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非單一性林區全域森林康養的配置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根據金洞管理區現狀,從提出全域森林康養的配置思路出發,通過闡述非單一性林區全域森林康養的現狀、交通網絡沿線帶和核心區、副中心區及衛星區的配置形式,為打造金洞全域森林康養建設提供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非單一性;林區;全域森林康養;配置
  隨著社會科技進步帶來的財富積累和交通便利,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可供支配時間增多,特別是新時代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人們對健康買單的不可逆性趨勢影響,引導日益盛行的“森林康養休閑游”成為人群旅游方向的新主流,并受到旅游市場的熱烈歡迎和強烈追捧。作為有著“生態明珠、天然氧吧”美譽的金洞管理區,通過“生態立區”戰略,堅持“打綠色牌,做山水文章,創生態效益”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稟賦,積極探索“原生態、慢節奏、崇尚自然的森林康養產業是當前林區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1森林康養的概念
  森林康養依托豐富多彩森林景觀的視覺功能、味覺功能,優質富氧的森林環境功能,味美安全的森林食品與現代醫學和中醫等有機結合,以恢復身心健康,延緩生命衰老、實踐健康生活為目的的森林康復、療養、養生、休閑等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服務活動的新型產業。如閩楠、南方紅豆杉的色香感,香樟、杉林、竹林的嗅味感,紫葉李、金葉水杉、黃金香柳、美國紅楓、雞爪槭、紅葉石楠、欒樹、黃櫨、銀杏、楓香、烏桕、法國梧桐等的視色感,林下棧道、平臺、亭廊架、桌椅等用于活動和休憩功能,都是衍生森林康養氛圍的有形產品。森林康養基地要有集中連片優質森林面積350hm2以上、日均負氧離子含量1000個/cm3以上、環形康養步道3km以上、住宿餐飲服務設施滿足50人以上和森林講解員或森林康養師1名以上。非單一性林區具有林業生產功能和社會管理功能的自然集中連片的林業山區或林場。非單一性林區在每個行政區域都有存在,但因各個林區的森林生態、樹種組成的不同,造成了不同林區在森林康養上有不同的體現。
  2森林康養在金洞管理區的現狀
  金洞管理區位于永州市東南部,湘江中上游,踞南嶺余脈陽明山脈的東北部。地處北緯26°2’10"~26°21’37”,東經110°53’43”~112°13’37"之間。東鄰常寧市,西接零陵區,南連桂陽、新田、寧遠、雙牌四縣,北與祁陽縣相依。區機關距永州市區和祁陽縣城車程約50分鐘,在永州市的1小時經濟圈內區位優勢較好,交通極為方便。境內旅游資源豐富,風景旖旎,氣候宜人。境內山巒起伏、山體密集、坡度陡峭、溝河縱橫。有全國第一批森林康養試點基地——湖南金洞猛江河國家濕地公園唰。有全省第一批森林康養試點基地—金洞森林康養試點示范基地。金洞管理區森林覆蓋率為85.12%,林木蓄積2806410m3,現有適合森林康養的本土特色樹種有閩楠、銀杏、杜英、楓香、欒樹、紅葉石楠、烏桕、水杉等,形成色彩豐富度極佳的季相景觀。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金洞的非單一性林區全域森林康養產業帶來新的生機,鄉村旅游、健康旅游和文化旅游,將成為金洞“全域森林康養”未來一段時間提升康養資源、拉高康養價值、打造“全年森林康養”必不可少的新元素。
  3森林康養在金洞管理區布置的形式
  森林康養像一條連接各個衛星區的溪流,全方位輔佐金洞“全域森林大康養、全域大旅游”的發展,金洞森林康養布置的形式,主要表現在兩大板塊:交通網絡沿線的森林康養帶布置和森林康養核心區、衛星區的 布置。
  3.1交通網絡沿線的森林康養帶布置
  交通網絡是現代交通運輸方式的聯合,起著游客接駁、物資聯系等各種交通運輸線、點的交織作用。金洞交通網絡阡陌交錯,互聯互通,給全域森林康養編織了豐富的放射帶。有百里畫廊——視嗅型森林康養帶、梧桐棲鳳——視味觸型森林康養帶、銀杏賞秋——視觸型森林康養帶、濕地文化——視感型森林康養帶、茶文化踏青——味嗅型森林康養帶。
  3.1.1百里畫廊——視嗅型森林康養帶。木牛二級公路是金洞管理區的穿境縣道,沿著蜿蜒的金洞河通向新田縣,地勢平緩,親水性強,視覺景觀非常豐富,特別是路兩旁連綿起伏的森林林帶,給人們帶來穩重、大氣磅礴的心理感受,由香杉、閩楠、南方紅豆杉、香樟、刨花潤楠、楓香等形成的“百里畫廊”“百里影片”般的帶狀式康養風光帶,隨著春夏秋冬四季鑲嵌景觀的自然變化,“百里畫卷”將同步輸出季季有景、季季景不同,段段有詩、段段詩滿篇的剛性景觀環境,為游客體驗四季森林康養的自然韻味和抒情畫意,并通過緩步慢行和騎行、越野等近距離接觸香杉的芬芳、閩楠的即視感和南方紅豆杉的“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的聯想感,呈現步移景異的動態色感樂趣。
  3.1.2銀杏賞秋——視觸型森林康養帶。銀杏因秋而廣為人知,因果而普治多病,是森林康養區的優良樹種和堅挺植物。以白果市境內的道路為中心,在兩旁的山體廣植銀杏,形成春夏和深秋迥異的自然景觀,并達到“景因名成,名因景勝”的遙相呼應效果,形成高山式視觸型森林康養線,為金洞的森林康養產業鑄造不一樣的表現模式。
  3.1.3梧桐棲鳳——視味觸型森林康養帶。自古以來梧桐是鳳凰的棲身之所,而金洞的鳳凰片區是一個經濟基礎較好的農業區,便利的交通和相對平坦的地形環境,促使該地區苗圃產業非常發達,其苗圃旅游、苗圃體驗、苗圃感觀和苗圃漫步是森林康養衛星區的最佳選擇。本著因地制宜和一村一品的建設思路,在鳳凰片區的村道兩旁,廣植梧桐、美國紅楓和楓香,形成“梧桐棲鳳”的實際效果。
  3.1.4茶文化踏青——味嗅型森林康養帶。在上司源片區以采茶季節為重心,以茶文化康養旅游為主線,在公路沿線種植春季開花的樹種櫻花、桃花、碧桃、紫玉蘭、楠木等。在踏青康養游時節,可觀賞燦爛漫野的花海,為茶文化康養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3.1.5濕地文化——視感型森林康養帶。濕地公園以主打四季游賞功能為目的,而其獨特的環境優勢和人文文化是人們森林康養的最佳選擇之地,從牛頭山到猛江河濕地公園的公路兩旁沿線是森林康養的前奏曲,為了做好接引線路的森林康養環境氛圍渲染,在開闊平緩路段建立康養徒步即停區,游道和小品廊架承接人們過渡性森林康養功能。在植物配置上以葉色、花色、果實、種子和形體美為主導游線,如楓香、銀杏、櫻花、木芙蓉、合歡等、欒樹、杜英等,步移景異、奇景百出,形成移步換景的自然畫卷。   3.2森林康養衛星區的布置
  森林康養區是森林康養基地的范疇延伸,包含多個具有吸引森林康養人群前往游賞的區域場所,具有游賞觀光,娛樂消遣,康體健身,求知探索等目的衛星康養區,由核心區、副中心區和衛星區編織成整個全域森林康養區。金洞管理區的主要森林康養區可分為:核心區——黃家臺及江邊河森林醫養康養中心;副中心區——小金洞楠木文化主題公園區域;康養衛星區有:苗圃產業文化康養區——鳳凰苗圃、茶主題文化康養區——上司源茶園、自然風光康養區——猛江河國家濕地公園、紅色文化康養區——白果市蘇維埃政權和紅軍墓、運動元素主題康養區——金沙灘滑草場、藥文化主題康養區——石古源藥圃等。
  3.2.1核心區——黃家臺及江邊河森林康養醫養中心。金洞康養核心區主要由黃家臺和江邊河2個區塊組成,黃家臺位于金洞鎮中心,面積6.25hm2,依山面水,地勢平坦,木牛二級跨境公路穿越而過,與金洞城區僅相隔一條白水河,有著便利的區位優勢。特別是當人們處于橋的兩頭,熱鬧與安靜猶如兩個極面,驟然分離,涇渭分明,將喧囂與靜謐醫養表現得淋漓盡致,是森林醫養中心的最佳選擇之地。而江邊河位于金洞鎮的入口處,面積4.6hm2,傍山臨水,地勢有少量起伏,不規則形的自然地貌豐富了人們康養的居住環境。一條1km長、5m寬的小道連接跨境公路,極具私密性、安逸性、自由性和獨立性,便利的交通條件和稀有的地理環境,是森林康養中心的最佳選擇之地。早晨處于晨光下,遠眺青翠的山林,中午在竹杉林里日光浴,下午在柳蔭下垂釣,黃昏迎著夕陽漫步,夜深枕著竹濤聲入睡,優美的環境風光為森林康養帶來愜意的非單一體驗。
  3.2.2副中心區——小金洞古閩楠文化主題公園區域。森林康養副中心區是核心區的動態延伸,起著分擔客流和重要功能展示的作用。楠木文化森林康養在全國比較稀少,其優質的康養環境和康養功效居森林康養功能首位。而小金洞片區有一片自然古閩楠群,分布著齡級不等的閩楠,展現出“五世同堂”的異齡景象,其康養價值成為人們爭相追逐的香餑餑。通過以小金洞楠木文化主題公園為基點,以楠木文化民宿為食宿保障,以小金洞美麗鄉村景觀為呼應,建設多分級的森林康養副中心區。為人們體驗閩楠日光浴、閩楠慢生活、閩楠素文化和閩楠有氧漫步,真正將閩楠文化和閩楠健康融入森林康養節奏,為金洞的森林康養產業塑造別具一格的情懷。
  3.2.3苗圃產業文化區——視味觸型森林康養區。鳳凰苗圃是永州市遠近聞名的“苗木之鄉”,以“苗圃文化”為重要康養點,打造“苗圃康養+”森林康養經濟圈。以提供人們圃間觀光、漫步、苗圃浴、苗圃餐、上盆體驗和DIR造型等體驗和輔以苗圃樂為就餐和住宿的落腳點,推動“苗圃康養游+、親子康養游+”等項目,達到了視味觸型森林康養的目的。通過分區規劃康養道路,明確每個村莊種植特色,構建一路一色、一村多樹的復合式森林康養道路景觀。如銀杏路、水杉路、池杉路、楓香路、美國紅楓路、櫻花路、紫薇路、合歡路、金葉水杉路、南方紅豆杉路等,來打造獨具個性化的苗圃康養型村莊。
  3.2.4茶主題文化區——味嗅型森林康養區。茶道在我國源遠流長,更是強身健體、提神、延壽、靜養的主流文化,而省內著名的“梧峰貢茶”就產自上司源片區的茶場,以茶園為中心塑造“茶文化森林康養衛星區”,讓人們體驗“采茶、制茶、存茶、養茶、茶歌、茶宴、茶話”等慢文化森林康養游。在茶園周圍廣植春花和彩葉樹種,形成“茶綠花紅”的角色定位,如櫻花、桃花、碧桃、紅葉李等。當采茶節氣到來,放眼望去繁花盛開、紅中撐綠;綠紅交映,留連忘返,成為金洞森林康養衛星區一大盛景。更讓游客參與采茶、制茶過程為自娛自樂方式,極大地豐富了游客的參與性和體驗性,也帶動了林區經濟邁向旅游康養產業方向發展。
  3.2.5自然風光區——視感型森林康養區。猛江河國家濕地公園處于海拔300m以上的曬北灘片區,是負氧離子王國,更是體現四季游賞,形成花朵天天放、葉色季季有的視感型森林康養的理想狀態。據測定,金洞猛江河國家濕地公園的負氧離子達到11478個/cm3。以曬北灘瑤族鄉政府所在地為中心區,建立接待服務中心和康養中心,運用游艇和客輪為慢賞型森林康養代步工具,在湖面和衛星小島上進行鏈接。也可沿濕地公園建立環狀康養道,按間距和地域設立服務點,由康養人群自主選擇出行方式和康養目的。如在濕地公園可視范圍內的小島和山體,以水面為基準標高,向山上100m區域內種植觀色樹種、觀花植物和鄉土珍貴植物,形成極具個性化的專屬森林康養衛星區。如楓香區、水杉區、池杉區、金葉水杉區、合歡區、南方紅豆杉區、香樟區、閩楠區、紅葉石楠區、銀杏區、烏桕區、紫薇區、黃櫨區、芙蓉區、垂柳區、木荷區、杜英區、美國紅楓區等。形成四季有景、景因人迥異;時時有景,景因船移生;船近嘆景精、船遠觸景情的情景式森林康養意境區。
  3.2.6紅色文化主題區——視觸型森林康養區。紅色文化記載著豐富的時代歷史和銘刻著紅色印記,白果市片區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傳承和紅色歷史記憶,有“陽明縣蘇維埃政府”和“紅軍墓”等紅色文化記憶,也有“惜字塔”等歷史文化傳承。更有著滿山遍野的竹林和秋葉金黃的古銀杏,能為亞健康的人群提供森林康養和文化康養等項目。如主打紅色康養,可在陽明縣蘇維埃政府和紅軍墓周圍的山上山下以及道路兩旁,間種櫻花、碧桃、紫薇、夾竹桃、高山杜鵑、雞爪槭、銀杏、楓香等,打造莊重、熱情的紅色文化、愛國情懷、傳承紅色教育,打響紅色森林康養品牌。
  3.2.7運動元素主題區——觸感型森林康養區。運動永遠都是治療亞健康的純自然良藥,而處于牛頭山附近的金沙灘滑草場能滿足非激烈運動康養的功能需求。金沙灘滑草場面積廣、臨近金洞河、可建設綜合設施來提升康養人群的需要。如集滑草、特色就餐、蒙古包、竹林探險、野外宿營、空中滑道、竹林漫步、竹林浴、天然泳池等一體化的綜合康養山莊,以滿足春、夏、秋三季的非激烈運動康養需要。在植物種植上以開花、紅葉、黃葉為主,在滑草場的周圍廣植美國紅楓、楓香、紫薇、銀杏、紅葉石楠、黃金香杉等,創造綠草紅花相映襯、人在綠?;ㄖ醒氲慕^妙景象。在河堤岸處廣植垂柳、烏桕、水杉、池杉等,形成漫步河堤綠柳、人在水鄉游的自然意韻。
  3.2.8藥文化主題區——味嗅型森林康養區。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增加,而作為石古源片區的藥材基地成為康養的一大主題,當春天油菜花競向盛開之際,康養人群漫步田間,聞著油菜花的芬香、嗅著春的氣息,在路線引導,來到主題藥圃進行“藥文化康養游”,通過了解藥材的藥理、藥性、藥味、藥引、藥謠,明白健康的意義。在藥圃周邊的道路兩旁種植櫻花、紫葉李、閩楠、凹葉厚樸、紅葉石楠、杜仲等春花、色葉樹種,為醫藥康養呈現春花浪漫的意境。
  4建議
  鄉村旅游和森林康養游是今后乃至很長一段時期的旅游熱點,全域森林康養將是林區不可或缺的新型經濟增長元素,具有高附加值和高衍生值的功能,能為偏僻的綠色王國帶來綠色消費,它的無形功能,卻為人們煥發有形的健康體驗,是典型的綠色生態區域的一大優勢和一大挑戰。而如何打造非單一性林區的“全域森林康養游”成為金洞全轄區內當前的一大重要任務。
  一是通過PPP模式,建設康養綜合服務設施盡可能的提供人們體驗森林康養的預期效果。二是地方政府部門制定專項規劃和專項投入。明確各個片區、各條道路的森林康養全域化建設目標。三是發動林區民眾自發建設特色民宿和主打森林康養元素,在增加森林康養旅游的接待密度時,也能渲染全域森林康養的氛圍和情調。四是對覆蓋全域的森林康養帶和通向森林康養衛星區的現有車行道、康養步道進行規劃加寬處理,以提高通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5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