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者”的教科研“高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教育科研;小學數學教學;教師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8-0046-02
我是一名“領跑者”。
這是一個特別的身份,既是團隊中的一分子,又在團隊中發揮著引領的作用。
成為“領跑者”,不僅要自己善于奔跑,還要能團結著大家一起跑,能帶領大家朝著正確的方向奔跑。
我是一名“領跑者”,我該如何帶領大家一起奔跑?
我,選擇教育科研這塊“高地”。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深耕于課堂,有著豐富的實踐積累,擁有著大量的感性的課堂教學素材,也有著對教育問題、教育現象的理性思考。然而僅止步于此,是不足以領跑的?!邦I跑者”,需要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角。教育科研,是作為“領跑者”的我在專業發展過程中必須攀登的“高地”。
教育科研,基于教育教學工作,從更加科學、更加客觀的角度反思教學、指導教學。抓住教學中的問題、現象,進行深入探究、理性分析,是攀爬教育科研“高地”的第一步。
教研中,教師們關注到這樣一個現象:在課堂上,有時一個動作、一個比劃比滔滔不絕的講解更能給學生以啟發。
這引起了我的思考:這是一個偶然現象,還是一個值得思考的研究方向?
我開始嘗試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肢體語言的研究”,將問題變為課題之后,我和我的數學團隊開始更深入地思考肢體語言的思維內核,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研究。
研討時,教師們將聽課時記錄下的肢體動作進行了介紹:“低年級進行加法教學時,兩手相合就表示把兩部分加起來?!薄敖虒W‘和一定時,差越小積越大的規律’,教師將左手在下表示小數,右手在上表示大數,左手上升表示變大,右手下降表示變小,兩手越接近表示差越小?!?
仔細觀察后大家發現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不禁產生了疑問:“這些肢體動作,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思維發展是否能夠起到促進作用?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這真是一個令人高興的變化。因為課題研究,教師們對常見而又常被忽略的現象開始進行深入思考,在教學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來的肢體語言開始表達更豐富的內容。
在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和課題組的教師們對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反復的思考探究,并且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主動進行跨界學習。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深刻感受到:當問題成為課題,思考就不再僅僅停留在表面,科學的研究思路,前沿的理論支撐,推動問題研究逐步展開并走向深入,也推動著教師的專業成長向前邁進。
對科研“高地”的攀登一旦開始,教師就能逐漸體會其中蘊含的意趣。
隨著“對話教學”研究的深入,我和我的數學團隊也在思考:在數學教學的實踐中,如何體現“平等、尊重、理解、悅納”的良好教學生態?數學學科的特質指向思維,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呢?
“思維的生長需要空間?!庇薪處熖岢鲞@個觀點,成為課題組同事的共識。于是,我們在數學課堂中探索思維空間的創設,大問題、大活動、大自由,學生可以奇思妙想,可以和教師說“不”,可以成功,也可以失敗。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認識,不同的視角共同的認識,打開的數學課堂讓思維默默拔節,教學也逐步走向深刻。
“學會追問才能引思維走向深刻?!边@樣的思考將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推向深入。嘗試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追問答案背后的數學思考。教師們感受到,這樣的數學課堂不僅培養了學生數學學習中深度思維的能力,更能夠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品質。
“思辨課堂”,這個學科課題成為我新一階段的研究方向。“讓思維動起來”“思維如竹生長”“思辨數學”等研究專場將所有數學教師卷入其中,研究的樂趣與專業的成長同步在激烈爭辯與反復實踐中顯現。當課題研究反哺教學的時候,課堂教學成效與教師的專業技能成長就形成了一種互動式上升的態勢。課堂與課題相互交融,“思辨數學”的理念在研究中自然孕育,課堂氤氳著理性和思索的氛圍。
我是一名“領跑者”。
為了更好地領跑,我選擇登上教育科研的“高地”。我不是一個人在攀登,我和我的團隊一起,在向著教育科研“高地”前行。我們享受研究的樂趣,研究讓我們學會理性思考、感性實施,讓教育科研成為我們專業發展的基石。
?。ㄗ髡呦的暇┦秀y城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