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是小學課程中的的重要內容,數學知識也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而數學概念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基礎,理解數學概念對于小學生學習知識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但是小學生各項能力正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抽象和枯燥的數學概念對其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诖耍疚脑趯祵W概念進行簡要的理論性分析后,深入闡述了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一些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概念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149-01
一、小學數學概念概述
?。ㄒ唬祵W概念的含義
數學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不同視角下數學概念有其不同的含義。但存在一個較為普遍的定義,即:數學概念是客觀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以數學語言中的名詞、符號等在人的大腦內產生的主觀反應,是人類以準確的數學語言對客觀的數量關系、空間形式等進行的一個規范的、精確的總結與概括。
(二)數學概念呈現方式
在小學數學中,數學概念通常有圖畫式、描述式、定義式三種呈現方式。圖畫式適用于低年級,如一、二年級,這個年紀的學生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還較為有限,利用圖畫式的呈現方式可以直觀的將概念呈現給他們,方便其感知;描述式適用于中年級學生,如三、四年級,通過對概念的數學原型加以實例用學生便于理解的語言進行細致描述,可以使他們了解概念的基本屬性;定義式適用于高年級學生,如五、六年級,到了這個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已經有了很大提升,可以理解以簡明而準確的數學語言所展示的概念。
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
?。ㄒ唬┘ぐl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其心理特點,活潑好動,濃厚的好奇心。但是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中,老師往往是“一股腦兒”的將數學概念講給學生聽,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單一枯燥,抑制了小學生的天性,使他們無法投入到學習中去,導致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老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課堂設計,利用一定的方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便可以很好提升學生學習相關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比如說在學習“位置”的相關數學概念時,在課堂導入環節老師可以利用玩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對“位置”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利用教室里面桌椅的排列規則,隨機說出一個幾排幾列,然后讓學生觀察該位置坐的是哪位同學,這樣多進行幾輪,便可以讓學生對“位置”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他們去看電影選座時是怎樣確定位置的,加深學生對“位置”知識的理解。最后再對學生進行“位置”理論知識的傳輸。通過這樣的做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加深學生對后續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ǘ┓e極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多媒體教學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中,老師想為學生講清楚一個數學概念,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板書和語言描述,且效果還往往不好,聽的學生云里霧里。如果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數學教學課堂中,老師便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在網上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靈活的進行教學資源的延伸和擴展,然后進行分析和整理,形成適合自己教學特點和學生接受能力的教學資料。在上課時,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教學課件進行相關數學概念講解,減少板書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在向學生講述某個數學概念時,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生動形象的向學生進行展示,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比如說在學習“圓錐與圓柱”的相關概念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圓柱與圓錐的立體三維模型,并通過對模型進行旋轉、放大、縮小等操作,使學生較為全面的對圓錐與圓柱進行詳細的觀察,然后再引導學生回想現實生活中圓錐與圓柱的例子,從而加深學生對圓錐與圓柱的認識和理解。在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時,老師可以將圓柱模型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展開,使學生切實的觀察圓柱的面積是由哪幾部分組成,這樣,在計算面積時學生就不會僅僅依賴于公式,在忘記公式時可以在腦海中浮現出圓柱表面積的構成,進而求出面積。
綜上所述,數學概念的教學對學生學好數學這門課程非常重要,為了提升教學水平,老師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通過以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進多媒體技術等方法改變傳統枯燥、單一的數學概念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并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可以更為直觀、更為清晰的全面了解數學概念,加深其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水平,并為其后續數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妍.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8(1).
[2]傅夢麗.巧用教學藝術化解教學難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