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視角下的云南易門青花土碗文化價值挖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云南易門青花土碗制作技藝傳承至今,它的演變與發展不僅僅是受到傳統技藝和民族文化的滋養,更是受到了政治、經濟、文化的多重影響。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市場需求視角來看消費者對具有文化價值的產品需求越來越大,這給易門青花土碗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本文從基因傳承、文化價值、市場需求、文化回歸傳承與延續來探討云南易門青花土碗的文化價值。
關鍵詞:市場;青花土碗;創新;文化價值
中國分類號:TS9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6-0133-02
從市場需求的視角來看,文化創意經濟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新經濟形態,以文化積累和文化創意營造為本的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創意經濟浪潮中的支柱型產業。云南易門青花土碗的文化價值挖掘對于當今市場需求的產品來說具有商品自然價值和民族文化載體的雙重屬性,其要求既要有保護和傳承文化,又要具有使用價值。本文從市場需求視角來對云南易門青花土碗文化價值的挖掘進行闡述。
1 云南易門青花土碗的基因傳承
傳統的云南易門青花土碗已經不再能滿足人們日用需求,它已經失去了原本的使用功能。
1.1 文化基因
云南易門青花土碗歷史悠久,具史料記載始燒于元末明初,清代曾代表云南陶瓷燒制技藝的最高水平,成為了繼景德鎮之后的第二大陶瓷窯廠。其技藝傳承了中原的青瓷制作工藝,整體上樸實厚重,裝飾紋樣活潑自由,獨特藝術審美價值代表了云南青花追崇崇尚自由、質樸、和諧的審美情趣,反映了云南地區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1.2 藝術基因
云南易門青花土碗從造型上看,它延續和繼承了景德鎮生活用具的造型形態,造型穩重、厚實、線條樸實,具有樸實無華之美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種造型特點:敞口深曲腹碗、敞口斜直腹碗、敞口雞心小碗、折腰碗、撇口碗、斂口碗幾種類型。
從裝飾紋樣上來看,云南易門青花土碗的裝飾手法主要以手繪青花為主。題材涉及人物、植物、動物等,可謂主題豐富多彩。主題紋飾和輔助紋飾主次分明,構圖嚴謹,布局合理,筆法上采用大寫意的繪畫風格,藝術語言樸素、直率、奔放,一筆成形,線條流暢自然。輔助紋樣主要在碗口沿內外側、內壁、碗底等地方,盡管紋飾使用菲規范化的圖案,但用筆灑脫淋漓,豪放自由,充滿了民間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體現出了民間美術的基本造型特征及中國本原哲學觀。
2 市場需求下云南易門青花土碗文化價值體現
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文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從市場需求的視角來看云南易門青花土碗具有的文化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美學價值
易門青花土碗裝飾紋樣的藝術語言樸素、直率、奔放,裝飾花紋繪畫內容的豐富多樣,有山水、有人物、有花鳥,有寫實有抽象,實現了素雅與華麗的統一,它的色調比重具有廣泛的可變性,或濃汝淡抹,或寫實寫意,表達意境深遠,巧奪天工;其造型變化無窮,一般有大小、高低、寬瘦之分。
2.2 跨越時空的美
1960年,云南省博物館的葛季芳在玉溪瓦窯村發現古窯遺址,窯址出土標本的風格特點與云南某些墓葬出土的青花瓷器非常接近,同時這些青花瓷與景德鎮元明時期生產的青花瓷風格也十分神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玉溪窯出土瓷片在大英博物館、牛津大學博物館、臺灣、香港等地展出后,受到了世界學術界高度關注。由此可見,經過時間的洗禮,云南青花的魅力仍散發出它耀眼的光芒。
2.3 肌理的審美價值
云南易門青花土碗大多以1250攝氏度左右高溫燒成,坯泥中既合瓷土又合粘土,在陶瓷學術界一般稱此類半瓷半陶的器物為“炻器”或“粗瓷”。在這樣的工藝下就自然形成了原始手工肌理材質美;在裝飾紋樣的繪制中,采用中國畫的表達方式濃汝淡抹,或寫實寫意,同樣也塑造出了筆觸的肌理美。
2.4 藝術收藏價值
云南易門青花土碗雖出身“民窖”,但其獨特的燒制技藝、繪畫風格體現出了自身的珍貴所在。以制作精巧、造型美觀、色澤光潤、質優價廉而深受客戶青瞇,以純手工的方式再現中國傳統青花風姿。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就收藏有一件“元代玉溪窯青花魚藻紋玉壺春瓶”,玉溪市博物館收藏的“青花獅子滾繡球紋蓋罐”,都是現存的玉溪青花瓷元代珍品。玉溪窯傳承人吳白雨的青花作品在當今很受歡迎,收藏價格也不錯。云南易門青花土碗在生活中同樣也受到了一部分文化人士和收藏者的喜愛。
3 云南易門青花土碗的市場需求及本位功能回歸
近年來,云南省玉溪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扶持陶瓷產業發展,培育了一批以玉溪青花、華寧陶、易門陶等為代表的陶瓷文化企業。
3.1 市場需求分析
云南易門青花土碗以鉆作為發色元素,一次性燒成的白地藍花或藍地白花釉下彩陶瓷器,它是一種具有明顯藝術特征和審美價值的民窯青花藝術類型。但易門陶器和其他有名陶瓷產地產出的陶器相比,在器形和精細化程度方面都有所欠缺。一是成本較高,產品顏色也不夠穩定;二是國內日漸發達的交通物流狀況,使得省外產品大量銷往云南,擠壓本地產品,云南易門的陶瓷日用品想擴寬市場也并不容易。從近兩年的發展來看,云南易門傳統的陶瓷產業優勢逐漸被工業用陶瓷所替代,云南易門青花土碗的市場需求不但沒有出現增長,反而出現了下滑的態勢。在這樣的趨勢下,以“云南易門滇鑒陶工藝美術品廠”為代表的企業開發了一部分茶具青花小土碗用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在云南市場上展現了自身獨特的文化價值。
3.2 回歸本位功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美的認識和追求也越來越高,青花瓷技藝以其單色繪制表現,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因為在日常的消費中對文化的追求成為了當今年輕人消費的一個主流方向。 云南易門青花土碗因其自身的文化特色,想要回歸本位功能需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只有在文化特色背景下進行文化挖掘才會有出路。采取自身文化與主流文化的融合方法,首先,要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共存中異;其次,需要不斷借鑒外來主流優秀文化,不斷革新自身文化內涵。例如:云南玉溪窯傳承人吳白雨希望,能夠重新振興云南青花,讓云南青花重回日常。讓云南人用上云南青花吃飯、喝茶、擺菜、插花。他的團隊現在已經做了很多研究,提取了云南青花古瓷片上的各種圖像,建立了云南青花瓷畫數據庫,通過文化創意來傳承和創新青花藝術文化。如吳白雨說,“這些靈動的圖像將會以現代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在日用瓷上獲得新生”,讓這一古老的技藝得到繼承。
云南易門青花土碗想要重新回歸本位功能,必須以文化為核心來進行文化創意,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和市場需求來進行產品文化價值的挖掘與創新。從成功的案例來看,中原陶瓷技藝在繼承傳統燒制工藝的基礎上,挖掘自身特色文化價值,從造型、裝飾紋樣、產品用途方面來與新時代進行結合,以此重新回歸市場。云南易門青花土碗要在市場需求的前提下,以符合市場需求的文化價值挖掘與創新作為突破方向,讓其回歸產品的本位功能。
4 市場需求視角下的文化價值回歸與傳承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201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下發了《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以政府行為激發非遺項目保護和發展的內生動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讓文化扶貧、非遺致富有“機”可尋。
在市場需求下,傳統文化價值挖掘是產品生命周期延長的有效方式。只有不斷地挖掘自身文化,融合新的文化,最終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不斷進行文化價值挖掘和創新,讓云南易門青花土碗文化價值得到傳承與延續。
云南易門青花土碗根據銷售對象,文化價值的挖掘可以從以下幾個類別進行展開:旅游產品及紀念產品;環境裝飾品;生活日用品牌;藝術衍生品等。在進行創意的過程中需要調研用戶的需求,從而確定設計定位,決定設計方向。
5 結語
通過研究可知,云南易門青花土碗想要回歸本位功能,在挖掘文化價值的過程中就需要融合時代文化從而創新與突破。首先,傳統云南易門青花土碗應立足于市場,還需不斷地探索自身特色文化價值與市場的需求之間結合的維度。若盲目地迎合市場的需求,就會失去傳統青花的面貌;其次,面對林娘滿目的碗形態,應建立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執行統一的技術認定,通過法律層面來規范行業和保護傳統技藝的創新,通過回歸讓云南易門青花土碗不失去本真,形成良好的循環。
參考文獻
[1]靳之林.中國民間美術[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0.
[2]陳泰敏,云南玉溪窯[M].云南: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
[3]梁華江,曾蕾,坭興陶藝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4]吳白雨,云南青花瓷的工藝與繪畫研究[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15.
[5]鄒加勉,李端妮.中國傳統陶瓷圖案與配色[M].山東: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
[6]小野哲平,小野哲平的器物由土而生[M].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17.
[7]李繁.云南易門青花土碗的價值開發與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15 (05).
[8]劉樂群.青花之美[J].藝術市場,2019 (01).
[9]柴美云,淺談瓷上水墨——青花分水[J].景德鎮陶瓷,2019 (01).
[10]李繁.云南易門青花土碗裝飾圖案設計構想[J],藝海,2017 (08).
[11]彭良泉,彭良泉青花藝術[J].景德鎮陶瓷,2014 (01).
[12]汪萍.感悟青花的魅力[J],陶瓷研究,2011 (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0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