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推進大學生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校是創新人才的孵化基地,而我國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素質跟國外的學生比起來普遍較低,這也是受高校教育思維限制的影響,大學物理是一門培養大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課程,高??梢岳梦锢斫逃七M大學生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轉變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思維,為社會培養出創新型全能科學人才,本文就從大學物理對提高大學生科學素質、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展開研究與討論。
關鍵詞:物理教學;科學素質;創新能力;創新型人才
如今是知識經濟時代,國家之間的競爭就是人才競爭,大學物理教學則應用了新的理念和模式,大學物理教育試圖融合科學素質教育、創新能力教育,將它們穿插在物理教學中,以此來培養出創新型人才,這些人才將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知識命脈,這正是高等教育的任務和責任。
1.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的內涵
科學素質由知識、方法、能力、品質、思維五個因素組成,其中知識是基礎,方法是實現能力、品質、思維的途徑,五大因素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創新能力則包括認知、分析、想象、推斷、創造、實踐六個部分。大學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更需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讓學生在物理教學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便成了當下的首要任務。
2. 物理教育中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
2.1發揮人文科學知識作用
老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也要進行創新,將教材與生活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最后再將信息進行融合教授,通過生活實踐推動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了防止枯燥課堂,讓學生喪失興趣,老師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圖表,也可以設計有吸引力的PPT,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產生物理學習興趣。科學素質與科學知識不分家,創新能力則離不開人文知識的學習,大學生通過人文科學知識學習,可以打開物理視野,還能提高人文素養,從而激發自我潛能,隨著科學知識的積累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便會獲得高校引導,再進行不斷地強化,從而實現人才培養。
2.2掌握科學研究方法
人類的發展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滲透到了每一塊領域,物理也不例外,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在大學物理學習中最有用的就是科學研究方法了,如果學生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從上位概念衍生下位概念,從而促進新知識的吸收與理解,并在實踐中落實。所以,物理老師一定要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而不是死記硬背,讓學生們在舉一反三、同類對比、歸納總結中將物理知識聯系,構建出知識框架,這對他們日后學習物理有著極大的幫助,更是培養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前提。
2.3物理實驗實踐
物理既然是一門實踐性學科,自然離不開實驗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文字概念描述通過實驗驗證,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物理學習態度,實驗過程中學生的大腦一直在思考、分析、總結中工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大學實驗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力學實驗、光學實驗、電學實驗,老師可以設計實驗問題讓學生發散思維討論驗證,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要局限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這樣才有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物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引導學生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2.4物理問題教學
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誤區,學生沒有提問就是學會了,其實很多學生有問題也不會提出的,老師應該剖析其中原因,積極鼓勵學生提問,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有意義,物理問題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可以充當主導地位,學生則是主體地位,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將物理與知識聯系起來,并解決實際問題。具體地說,老師要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假設,以此來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素養。
2.5了解物理學史
物理學是科學家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也是一種進化。牛頓在伽利略的研究基礎上創造了牛頓三大定律,愛因斯坦的電磁場理論也是在總結前人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物理也是有歷史的,物理學史記載了物理的發展歷程,記載著科學家們反反復復的曲折實驗,以及各種因素導致的停滯實驗,但是科學家們都沒有放棄,他們的物理精神是最值得大學生們學習的。老師可以通過物理學史教育,讓學生了解物理歷史、物理人物、物理發展、物理態度、物理思維,深入了解科學家們的物理思維和物理科學,最終使他們產生物理興趣,這將大大有利于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的塑造,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2.6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物理教學,老師就是權威授課者,學生課堂上的思維模式都是單向接受的,如果想實現大學生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就需要改變教學模式,老師可以變成引導者,學生變成參與者,也就是說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思考、表現、實踐、答疑的時間。對于比較難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們在語言交互中發生思維碰撞,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在這種高參與性的課堂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積極性和創新思維。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理教育對大學生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創新的科學教育不應該局限在教室和課堂上,必須通過學生的主觀學習和老師的引導來實現,更何況物理是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在教學中更得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宇,王立新.素質教育的理想平臺―――物理教學[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