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政治論文  > 
  • 全面質量管理視角下建設云南優質高職院過程中的教學管理精細化研究

全面質量管理視角下建設云南優質高職院過程中的教學管理精細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形勢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和管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精準扶貧”、“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為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全面質量管理思想為統領,以創設云南優質高職院目標為主線,提出教學管理精細化的必要性、構建精細化教學管理系統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尋求教學管理精細化的路徑探索。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  優質高職院  管理  精細化教學管理
  【基金項目】曲靖高校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科研課題基金項目(項目編號:QJGXSKL18013)。
  【中圖分類號】G71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01-02
  一、引言
  全面質量管理(TQM)最初應用于商業領域,其核心理念是以顧客為導向,要求全員參與,涉及組織方方面面,通過全過程的系統管理和控制來實現質量的提升。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逐步被應用到高等教育領域,成為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當前,云南高職院呈現出“三增一少”的態勢,即高職院的數量、在校生人數和畢業生人數在增長,但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優質高職院較少。因此,建設一定數量的云南優質高職院勢在必行。全面質量管理是切實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而教學質量是衡量學校品牌的重要尺度,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方案中的關鍵一環,因此基于全面質量管理視角之下來探討如何對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進行精細化的管理也就成為了創建優質高職院的先決條件和必然要求,其研究成果對同類院校的相關創評創建工作也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和借鑒意義。
  二、全面質量管理思想對建設優質高職院的作用及意義
  (一)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是高職教育內涵建設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教職成司[2015]9號)文件中指出:高等職業院校發展模式要從規模擴張發展轉向內涵建設發展。“高職院校應準確把握發展模式的變化,在穩定規模的基礎上,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把資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轉移到教育教學改革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上來,向內挖潛,整合資源,優化結構,夯實基礎,練好內功,實現發展模式的轉變。”[1]內涵建設是創建優質高職院的基本主導思想,而落實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與方法則是促成內涵建設的有效手段。實施全面質量管理能較好地把教育教學活動和相關管理活動有機聯系起來,形成質量保障和改進體系,多層面的激發院校全體成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視質量為生存之本,提高學校的市場競爭力和辦學效益。
  (二)全面質量管理是切實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全面質量管理的最大特點就是注重對過程的評價。對學校來講就是對各個管理環節如:教學過程、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師資水平、行政服務能力、招生就業水平、后勤保衛、文化建設等諸多方面實施監控,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將教育教學活動各要素有機結合,發揮資源最大化優勢,在生產者(教師、教輔、管理人員)、產品(學生)及顧客用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等)之間形成一種默契友好的良性互動關系,共同推動學校人才培養高水平高效率的運作。
  三、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的精細化教學管理
  (一)精細化教學管理的內涵及意義
  放眼世界思想史,精細化管理思想的出現始于中國春秋時期的思想家老子,其在所著《道德經》中提及:“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闡明了從細小的地方踏實做事的樸素觀點。而將精細化管理真正上升為理論的高度并作為一種切實的管理方法來應用的則是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勒,精細化管理本身也就是泰勒科學管理思想中的重要一環,屬于科學管理三個層次中的第二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規范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20世紀90年代后,西方大學開始引入精細化管理思想于教學管理活動中并形成了一種精細化教學管理的理念,即:教育部門或學校將企業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引入教學管理中,以企業管理的思維結合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構建高效的教育管理體系。[2]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核心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將現代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引入到建設優質高職院課堂教學的管理中,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益,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及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精細化的教學管理有利于教學管理責任的主體更加明確化;有利于教學管理內容更加的具體化;有利于加強專業課教師的精細化管理意識;有利于穩定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隊伍。
 ?。ǘ﹦摻▋炠|高職院需要教學管理的精細化
  1.建設優質高職院中教學管理領域的“短板”效應
  筆者認為,不少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中存在著“短板”效應:一是教師因循傳統課堂主體的模式,課堂設計和組織完全以自身為導向,遏制了學生的創造性培養,與因材施教的理念背道而馳;二是課程內容的設置缺乏規范性和合理性、學科與專業設置中忽略素質理念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三是教師在教學管理中存在認識偏差導致課堂教學與社會教學脫節,使學生沒有受到應有的實踐鍛煉,進而導致學校服務于社會的功用也受到各界的質疑。凡此種種,均指向傳統教學管理的弊端,也說明了伴隨著高職院校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建設優質高職院的目標,在教學領域提倡精細化管理的方法及技術層面的應用勢在必行。
  2.教學管理精細化在創建優質高職院中的應用優勢
  精細化的教學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學工作者的素質,與創建優質高職院的師資隊伍理念一脈相承。首先,教學管理的精細化能夠促使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二級學院的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管理意識,實現教學制度與教學實踐的融合。其次,教學管理的精細化也能促使教師深入思考自身崗位工作設計的問題,加強對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學習、日常教學活動從被動管理變為主動參與等,這對于教師完善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及加強學校的監督管理職能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精細化的教學管理模式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用顯著,能有效助推優質高職院的創建工作。如前所述,較之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而言精細化管理的教學模式無論是內容還是流程上都具有很大的優勢,對于教學目標的落實及目標的明確度等方面也更勝一籌。
  四、教學管理精細化的路徑探索
  管理既是科學亦是藝術,教學質量的提高依賴高質量的教學管理水平,而高質量的教學管理優勢則是通過精細化的教學管理程序來體現的。建設云南優質高職院需要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視角入手深入剖析和有效落實精細化教學管理的精髓,高職院校中教學管理工作的落實不僅應該從其中的“細”入手,而且應該實現管理各個環節以及程序之間的有效對接,進而為管理制度以及理念的雙重化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對于教育管理工作者明確自身的工作崗位以及規范相應的教學計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試從以下幾方面提出對教學精細化管理的路徑探討:
 ?。ㄒ唬┱n程設置精細化
  課程是教學的載體,其設置的精細化應該從人才培養及社會市場需求入手,使學校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匹配,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服務社會的應有職能。但如前所述,許多高職院課程內容的設置缺乏規范性和合理性、學科與專業設置中忽略素質理念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在課程設置中的理論培養與能力構建之間存在不少的偏差,表現為教材與教學大綱不符、大綱又與課程設置不符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學管理部門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重新修訂或重建專業課程體系,分析課程理論培養與能力構建間的聯系,使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的設置相匹配,建立健全既符合學生實際需求又完善課程體系的科學課程體系。現以筆者所在的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在創建優質高職院中的“課程層面的考核性診斷與改進”項目為例進行具體的印證性說明:
  1.實施課程建設的目標管理。依據專業建設規劃制定課程建設規劃、課程建設方案,按課程建設及教學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等三環節的過程考核性診斷,對照目標檢驗預期成效,促進預期成果達成。
  2.課程教學文件的制定與完善。一是各教研室依據學校相關管理制度和系列標準,組織課程團隊編寫各門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實習實訓大綱,專業課的課程標準必須有社會需求調研的環節及聘請企業專家參與編寫;二是學校組織校內外專家進行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實習實訓大綱的審核論證。
  3.專業核心課程及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每個專業立項建設4門專業核心課程及2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制定課程建設方案、校企合作開放課程標準和工學結合特色教材及配套的教學資源,并在專業教師中廣泛應用,促進課堂教學形態的轉變。
  上述幾項措施是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以創建云南省優質高職院為契機,依托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實施課程教學質量控制方面的應用,同時也是對課程設置精細化的一種積極探索。實施一年多來,在學校教學管理中發揮了有效的作用。
 ?。ǘ┙虒W環節精細化
  教學質量是衡量學校品牌的重要尺度,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校聲譽的高低。隨著職業教育從“量”的發展向“質”的提升的過渡,高職院校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生存并確立優勢,細化教學過程的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成為必然的選擇?;谌尜|量管理理念上的教學環節精細化手段方法很多,諸如日常教學中對教師備課環節要求實行集體備課、規范教案格式;在課堂教學中倡導教法創新和強化實習教學;在學生成績考核中實行統一信息化命題,流水線閱卷評分;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差異化管理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徑。同樣以筆者所在的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在創建優質高職院中的“課程層面的考核性診斷與改進”項目為例進行具體的印證性說明: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在創建優質高職院過程中,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角度出發實施課堂教學質量控制,全面推行“課堂教學責任制”,依托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教學質量管理平臺與頂崗實習管理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對課程教學工作進行實時與定期相結合的監測、預警、診斷與改進工作。這同樣可以視為是進行課堂教學環節精細化管理的一種有益嘗試,自實施以來在培養了教學一線教師精細化教學工作流程思維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促成了教學管理有效性的良好開局。
  (三)教師管理精細化
  有學者提出:“精細化管理的本質,更多的是對員工的職業化要求”。對學校來說教師是課程設置的主導者和課堂教學環節的主要參與者,在教學管理的精細化路徑探索中如何做到對教師的精細化管理是進行高職院全面質量管理的關鍵一環,也是創建優質高職院的重要目標之一。筆者認為首先應該解決的是教師觀念上的問題,亦即讓每個教師都能從內心真正認同教學管理精細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這一點上除卻制度內的硬性監督控制外,更需要進行長期制度外的軟環境的“濡養”,如對學校發展愿景、發展戰略、辦學宗旨、制度文化等的長期宣講灌輸;校園環境及校園文化的浸染等。此外就是方法手段的應用,如建立教師發展激勵機制、建立健全教學獎懲機制、嚴把師資引進、加強教師崗前培訓、強化過程控制等。通過細化多個指標來實現教師管理的精細化。在這點上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在創建優質高職院中的“教師層面的考核性診斷與改進”項目可以進行具體的印證性說明:
  1.建立教師發展激勵機制
  (1)實施師資隊伍建設的目標管理
  制定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并層層分解逐項落實到部門;依據學校師資隊伍規劃和專業發展需求,制定部門、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編制年度實施路線圖;依據學校系列質量標準文件,制定學院教師發展標準,并對各相關部門實施目標管理。
  (2)建立激勵機制
  依據學校教師發展標準,系統設計教師能力提升與培養的方式方法;建立教師職稱晉升、專業帶頭人與骨干教師評聘、教學名師、技能大師評選等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制定與教師發展契合的系列標準、管理辦法和激勵機制。   2.實施教師的診斷與改進
  教師依據學校教師發展標準,基于數據平臺的數據分析及時進行自我診改,學校將診改成效納入績效考核。
  上述“師資隊伍建設質量控制關鍵點”表格中所反映的內容同樣可以視為是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角度出發對教師層面進行精細化管理的考核與改進措施。自實施以來,優質高職院建設中的師資隊伍建設目標得到了積極推進,廣大教師的教學思維也得到了普遍的提升。
 ?。ㄋ模┵|量監控精細化
  “管理理論之父”法約爾早在其著作《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五要素(職能),其中之一便是“控制”。法約爾認為:控制就是要證實企業的各項工作是否已經和計劃相符,其目的在于指出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以便糾正并避免重犯。同樣的道理,教學管理中監控的目的便在于檢驗各項管理辦法在實施之后是否跟既定的教學管理計劃相吻合、實施進度是否一致、實施成效是否已經達到。所以監控過程的存在對于提升管理手段以及細化管理模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精細化的教學管理應積極改進管理評價,充分發揮教學管理評價的指導作用,如:積極優化教學質量評價,推行領導評價、學生評價與同行評價相結合的評價制度,在督導部門主導下完善教師互評機制與專家評教機制,采用多元化的評教方式等。此外,質量監控的精細化還應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在此過程中需要運用到相關的信息技術手段,與現代互聯網結合,通過網絡大數據的整合與分析來反映教學管理精細化的結果。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在“課程教學的質量診改”環節提出的方案是:校院兩級質量管理組織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對課程實施的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程考核等進行診斷與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監督改進效果。此外建立教學獎懲機制(分“績效考核”與“業績掛鉤”兩部分),對教學管理中教師的績效進行量化考核,實行業績與獎懲掛鉤,從而有效地促使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和改進教學質量。
  五、結語
  全面質量管理較之傳統管理是一種截然不同的管理范式,它對于進行高成本投入和不可逆的生產過程管理有著其不可替代的天然優勢,而其在教學環節的具體實施一定程度上就體現了精細化管理的精髓與實質。創建優質高職院是踐行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方針的必由之路,實現精細化的教學管理模式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利于推進高職院內涵式的深入發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Z]).(教職成司[2015]9號).
  [2]黃敏,方丹,周敏等.精細化教學管理視域下的高校二級學院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8,(9).
  作者簡介:
  葉蔚萍(1979-),女,講師,工商管理碩士(MBA),主要從事管理學、企業管理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6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