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及對策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存留了豐富的歷史文物。這些歷史文物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淀和傳承,見證了中國的時代變遷,是現在的中國人對過去文化的研究和傳承的歷史記憶,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文章主要對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現狀以及對策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歷史文物成為了傳承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保障。歷史文物是時代變遷的見證者,更是現代人類研究過去歷史的途徑,是歷史朝代的化石。雖然社會在不斷發展,古老的歷史文化已經與時代脫節,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具有傳承創新的精神,對中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所保留地再融合其他新的文化精髓,做一個傳承中國歷史文化的中國人。
1 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
1.1 缺乏用于文物保護的經費
目前各地區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機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經費問題。作為文物保護機構,其主要目的并非盈利,所以資金經費是文物保護機構最為短缺的?;鶎游奈锕芾肀Wo工作的經費來源一般都是由當地政府的財政撥款。但是在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社會現狀下,政府機構往往還是更加注重經濟建設,缺乏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進而出現經費緊張但政府有關部門又不給予更多的財政補貼的問題?;鶎游奈锕芾頇C構的經費不僅要用于保障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效益,還要用于文物保護、文物修復等事務上。經費短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對文物不能妥善地實施保護措施,還導致很多基層文物保護機構的辦公環境簡陋。工作環境無法滿足文物保護工作的基本需求,沒有通暢的通訊工具,缺乏良好的安全保護措施與現代科技力量的支持,讓基層的文物保護工作無法正常順利的展開,文物保護工作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例如,文物的貯存條件和安全的報警措施都不夠完善,進而導致開展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面臨更多的難題[1]。
1.2 缺少專業團隊
基層文物保護缺少一支具有文物保護的專業知識和相關實踐操作能力的團隊。目前,我國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機構人員工作能力水平參差不齊,且政府所派發的有關文物保護的相關工作繁多,工作任務繁重,工作范圍大。由于機構內部體制不完善、人員專業素質水平不平衡,無法正確妥善地對文物進行有效的保護。
1.3 基層文物保護機構體制不完善
首先,很多基層政府的整體經濟實力和重視程度不同,導致各地區基層文物管理所體制的完善程度不同。其次,各地區對于基層文物保護組織的體制任務分工不同,導致部分地區的文物管理所肩負任務繁重,包括文物調查、資料整理、文物保護法的執行、地下文物的鉆探等多個有關文物的工作。再次,眾多雜項工作分散了基層文物保護機構人員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初心,導致其無法致力于文物保護這個重要的工作。
1.4 缺少文物保護意識,對于文物價值意識薄弱
在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中,很多基層政府、民眾對于文物的保護意識不高,文物價值意識薄弱,并且過分追求經濟利潤,出現了用于文物保護的專項經費被挪用或經費不足現象,嚴重影響了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雖然現在處于互聯網時代,網絡的便捷可以使很多事物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但是對文物保護宣傳來說,如果僅通過網絡進行文物宣傳,宣傳力度根本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此外,民眾很少主動通過網絡來了解文物保護的相關法律。因此,現在民眾缺乏基本的文物保護意識以及文物價值意識,無法深入了解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對于歷史傳承的重要性。
2 保護當前基層文物的對策
2.1 增加經費來源
面對當前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政府及文物保護工作人員應該認真分析,冷靜思考應對措施,積極貫徹落實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目前看來,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經費緊張的問題。只有經費充足才能更好地進行文物保護工作,文物保護團隊才能邀請更多資深的專家,更好地辨別文物的真假與價值。對于財政問題,政府應當建立文物保護項目專項財政撥款,使文物保護工作能夠做到專款專用,有效地解決財政緊張問題。對于資金問題,有關文物保護管理機構可以與社會上的公益企業聯合建立相應的基金會,讓社會上關心、關注文物保護的人士盡一份力。與此同時,基金會可以將所籌集到的資金進行透明公開,以吸引社會各界人士關注文物保護工作,對文物保護工作盡一份力。有關政府部門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后,可對文物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可建造博物館、展覽館等,讓民眾更加了解歷史文化。此外,政府部門還可以聯系許多不同文物景點,開展文物旅游業。旅游業所得收益全部作為文物保護工作的經費。這樣不僅能夠弘揚傳播文物保護精神,還匯聚了一部分經費,進而使文物保護管理機構更好地開展文物保護工作。
2.2 完善文物保護團隊建設
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中缺少專業性高、操作能力強的人才隊伍。首先,政府機構應該建立健全的工作人員管理機制,讓更多有能力的考古文物學者參與到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來。其次,政府可以定期對文物保護團隊進行定向培訓,學習先進的、對文物修復和文物保護工作有用的技術,并定期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者進行思想方面的培訓教育,讓其明確新時代的發展方向。再次,培養工作人員對于其工作的興趣和愛好,提高文物保護工作者對文物保護工作的積極性,并在應聘過程中盡可能選用熱愛文物保護工作的人。文物保護管理部門還可以與某些高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那些具有文物保護意識與專業能力的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這不僅可以解決社會就業壓力,還能加強各界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2]。
2.3 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
我國對于文物保護是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的,各地政府部門應結合相應的法律法規切實保護基層文物。首先,各地政府部門需要轉變文物保護的觀念,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結合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實施可行、有效的法律法規。其次,有關政府機構要充分認識到保護文物對人類文明研究的重大意義,并提升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再次,政府部門應將文物保護工作納入到城市發展中的重要項目中,盡職盡責地進行文物保護工作?;鶎訂挝灰哂虚L遠的計劃,結合地方發展狀態,創建體現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典藏館,為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條件。通過文物展示、博覽的方式,讓更多民眾意識到文物存在的價值,這有利于文物保護精神的傳播和文化的傳承。
2.4 加大文物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和宣傳范圍
雖然我們處于網絡時代,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但是大部分中老年人不會上網,也不清楚網絡上傳播的關于文物保護的宣傳。政府及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者應該借助媒體的力量,對文物保護工作進行宣傳,加強宣傳力度,調動民眾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為開展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創造條件。爭取通過增強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讓民眾具有文物保護意識,并對文物的價值具有一定的了解[3]。為了宣傳工作能夠全面、切實、有效,各行各業的民眾需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產生高度重視和關注,并與文物保護管理處合力對文物進行保護,為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播提供保障。
3 結語
總的來說,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是國家歷史文物事業中最基本的一個環節。只有做好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才能更好地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歷史文化。就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而言,其未來的發展中肯定會面臨著更多的問題與挑戰。所以要穩定地開展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還需要制定、落實全面的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規章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操作技能。在資金允許的條件下,增強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為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塔娜.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民族博覽,2015(9):237-238.
[2]姜燕燕.新時期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文信息,2017(9):43.
[3]于洋.淺析我國文物保護的現狀與對策[J].赤子.2012(9).
【作者簡介】洪秋月(1979—),女,本科,福建南安人,從事考古文物保護、博物館社教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48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