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態環境與園林配置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建設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沖突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鑒于此,加大我國城市園林工程配置勢在必行。城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城市的生態平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生態系統建設中作用也越來越突出。主要就城市生態環境與園林配置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城市園林;意義;綠化配置
城市園林是在充分借鑒傳統的園林工程與現代園林工程的基礎上,將園林工程與城市發展相結合,以此來適應城市發展的實際需求,滿足當代城市人口的生活品質要求,城市園林是以整個城市區域為載體,將城市的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成當代國家園林工程為主要目的的一種全新的城市園林工程。城市園林工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凈化城市空氣,美化城市環境,為城市居民營造和諧、良好的生態環境。城市園林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實現了城鄉結合、郊區有鎮,城鎮遍布森林,共建和諧的城市。
1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性
1.1改善生態環境
綠色植物是生態環境中特殊的空氣過濾器。在城市園林工程中,綠化植被能夠吸附城市大氣中的粉塵等,還能凈化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改善大氣質量;另外,城市園林工程還能夠調節城市環境溫度,在夏天炎熱的季節,綠色植物通過葉片上的水分蒸騰作用,能讓周圍環境的溫度降低。而在冬季溫度較低的時期,植被可以充分降低風速,有效減緩冷空氣的侵入,這樣城市區域的環境溫度就能得到一定的提升;此外,城市園林中綠色植物能夠充分調節環境的濕度。眾所周知,植物的葉片會產生較強蒸騰作用,植物根部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后,會通過植物的莖將水分輸送到葉片,然后水分會通過葉片蒸騰,不僅增加了周邊環境的濕度,同時還能保證周圍環境處在舒適、涼爽的狀態。
1.2美化人居環境
現代城市環境中噪音比較大,對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而且噪音污染對人身體的傷害也比較大,而城市園林工程中,高大植物的龐大樹冠以及粗壯的樹干可以對噪音形成吸附以及隔離作用,這樣能從傳播途徑上隔絕噪音傳播。園林植物是城市園林景觀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將樹木按照高低錯落、形形色色的排列,樹木按照樹冠大小錯落安排,讓城市中建筑物單調的排列方式更加豐富,更加生動形象,讓城市的整體格局更具空間感和層次感。而通過城市園林中花卉的豐富色彩,讓城市的色彩更加豐富。由此可見,創建合理城市綠化工程,能夠讓城市更加色彩斑斕,優美的環境讓人心情愉悅。
2城市園林綠化配置的原則
2.1堅持整體優先原則
城市綠化植物的配置必須充分考慮城市區域整體地質形貌等自然因素。在配置過程中始終堅持整體優先的原則,不僅要通過城市綠化配置達到城市綠化的目的,同時要充分保護城市的自然環境。此外,還要保證城市的綠化建設對城市經濟建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城市綠化配置來達到園林工程、城市、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形成整體發展的趨勢。
2.2堅持生態優先原則
現代城市建設中生態保護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整個城市園林配置過程中綠色植物的選擇、植物樹木搭配、草地花卉的搭配、草坪的搭配以及平整等配置過程中必須要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環境質量為基本出發點,為構建城市穩定植物群落是城市園林配置的基本目的。在綠化植物配置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綠色生態園林,合理利用植物的他感作用,要選擇與園林最為合適的植物,這樣才能發揮出綠色植物最大的生態效益。
2.3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生態園林植物搭配過程中,要以美化自然環境為基本出發點,充分利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在充分了解不同植物的生物習性、生態特征等基礎上,達到城市園林布局的合理性,實現綠化植物的科學搭配,讓各種綠化植物在園林生態中實現和諧共存,使各種植物群落實現穩定的發展,既能實現對自然環境的調節,又能實現綠化園林生態與城市自然環境的協調,最終使城市實現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的共同發展。
2.4堅持文化原則
在城市園林綠化的配置過程中,要將文化原則貫穿始終,這樣構建城市園林才能更具文化內涵,才能讓城市體現出高品質的文化底蘊,讓城市園林更具特色。
3城市園林綠化配置的方法
3.1符合大眾需求,注重人性化配置
在現代城市生活中,城市園林綠化帶往往是人們休閑時間聚集的地方,因此,城市園林的綠化配置也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充分結合城市居民的審美要求來實施整體的規劃,這樣構建的城市園林工程才能更具豐富的色彩,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讓城市園林綠化的配置能夠充分體現人文氣息,讓原本單調的城市園林建設更加豐富多彩。
3.2重視植物多樣性,適當選擇品種
在現代城市園林工程的建設過程中,要將我國現有的自然物質有效利用起來,不斷增加城市園林的綠化植物的類型,這樣才能促進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的多元化發展,最終實現城市與自然的有效結合。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域的氣候差異性比較大,自然環境等因素也有很大差別,在不同生長環境下植物的自然生長也會存在較大的差別,因此,在城市園林多元化配置的過程中還需要正確選擇綠化植物,這樣才能保證植物群落健康生長,逐漸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
3.3增加綠化量
3.3.1在裸土上增植地被。在城市的通行道路中植物主要是設計成方形的種植池,但是這種種植池內的土壤往往板結現象較為嚴重,在風雨氣下會有大量的泥土雨水噴濺到道路上,嚴重影響了城市道路的整潔度。因此,可以在道路種植池上種植苔蘚類植物,這樣不僅能達到綠化的效果,同時還能達到保持水土、促進植物生長的效果。
3.3.2利用攀援植物增加綠化量。在城市中一些路段采取大十字欄桿分割車道的地段,可以通過預留種植池種植一些盆栽類植物,這樣不僅能起到阻滯灰塵的效果,同時還能極大地美化環境。
3.4合理解決綠化與地下管網矛盾
在城市一些主干道植物生長不良的路段,可以每間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個條形狀的種植池,種植一些黃楊、灌木類的植物,并通過分層,在上層種植紅楓、小喬木等方法來徹底解決道路植物根系生長受限制的問題。
4結語
城市的建設不能僅僅依靠基礎設施建設,為了提升城市景觀的美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必須適當種植一些植物來裝飾城市形象,讓城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城市園林綠化的配置過程中,要將城市的歷史文化、人文特征等文化內涵賦予其中,這樣才能讓城市園林綠化更好地服務居民,并對城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