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托斯卡》的藝術感染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托斯卡》是由意大利歌劇家普契尼所創作的歌劇,該歌劇在整個歌劇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歌劇蘊藏的藝術感染力,更是讓人津津樂道。該歌劇的內容也因此被業內學者進行研究,希望從中獲得創作的靈感。本文通過對歌劇《托斯卡》的藝術感染力進行分析,希望對人們了解歌劇這種藝術形式有所幫助。
關鍵詞:歌劇;托斯卡;藝術
普契尼在《托斯卡》這部歌劇里,將聲樂作為了主要強調點。這部歌劇具有許多精彩演唱橋段,例如:詠嘆調,這是為了藝術和愛情的吶喊??梢哉f,音樂是《托斯卡》歌劇的精髓,貫穿了整部歌劇的全過程。同時音樂的使用,增加了歌劇的整體藝術渲染力。因此,本文對歌劇《托斯卡》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抒情性嘆調
?。ㄒ唬┛ㄍ呃辔鲪矍榈囊娮C者
眾所周知,《托斯卡》的故事背景為意大利,而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這就決定了歌劇的主基調,必然是充滿浪漫和自由主義的。在這部歌劇里男主角是馬里奧??ㄍ呃辔?,這個男人是貴族后裔,他從父親那里不僅繼承了遺產,還有自由理論的觀點。而女主角托斯卡的身份則是一個牧羊女,后來成為了一個修女,羅馬教皇在聽到她的歌聲之后,認為她的歌聲是天籟之音,可以為上帝服務,準許其到舞臺上進行演唱,因此,女主角成為了歌唱明星。最后男女主角為了愛情而死,可以說整部歌劇就是一部凄美的愛情故事。在這部歌劇中音樂是連通了整個故事的主線,抒情音樂也成為了歌劇的主基調。例如:卡瓦拉多西演唱的《星光燦爛》,這首歌曲的旋律十分優美,且氣勢磅礴。尤其是在高音區,樂句的音高逐漸提升,給予聽著以跌宕起伏的感覺。這種音樂效果配上歌劇中的故事情節,給人以強烈的畫面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通過靜和動、聽與看的對比,讓人感受到男女主愛情的美好。
黑管是吹奏這首詠嘆調的前奏,由于黑管的使用,營造了一種悲涼的氛圍、然后歌劇采用了敘事風格的音樂唱段,平穩的音調,給人營造出了一種動靜結合的音樂節奏[1]。人們在欣賞這段歌劇時,會不自覺的被帶入歌劇之中,感受到主人公內心的凄涼感受。而主角的凄涼感受必須通過這首詠嘆調才能釋放,致使音節不斷提高,帶給人以跌宕起伏洶涌澎湃的感覺,如火山爆發般給人以震感,肆意無阻的宣泄著自身的情緒,人們在聽取這段詠嘆調時會感到坐立不安,切實感悟到主角在面對警察勢力時的無助和痛苦?!缎枪鉅N爛》的最后一句,作者使用大量的重音節,維持音樂的強度,將男主角的悲壯之感凸顯的淋漓盡致,同時還利用變音,營造出離調的效果,使音樂在短時間內實現升華,襯托出男主角對生存的渴望,從而加強了歌劇的藝術感染力。
抒情性嘆調可以說是《托斯卡》這部歌曲中最動人、最具藝術感染力的聲樂形式。在這部劇中,作者應用了多種詠嘆調凸顯人物的情感。
?。ǘ┚炀珠L愛情悲劇的制造者
在這幕戲結束后,作者又營造了一種生動活潑的宣敘調和詠嘆調,通過對唱和重唱等演唱方式的使用,以及樂隊的密切配合,故事情節快速展開,凸顯了歌劇的矛盾性。作者利用音樂襯托出了歌劇的沖突單位,促使歌劇故事以更加飽滿的形式而展開。并在此基礎上,一個個高潮點以不間斷的形式,匯集在歌劇的織體流中。
例如:劇中警察局長的詠嘆調為:暴力占有遠比順從更能滿足我的需求。警察局長的臺詞是點燃歌劇高潮點的火花,在這個詠嘆調中,我們不用看,一個暴戾、好色和猥瑣的警察局長形象就會在我們頭腦中體現。他不僅具有鏟除敵人的決心,又想強占女主角,并把男主角送上刑場。人們會在這個詠嘆調中為男女主角的悲慘命運感到擔心,從而給人以強烈的懸念感,促使這幕戲具有鮮明的藝術特點。
(三)卡瓦拉多西愛情的向往者
男主角卡瓦拉多西在歌劇中演唱的第一首詠嘆調為《奇妙的和諧》,這首詠嘆調十分著名的高音詠唱調,行板較為緩慢,大調是這首歌曲的主要旋律,對于調性的把控十分到位,將男主角藝術家身份表現的淋漓盡致,且烘托出了其自由散漫的性格。這首歌曲通過不同音調的演唱方式,以此來表現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愛慕之情。而詠嘆調最后由高到低變化的音節,更是這首詠嘆調的高潮點,同時也是男主角抒發自身情感的高潮。由此可以看出,詠嘆調在《托斯卡》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以帶給人們無盡的遐想空間。
?。ㄋ模┧箍ㄆ喢郎呢澙氛?
在歌劇《托斯卡》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敘事性詠嘆調,以此來增強歌劇的藝術感染力。這種將詠嘆調作為載體的敘事方式,容易引發觀看者的共鳴,而旋律則是敘事詠嘆調完成任務的工具。
在第二幕,托斯卡親眼目睹了卡瓦拉多西受到折磨的全過程,他悲慘的樣子,觸動了托斯卡敏感的內心。等到男主角被押走后,屋子中僅剩斯卡皮亞和托斯卡,此時,斯卡皮亞一改初登場時兇狠的語氣,反而用溫柔的語氣為托斯卡提出建議,與她共同商量援救男主的方法。托斯卡則反問道:需要多少錢?而斯卡皮亞則回答說錢不重要,繼而唱起了詠嘆調《我在等待這時刻》。這首歌曲的基調為降G大調,且行板速度十分熱情,觀眾在聽完這首詠嘆調后,會看出斯卡皮亞猥瑣和好色的嘴臉。正是由于這首詠嘆調具有敘事的功能,才讓故事更加完整,藝術感染力也得以凸顯。
二、抒情性重唱
劇中的幾個人物在登場過程中使用了抒情性重唱,這種唱法的使用,不僅傾訴了登場人物的情感,還表現了他們的內心想法和情感[2]??梢哉f,音樂在這幕戲中,扮演了形象刻畫師的角色,有效完成了人物角色的刻畫,繼而推動故事走向高潮,這也是歌劇作家常用的藝術表達手法。
在歌劇第三幕中,男女主相見時分所唱的歌曲采用了二重唱的方式,就是營造情感高潮的一種方式。托斯卡在殺死警察局長后,拿著通行證來到男主角面前,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敘述給男主角,通過音樂的使用,仿佛女主角緊張害怕的情緒依然沒有消除[3]。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音樂在情感表達上的效果。
男主角在想到女主角的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后,情不自禁的與女主角對唱了《這雙溫柔的小手》。這首歌的大調為F,節拍為3/4拍,由弱音起頭和結尾,凸顯了男主角為了愛情的柔弱面,與演唱《星光燦爛》的風格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男女主對唱完畢后,女主角興高采烈的安排者假行刑后的逃離步驟,接著男女主角對于未來美好生活展開了聯想,并一起合唱這首《漂洋過海》,結尾時音調發生了劇烈的轉變,由b小調轉為了E大調,霎時間全部樂器停止奏樂,其目的在于襯托出男女主的形象,讓人們將注意力集中于他們身上。這段二重唱的旋律較為類似,甚至存在相同的部分,以此來描繪出二者共同的向往,推動著整部歌曲走向高潮。
三、抒情性合唱
通常來講,合唱是由兩個人及以上人數才能完成的,僅靠一個人無法對人物情感進行抒發。在《托斯卡》這部歌劇中,抒情性合唱的主要目的是對人物情況進行升華和肯定。
在《托斯卡》第一幕的結尾,音樂輕松愉悅,教堂人員邁著輕松的腳步走入教堂,告訴大家拿破侖失敗的消息,完善王宮會舉辦大型的慶典,對這個好消息進行慶祝,而女主角則受命登臺獻唱。演唱曲目的類型為清唱劇,同時為上帝歌頌。在慶典過程中,參與人員高唱《謝恩贊美歌》,音樂中充滿了歡慶喜悅的情緒。大炮在此時也接連響起,最終在強節奏的行板中落下帷幕。雖然是孩子天真無邪的詠嘆,但卻為歌劇中最大反派警察局長的出場進行了鋪墊。這一段的情感描述十分具有諷刺意味,人們對于拿破侖代表的革命視為洪水猛獸,而對于無知剝削的統治者則大加贊揚,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托斯卡》的悲慘故事結局。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托斯卡》這部歌劇中,意大利作者普契尼通過大量詠嘆詞的使用,調性和演唱方式的轉化,充分表現出了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使一個個情感豐滿的人物在人們頭腦中顯現,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詠嘆調在歌劇中還起到了承上啟下和點燃高潮的作用。人們可以在聲樂曲調變化時,感知到劇情的推進,從而促使歌劇《托斯卡》的藝術感染力得到充分體現。
[參考文獻]
[1] 黃麗麗.淺析歌劇《鞭打我吧》的演唱技巧和情緒表達[J].黃河之聲,2018,19.
[2] 趙苑琦.淺論音樂劇《悲慘世界》芳汀的演唱風格[J].黃河之聲,2018,20.
[3] 陳柳江.普契尼歌劇作品《漫步街上》的聲樂演唱技巧分析[J].黃河之聲,2018,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