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眾包模式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基于眾包模式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可以促進圖書館服務方式變革,推動圖書館服務走向開放,并提升服務效率。本文在全面介紹圖書館眾包模式的基礎上,對基于眾包模式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構建的可行性展開了詳細探究,包括圖書館開放的社會化服務為眾包模式提供環境支持、讀者群體的參與分享為眾包模式提供人力資源支持、社交軟件為眾包模式提供發展途徑等。分析了眾包模式在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中的作用,可以使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走向開放、提高用戶圖書館使用效率、促進圖書館不同學科知識交互等。最后歸納出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的構建策略,包括知識數據庫模塊、線上平臺、網絡技術、服務支持系統等。
關鍵詞:眾包模式;圖書館;社會服務;網絡技術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3.013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707(2019)03-0053-04
Abstract: The library socialization support service mode based on crowdsourcing mode can promote the reform of library service mode, promote the opening of library services and improve service efficienc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crowdsourcing mode of libraries comprehensively,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library socialization support service mode based on crowdsourcing mode in detail, including providing environmental support for crowdsourcing mode by the open social service of libraries, providing human resources support for the crowdsourcing mode by the participation and sharing of readers, and providing development channels for crowdsourcing mode by social software. This article also analysed the role of crowdsourcing mode in library socialization support service, which could make library socialization support service open, improve library efficiency of users, and promote the knowledg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subjects in libraries. Finally, it summarize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library socialization support service mode, including knowledge database module, online platform,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support system and so on.
Key words: crowdsourcing mode; libraries; social services; network technology
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與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社會背景下,讀者對圖書館使用要求不斷提高,也更為主動多元地參與到圖書館資源規劃建設中。讀者這種身份地位的轉換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網絡技術實現,這種用戶借助互聯網主動參與圖書館建設的行為被成為眾包模式。事實上,以讀者參與為主的眾包模式是解決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慢、服務效率低、與讀者聯系差問題的有效方法,基于眾包模式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的建設符合用戶自主參與圖書館建設的原則,順應了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的潮流。
1 眾包模式的含義
1.1 眾包的產生及發展
眾包作為一種新的學術概念由美國學者Jeff Howe在2006年提出。他將眾包理解為“由一個經濟組織或是機構把過去一段由員工所完成的工作任務按照員工的自由意愿以外包的形式下放給大眾網絡,由網民自由參與、自主進行完成”[1]。簡單來說,眾包是指某些經濟組織、管理機構結合社會資源,尤其是大眾網絡,以一種簡單創意的方法,運用更低的成本,更好的解決問題,預測市場,合理規避風險。眾包模式的形成是公司或機構對群眾智慧的依賴、對社區的信任,公司、機構與群眾更多依賴網絡形成社區關系。這里提出的眾包社區,實質上是用戶出于共同興趣自發形成的組織,是眾包模式的重要支撐部分[2]。隨著網絡功能日益強大,社區用戶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社區用戶不再局限于對網絡資源進行簡單的評價,更希望全面參與到網絡社區的構建中,創造更多價值。眾包社區的出現更全面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使用戶的自由意愿得到全面滿足,突破了組織機構的管理界限,結合用戶需求創造出更有價值的網絡體系。
1.2 眾包的內涵及特征
眾包模式作為依托網絡用戶形成的圖書館資源建設參與模式,具有2個特點。 1.2.1 眾包模式必須由互聯網提供支持 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信息傳輸的時空限制,用戶隨時能依照信息網絡在虛擬社區交流互動。同時,互聯網的出現促進網絡信息資源均勻分配,為網民提供了自由、平等、開放的網絡平臺,用戶隨時隨地自由獲取資源。計算機與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的閱讀習慣、工作習慣也由此發生改變,信息資源得到了更為高效的利用[3]。眾包模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網民用戶隨時可以利用信息網絡在網絡社區開展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聯通渠道,實現圖書館與用戶的有效交流,形成了眾包的前提與基礎。
1.2.2 眾包以網民用戶業余時間的自由創造為主 圖書館專家是在某一學科領域有所成就,不可能服務所有學科領域。眾包的優勢在于廣泛吸收各個學科領域的人才,集中群體智慧實現專業學科服務,這也是眾包的重要步驟。圖書館眾包模式為越來越多對某一學科有興趣的業余愛好者提供了平臺,使他們的價值良好展現出來,由此參與到圖書館資源建設中。圖書館形成了眾包社區,眾包模式的本質是以開放的網絡吸引具有業余愛好的網民用戶,依靠網絡群體代替某一領域的專家學者[4]。
2 基于眾包模式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構建的可行性
2.1 公共圖書館開放的社會化服務環境為眾包模式提供環境支持
在科學技術的引導下,圖書館進行書籍文獻存儲逐漸采用數字化與電子化技術,借助信息網絡面向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數字資源。信息數據本質上是具有高價值創造力的生產性資源,圖書館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信息數據共享,突破了圖書館傳統封閉的資源組織形式,使圖書館向數字化、現代化邁進。這就為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提供了環境支持。圖書館面向用戶既可以提供傳統的書籍借閱及文獻咨詢服務,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主動推送信息數據與館員服務,還可以引導讀者利用互聯網開展網絡導航及自助咨詢服務,不再受空間、地點的限制,通過微信、微博、自媒體、移動媒體等多種智能終端,促進知識資源傳播與共享,進一步豐富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內容。由此來看,根據圖書館已有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眾包模式具有良好的信息環境支持,在已有方案基礎上不斷改變、創新,是眾包模式運用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的唯一路徑。
2.2 讀者群體的參與分享為眾包模式提供人力資源支持
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知識服務的主體,讀者群覆蓋了社會各領域的人才,既有專業指向較強的技術型成員,也有非專業知識需求的社會讀者,由此,圖書館要全面考慮讀者群體需求,不斷豐富與完善館藏資源[5]。目前,我國各類型圖書館具有豐富的館藏資源,不同種類的圖書館也實現了資源流通,大量的館藏數字資源、文獻書籍及龐大的信息數據庫,使圖書館具有實現眾包模式的天然優勢。讀者的全面參與、對信息資源的高度分享為圖書館實現眾包模式提供了人力資源支撐。讀者自下而上地參與到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使圖書館的用戶服務問題得到全面解決,相較于圖書館傳統自上而下的知識服務,打破了圖書館的專業學科體系限制,圖書館眾包模式更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2.3 社交軟件為眾包模式提供發展途徑
圖書館的社會化支持服務依靠多種網絡平臺及社交媒體實現,例如自媒體平臺、微博、微信、QQ等,都是圖書館實現社會化支持服務的有效媒介,利用這些社會化媒體,有助于增強讀者與圖書館的互動聯系,讀者使用這些社交媒體也方便讀者第一時間了解圖書館提供的信息資訊。目前部分圖書館開通了微信公眾平臺,讀者利用圖書館的微信公眾平臺,能隨時查詢文獻的基本信息,同時也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文獻進行分享,并利用社交媒體發表評論,與其他讀者一道組成學科社區,在社區內交流評論。這種模式實際上是一種小范圍、小規模出于讀者需求的自發眾包,社交媒體為讀者提供了信息交流渠道,依托社交媒體組成的學科社區為圖書館眾包提供了發展途徑。
3 眾包模式在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中的作用
3.1 使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走向開放
基于眾包模式構建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能使圖書館在社會化服務中聚合多種信息資源,有助于圖書館擴大館藏資源總量。這些資源既包括圖書館可直接使用的數字資源,也包括大量網絡資源,還包括廣大用戶在享受圖書館社會化服務中反饋的建議與意見,借助信息網絡將圖書館與用戶全面聯系起來,打破了圖書館傳統信息服務的學科界限。其次,在眾包模式下的圖書館數字資源經過科學合理的加工之后,用戶在使用時不僅能直接獲取、定向瀏覽,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標簽、轉發與評論,對圖書館資源進行二次加工。最后,圖書館在引入眾包模式后,能吸引用戶積極參與到圖書館資源建設中,有助于加強圖書館的宣傳力度,增強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3.2 提高用戶對圖書館的使用效率
隨著現代圖書館進行數字化轉型,依托信息網絡形成的用戶社區逐漸形成,讀者在網絡上的信息互動也不斷增強,例如西祠胡同、豆瓣書評、QQ讀書部落等都是典型的信息交流平臺。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也推動百度文庫、知網信息中心的網絡信息資源蓬勃發展,使圖書館的關注度大幅降低。隨著Web 2.0技術的興起,各種社交媒體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中,讀者用戶不再受到時空局限,借助信息網絡能隨時隨地獲取資源。在圖書館全面引入眾包模式后,讀者作為參與主體逐漸加入到圖書館資源建設中,用戶參與社區創建的積極性全面提升,讀者對圖書館的關注度逐漸上升,圖書館與讀者的關系也逐漸拉近,用戶對圖書館資源進行個性化標注及使用成為眾包模式的主要特征,不斷促進知識分享與傳播,圖書館的利用效率不斷提高。
3.3 促進圖書館不同學科知識交互
目前圖書館在社會化服務過程中,面對讀者提供的各種問題很難進行全面解答,眾包模式的介入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有效發揮出信息交流與溝通的優勢。例如,一個讀者提出的問題,可以借助網絡社區由其他讀者進行回答,此時圖書館就為信息發包方,回答問題的讀者就為接包方,提出問題的讀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從眾多答案中選取最佳答案。圖書館采用眾包方式,促進了不同學科知識交互,增強了不同讀者之間的交流,減輕了圖書館的服務壓力。 4 基于眾包模式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構建
基于眾包模式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的構建中,2個最重要的組成元素是發包方與接包方。發包方圖書館利用信息網絡,由接包方學科社區協助提供網上預約借閱、網上咨詢、信息推送等服務,需要知識模塊、線上服務平臺、網絡技術、服務支持系統提供一系列輔助支持,促進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眾包模式形成。
4.1 知識數據庫模塊
圖書館知識數據庫模塊主要由圖書館知識庫以及存儲文獻資源的數據庫組成,在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中主要起到參考咨詢、服務導航的作用。目前很多圖書館的知識模塊包括文獻資源數據庫、數字信息數據庫、館藏資源庫、外文數據庫等,部分圖書館還根據自身的服務特色以及區域特色構建了特色資源數據庫。值得注意的是,圖書館知識數據庫模塊是圖書館基于眾包模式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的核心部分,是圖書館面向全社會用戶開展社會化支持服務的重要基礎,也是圖書館對網絡資源全面采集與利用的前提條件。眾包模式強調廣大讀者參與到圖書館資源構建中,讀者可以在使用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同時,參與到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構建中,形成圖書館、讀者全面交流互動的良好社會氛圍,拓展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范圍。
4.2 圖書館線上平臺
圖書館的社會化支持服務能否滿足用戶需求,能否促進用戶積極參與到圖書館資源建設中,直接影響著圖書館與用戶的良好關系,以及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雖然圖書館的社會化支持服務需要多種媒介以及技術支撐,但大多數的服務方式還是依靠被動推送信息,是一種面向全社會的大范圍宣傳活動,很難激發讀者真正的興趣。圖書館全面引入眾包模式,彌補了用戶參與積極性不足的缺點,以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為媒介,圖書館以資源集成以及信息檢索的方式招攬接包方,對讀者需求進行分析,實現用戶自主參與,資源有效利用,借助線上平臺面向用戶提供有效的社會化支持,使用戶更為有效的參與其中。
4.3 網絡技術應用
基于眾包模式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構建還需要大量應用網絡技術,讀者利用技術手段對文獻資源進行有效標注、分享、轉發、傳播。網絡技術是圖書館眾包模式的重要保障,也是圖書館與互聯網銜接的前提與基礎。圖書館可以將館藏各類資源分發到用戶自發組成的各個學科社區,由社區用戶進行集中處理與標注,這樣一方面能減輕圖書館的技術壓力,使圖書館的運營效率更高,另一方面,用戶可以借助網絡技術,更為多元地參與到圖書館資源建設中。圖書館幫助用戶打造更為便捷高效的學科社區,使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效率更高。
4.4 服務支持系統
基于眾包模式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構建還要建立服務支持系統,即大量運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面向用戶建立一個穩定的保障機制,使用戶在借助網絡參與到圖書館資源建設時,或是使用圖書館服務系統時,從服務支持系統得到指導,有效獲取資源,或是對服務中的不足進行反饋,用于幫助圖書館優化服務模式。
5 小結
眾包模式雖然未在我國圖書館普及,但基于眾包模式的圖書館社會化支持服務模式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圖書館作為社會知識服務站,要及時調整自身發展戰略,跳出傳統學科服務模式的限制,調動讀者興趣,借助學科社區使讀者參與到圖書館資源建設中,促進圖書館現代化轉型。
參考文獻
[1] 李欣,于亞秀,程靜.基于眾包的數據優化——以數字方志特藏資源建設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9(2):73-79,118.
[2] 張福學.圖書館眾包項目風險分析與控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8(8):40-44.
[3] 王春生.簡論圖書的眾包采購模式[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8(3):49-53.
[4] 晁曉筠,李德根,孫文靜.眾包出版對高校學術期刊出版模式的啟示[J].編輯學報,2017,29(5):448-451.
[5] 范耘.科研眾包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及開發利用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8,31(2):42-45,13.
?。ㄊ崭迦掌冢?018-10-23)
(修回日期:2018-11-23;編輯:魏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