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市基層農機推廣隊伍建設現狀及對策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該文針對張家港市基層農機推廣隊伍的實際情況,分析了當前農機推廣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如何加強農機推廣隊伍建設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為基層農機推廣體系的建設與優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農機推廣;隊伍建設;對策建議;張家港
中圖分類號 S23-01;S23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0-0009-02
基層農機推廣隊伍是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執行農機技術推廣和操作技能培訓的主體,肩負著宣傳農機科技知識、推廣與普及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使命,是制約和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重要因素[1]。因此,加強基層農機推廣隊伍建設,是當前農業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現代農業的一項重要措施[2-3]。本文結合張家港市基層農機推廣隊伍建設實際情況,分析了當前農機推廣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加強基層農機推廣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1 總體情況
1.1 組織保障情況 近年來,張家港市建立了以政府為主的多元化農機隊伍保障體系,把公益性農機推廣機構人員的經費和事業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確保了農機推廣隊伍的穩定發展,基層農機推廣人員工資待遇達到全市事業單位的平均水平。農機部門新進人員根據“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由市人事部門會同市農業農村局對符合條件的應聘對象進行公開招考,擇優錄取,對考核錄用人員實行聘用制,進行合同化管理。市農業農村局每年對市直屬農機推廣人員進行年終考核,從“德、能、勤、績、廉”5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獎罰分明。各鄉鎮農機推廣人員由鄉鎮負責調配,競爭上崗。
1.2 基層推廣機構建設情況 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隸屬于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全市農機化推廣與培訓工作,承擔農業新機具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及推廣應用工作。該站設有4個科室共有編制35個,在崗24人。其中,推廣科負責各類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引進、適應性試驗、示范與推廣工作,承擔農機科技項目的開發與實施等;培訓科負責全市農機化培訓工作,負責農機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及獲證獎補工作等;服務科負責各鎮(區)基層農機維修中心建設指導工作,負責農機科技入戶指導工作等。同時,該市在各鎮(區)共設立農業服務中心(農副辦)等農機技術推廣服務機構9個,負責各鎮(區)農機化管理、新機具新技術普及應用等工作,并配合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做好農機推廣服務工作。各鎮(區)農機推廣人員在編在崗12人,為各鎮(區)內設事業站,工資和辦公費用由財政全額撥款,編制和人員安排、工作分配均由各鎮(區)自行負責。
1.3 基層推廣隊伍建設情況 目前,全市從事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人員共計36人,其中,年齡在35周歲以下17人,36~50周歲9人,51周歲以上10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7人,本科24人,大專3人,高中2人;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14人,初級職稱13人。全市基層農機推廣人員主要實行聘用制管理,市農業農村局每年對市直屬農機推廣人員進行年終考核,獎優罰劣。
1.4 基層推廣隊伍培訓情況 每年市農業農村局都會組織基層農機推廣人員進行知識更新培訓,不斷更新、補充、拓展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知識和技能,以適應廣大機手對農機技術、機具、信息、政策、維修、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一方面,選送市鎮2級農機推廣業務骨干參加省市和農機生產企業的專項培訓班,不斷提高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每年從高校和生產企業引進師資力量,組織農機推廣人員和種植大戶開展知識更新培訓,拓展基層農機推廣隊伍的眼界,了解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發展方向。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管理體制不順 該市各鎮(區)農機推廣人員均由各鎮(區)人民政府進行管理,編制和人員安排、工作分配均由各鎮(區)自行負責,市農機推廣部門實行業務指導。因此,部分鎮(區)的農機推廣人員經常臨時被調整到其他崗位,突擊鎮(區)的其他工作,分散了農機推廣人員的主要職責,致使真正從事農機推廣的時間嚴重不足,大大削弱了農機推廣的力度。
2.2 基層農機人員缺乏,結構不合理 目前,該市每個鎮基本只配備1名農機推廣人員,致使農機推廣服務力度缺乏。鄉鎮農機推廣人員都是負責基層農機推廣的終端服務,覆蓋面寬。而推廣服務的對象往往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綜合素質又不高,實際推廣難度較大,僅1名農機推廣員開展農機推廣服務,明顯力不從心。
2.3 基層農機人員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來,隨著農業新技術、農機新品種的逐年增多,基層農機推廣的力度和廣度都在不斷地得到加強,這對基層農機推廣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基層農機推廣人員對各種新型農機具的了解普遍不多、不全,對相同機型各項指標優劣對比還未充分認識,對農業新技術、新規范的掌握還不夠深入。這就要求基層農機推廣人員不斷鉆研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技能,積極掌握新機具新技術的發展動態,為農機推廣做好技術支撐。
3 對策建議
3.1 健全和完善基層農機推廣體系 基層農機推廣體系是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的重要載體,是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動力。要以配齊隊伍、優化結構、提升能力為目標,科學設置農機推廣機構的崗位,明確各崗位職責,避免人浮于事等情況發生,使農機推廣隊伍層次清晰、結構合理、職權明確,從而增強基層農機推廣隊伍穩定性。
3.2 優化結構,補充基層農機人員 隨著近年來政府對于農業重視力度、支持力度的擴大,基層農機推廣隊伍的年齡偏高、學歷偏低等不利條件得到了較好改善。但不可否認的是,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結構性匱乏還未得到根本性扭轉?!耙粛彾嘭煛?、“一人多用”現象在基層農機推廣體系中還非常突出。因此,今后要按照農機專業技術崗位招聘條件的要求,及時按規定公開招聘合格的農機推廣人員,完善基層農機推廣體系。此外,可鼓勵高校機械或農機專業的畢業生到鄉鎮從事農機技術推廣服務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機技術推廣隊伍結構,提升推廣服務水平。
3.3 適時選聘村級農機管理人員 依據當地農業生產實際、農機管理水平,對有條件的鄉鎮先行先試、適時推進農機管理機構進村工程。按照“民辦、公助”原則,鼓勵有條件農機專業合作社或行政村選聘具有一定農機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人員作為村級農機管理人員,形成縣、鎮、村3級農機推廣體系,以縣農業管理局為龍頭、鄉鎮農機管理機構為基礎、村農機管理員為結構的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實現農機工作的全面管理。
3.4 加強學習,提升基層農機推廣隊伍素質 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是農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鶎愚r機管理部門要多層次、多渠道地提高推廣隊伍的綜合素質,將在職培訓、脫產培訓、定期培訓等相結合,不斷強化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務素質。
參考文獻
[1]劉道兵.新形勢下鄉鎮農機推廣隊伍建設的措施建議[J].時代農機,2017,44(7):126-127.
[2]楊志強.淺談基層農機技術推廣體系人才隊伍建設[J].江蘇農機化,2012(3):19-21.
[3]牟元柱,姜景川,顧宗道.徐州市鎮級農機管理隊伍發展現狀分析[J].江蘇農機化,2016(3):48-50. (責編:張宏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