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加強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對于加速實現現代化農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在農機技術推廣方面,應該不斷探索新的模式,采取新的工作方法。
關鍵詞:農機新技術;推廣;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06.019
農業機械化對于發展現代農業來說,是必然性趨勢,同時,也是時代快速發展的必然產物。農業機械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促進農業實現快速發展,有力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的是,推廣農機新技術,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需要逐漸完善其中的問題和不足,并開發新的推廣模式。
1 充分認識推廣農機新技術的重要意義
推廣農機新技術,對于農民來說,可以促進農民進一步提高現代化農業思想水平。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是以依靠人力為主要方式勞動的,由于生產效率低下,在相當程度上對我國農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制約。因此,傳統農業在新形勢下,必須要及時轉變方向,努力實現高效、優質和高產。農機新技術的主要實施者是農民,他們使新技術快速轉化為生產力。但從實際來看,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應用農機新技術,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要通過提升農民文化素養來達到推廣和應用農機新技術的目的,需要為農民創建一個實用的新型學習平臺,使農民能有效應用該平臺,提升應用新農機技術的能力,更好地適應在現代化農業大背景下,社會對新知識、新技術方面的新要求。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農機推廣結構亟需要進一步健全
農機新技術推廣是以各級鄉鎮推廣部門為主。近年來,鄉鎮機構改革,農機服務站多數被取消,因此,推廣農機新技術這項工作并未落實具體單位。同時,農民對農機方面具體有哪些需求無法及時向上級部門傳遞,造成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難以落實或無法落實。
2.2 農機技術推廣效率亟需提升
目前來看,在農機技術推廣制度上,依然較為老舊,推廣還是主要依靠國家的財政撥款。同時,作為推廣人員對基層了解不深、不透,推廣目標滿天飛,但與農業生產實際有較大差距,這些都對推廣工作效率造成較大影響,很難發揮有效的推廣作用。
3 不斷開發推廣農機新技術的新模式
3.1 針對農機節油新技術的“典型帶動”新推廣模式
近幾年來,世界各國相繼出現能源緊張,推廣農機節油技術任務十分緊迫。
要使推廣農機節油技術取得成效,必須要加大典型帶動力度,用先進帶后進??梢赃x擇農機保有量大、人員密集的鄉、村、鎮開展典型示范活動,做到政策上引導,行政上推動,全面推廣這項利國利民的新技術。如,我們可以選擇多年從事農機作業、在業內名氣響、影響力強、擁有多臺農機的農機大戶開展示范活動。這類農機大戶的特點在于思想活躍,可以很快接受新技術。為了使示范對象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可以采取先期免費投入的方式。實驗取得滿意效果之后,可以迅速實現該項新技術的有效推廣,然后以此為契機,擴大聲勢,召開推廣技術大會,從而實現迅速完成推廣任務的目的。
3.2 針對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多方位推動”新推廣模式
推動工作,需要多措并舉,這一點對推廣農機新機具和新技術是十分重要的。但推動工作關鍵在于要結合當地農機化工作實際,做到深入基層,虛心征求群眾意見,讓群眾真正認識到,在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同時,還要使他們認識到推廣農機新機具和新技術,是為了進一步發展現代農業,創新農業工作方法,促進農村經濟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要強化專業知識培訓。要把農機科技知識的宣傳普及和培訓適用技術作為突破口和落腳點。要抓好專業化培訓工作,特別是要使服務人員真正能夠成為新機具、新技術的明白人,做到能講明白、說清楚。為此,可以聘請實際經驗豐富和理論知識扎實的高級農機師,開設針對性的 “農機講堂”,重點講述使用農機新機具有哪些好處,切實提高機手的農機技術水平,提高服務人員的服務能力。
?。?)要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農機推廣技術人員要深入田間地頭,切實了解農民群眾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對推廣農機新機具和新技術有哪些具體的意見和建議,開展農機新機具和新技術的針對性試驗,掌握和摸清農民的需要。
(3)要嚴格把握新機具的質量關。這方面,重點在于做到嚴格篩選和精心試驗。要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實際,堅持適用適宜的基本原則,開展試驗示范活動,確保機具性能穩定,并在能得到普遍群眾接受時,抓住有力時機,積極加大新機具推廣力度,加快新機具推廣步伐,讓農民群眾真正能夠共享科技新成果。
?。?)要加強媒體宣傳引導推動。開展農機新機具和新技術推廣,要注意不斷發現典型經驗,做好具體內容和經驗的宣傳引導,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借鑒的機會。
推廣農機新技術意義重大,作用明顯,需要牢牢把握不足,緊緊抓住關鍵環節,使這項利國利民的事業不斷取得新突破、新發展,更好地促進農業生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6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