等方面入手,為學生指明修改作文的方向。②邊讀邊改法。學生作文語句不通,段落銜接松散、情感表達不清楚,光看是很難察覺的。我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改,學生很快就能發現以上問題,并加以改正。③互評互改法。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讓學生把作文讀給別人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學生通過互評互改,在發現別人缺點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適當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加強學生之間的習作交流,只有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切實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