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汽車及工程機械零部件產業振興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汽車工業發展迅猛,汽車工業的崛起帶動了社會經濟整體水平的提升。機械零部件產業對汽車行業的發展起著必不可缺的重要作用。本文從如何振興我國汽車工業及機械零部件產業的視角進行闡述,以打造民族企業為宗旨,進而引導汽車工業與機械零部件產業向著國產化及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汽車和工程機;零部件;產業振興
21世紀以來,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迅猛,然而因為專業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自主研發能力薄弱,城市交通及能源環保等系列問題的制約日趨凸顯。更為突出的問題是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跟不上整車的發展,國內零部件加工能力嚴重不足,導致部分零部件需要從國外進口,而我國汽車零部件市場一大半是外資企業占有,國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憑借其擁有的先進零部件設計以及研發技術在零部件供貨期、價格等諸多方面對我國釆取限制。而國內關鍵零部件設計與制造往往需要國外供應商的合作。
1 設立專門的政府機構
首先從組織機構和政策職能層面考慮,應設立專門的政府機構。汽車和工程機械零部件配套職能管理部門應嚴格遵循自身的職責規定,引導并幫助企業向零件、部件、模塊協作化方式的方向發展,加強政府職能部門的宏觀管理和引導,支持并鼓勵企業研發創新,實現完成汽車產業的零部件整車配套目標,宏觀協調國家和地方的利益,根據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汽車產業發展相關的管理政策和組織政策,調整產業結構,合理的對汽車產業和機械零部件產業進行資源配置,只有這樣才能扭轉企業過度依賴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這些也是實現我國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基礎[1]。為了突顯汽車工業及機械零部件產業的地位,建議重組汽車工業協會,將下屬的各分會組建為一個專門的機構,由國家政府機構進行管理,并將其設立在國家發改委基礎司或國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機構下,建議在目前現有的職能管理部門基礎上增加零部件配套處,并以汽車產業和工程機械零部件作為試驗點。
2 完善零部件產業集群和企業集中度優化
從產業布局和企業規模層面考慮,應完善零部件產業集群和企業集中度優化,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實現形成產業集群,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的市場競爭觀念,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而且集群內部與產業之間也會形成互利互助關系,提高汽車生產的規范化及專業化,促進優化產業的分工與資源配置,并幫助產業克服管理觀念與模式的僵化,以此提高汽車產業和工程機械零部件產業的競爭力?;诖?,產業集群應以物流集散地和整機裝配為中心,形成大規模的零部件集群[2]?;谖覈こ虣C械零部件企業過于分散且規模太小、用于研發的投入及抗風險的能力都很低等因素,所以行業間需要進一步整合,逐漸向更高的集中度發展。此環節要充分調動民間資本并發展民營企業,同時爭取政府、主機企業以及投資機構在產業集群研發方面的資金投入,研發自主產品,從而打造民族企業,使產品真正國產化。
3 企業和地方政府應轉變與外資合作或者合資的態度,擺脫依賴心理
國內一些零部件企業誤認為與外商合資有了先進的設備、成熟的工藝以及現成的產品就可以養尊處優,完全沒有靜下心考慮怎樣抓住機遇,并充分利用外商的資源來提升自己。而是利用外商的技術優勢,有了市場和利潤,多數企業則抱著依賴心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重復著設備引進到生產再到銷售這一僵化的模式。甚至有些企業將產品的創新與開發拋到九霄云外,在技術方面完全依賴外商,這直接導致外商一旦撤資企業將面臨生存困境。因此,企業要有憂患意識,保持應有的警惕心理,還要在技術上不斷創新。所以,政府在引導企業繼續保持開放面對國際市場的同時,重點放在怎樣才能形成品牌、規模以及做強、做大的一批民族企業上。因此,零部件行業要建立屬于自己的品牌。其次,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環節中不要依賴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廉價的勞動力優勢,在引進外資初期階段可以依賴這些優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但財富、知識的發展、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地方政府就要重新安排戰略并考慮新的策略引導企業進行轉型。地方政府應為企業創造合適的運營環境,以此幫助企業擺脫依賴保護的心態。
4 在既有品牌的基礎上,企業要做精、做專產品
我國零部件企業之所以沒有做強并不是缺乏技術,最主要是缺乏合作意識和產品定位。從總體上看我國汽車行業和工程機械零部件行業不僅技術薄弱、生產組織方式散、生產規模小。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要依據自身的能力做好產品定位,發揮企業自身特長做有知識產權、有特色的過硬產品。而相對一些非核心技術的零部件采用協作的模式外購,進而保證企業集中優勢資源對關鍵技術進行研發。另外,企業需要熟練的技術工人,他們是為企業創造產品價值的群體,因此,要充分挖掘技術工人的潛能。
5 零部件企業要調整策略,加強質量和服務意識
現階段我國汽車和工程機械零部件行業缺乏“質量為上”的監督管理機制,在企業內部生產過程和產品驗收等環節營造“質量”層層把關環境,做好零部件質量來保證整機質量,在此環節,國家機構一一零部件配套處要做好宣傳引導工作、集中監督以及分級控制工作。建議零部件配套處下設“質量監督小組”,具體負責全國汽車行業和工程機械零部件行業的質量審核和投訴處理。同時,也要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力度,重點支持工程機械零部件企業的產品升級,構建汽車和零部件共性技術研制及檢測平臺。企業要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技術在國外建組裝廠,并與境外企業合資聯營,不斷擴大機械零部件的出口,企業要改變戰略,向產品高附加值、多元化方向發展。
6 結語
綜上所述,汽車工業的產業鏈條很長,整車的制造需要建立在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基礎上,因此,提高機械零部件產業水平是提升汽車工業整體技術的保障,同時,降低汽車制造成本必須依托機械零部件加工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鄭雪芹.新興的朝陽產業——汽車零部件再制造[J].汽車縱橫,2019(04):53-55.
[2]于焱,趙慧敏.汽車制造企業發展現狀分析[J].經濟師,2019(04):27-29+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