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視野下鄉村康養旅游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新常態旅游業形勢下,傳統的景點旅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文化旅游的發展需求。十三五旅游發展報告中指出,將全域旅游作為新時期的旅游發展戰略?;谌虮尘跋锣l村旅游必然會為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動能,所以基于全域背景下研究鄉村康養旅游發展模式就顯得很有必要。
【關鍵詞】全域旅游 康養旅游 鄉村旅游
一、全域旅游和鄉村康養旅游
?。ㄒ唬┤蚵糜蔚母拍?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養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是一種以旅游產業為優勢產業的目的地綜合發展理念,更加強調旅游產業的綜合性特征及其與目的地產業的融合。
?。ǘ┼l村康養旅游的概念
2016年1月,國家旅游局發布了《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標準中將康養旅游(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定義為“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身養性、親近自然等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而進行的旅游活動的總和”。目前學術界還沒有針對康養旅游給出一個統一的定義。
鄉村旅游是以鄉野農村的風光和活動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為目標市場,滿足旅游者娛樂求知、回歸自然等方面需求為目的的一種旅游方式。
國內學者對生態旅游的最新定義:生態旅游是一種非大眾化的特殊旅游,通常發生在生態系統保持相對完好的自然地區及與之相伴的文化遺產地和傳統社區;生態旅游者選擇環境可接受性強的活動,使用資源消耗性低的設施,在欣賞、享受、學習、探究自然與生態的同時,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直接或間接地維護社區利益;生態旅游開發者和管理者將環境保護放在首位,實施控制性管理,加強環境監測與評估開發,使社區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世界各國對老年旅游者的統計不一致,我國將老年人口年齡與退休年齡相結合,規定男60歲、女55歲為老年人口的起始年齡。參考有關學者對旅游所下的定義,老年旅游指年滿55周歲的人群出于娛樂消遣、養生保健、療養休閑的目的,在基于身體條件、愿望傾向的需求下進行的一系列文娛、觀光活動。
鄉村康養旅游是將上述幾個定義糅合在一起而提出的,鄉村康養旅游是指依托適宜的自然地理條件,回歸生態景觀良好的鄉村,在空氣、水質、食物、生活節奏等休閑養生需求滿足的過程中,進行的一系列文娛、度假、療養、保健活動現象和關系的總和。
二、全域旅游情況下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ㄒ唬┖暧^管理缺乏力度
管理機構不健全,全域旅游涉及農業園區發展、小城鎮建設、農業結構調整、旅游業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分屬多個部門管理,尚無一個健全的管理機構對鄉村旅游發展進行統一的協調與管理。造成許多鄉村旅游地出現在利益方面多頭管理、各自為政,在問題方面無人管理、互相推諉,經營者的利益、游客的問題政府職能部門無力解決,從而嚴重影響了鄉村旅游的順利發展。
?。ǘ┗A設施不夠完善
由于鄉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區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農村,基礎設施仍然與游客的需求間存在差距。例如,道路、停車場、洗手間等公共設施簡陋;客房、餐廳、茶樓等主要食宿設施件差,衛生狀況和設施設備條件難以讓人接受,難以留住游客。
?。ㄈ┒ㄎ徊幻髦黝}不顯
目前,農業觀光、溫泉洗浴、果蔬采摘、體育休閑、鄉村集會等旅游產品名目繁多,但表現雷同,要么都是農家樂,要么都是垂釣,要么就是采摘水果,極易形成惡性競爭,不利于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
?。ㄋ模┞糜紊唐穮T乏特色
鄉村旅游產品單一、未形成系列,鄉村各種資源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許多鄉村旅游活動只是“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住農家房”,農家樂旅游已經淪為了:郊區大公園、采摘園、燒烤園,產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復較多,不能滿足游客多層次、多樣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
三、全域背景下鄉村康養旅游發展的模式
?。ㄒ唬奥镁羽B老”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多樣化旅游消費的需求也進一步提升。隨著涌入城市流動人口的增多,城市人口開始由于“空氣、環境與生活壓力”而涌入鄉下,出現一股“反城市化的熱潮”,更加嚴峻的是老齡化問題帶來的日趨嚴重的養老壓力與農村大批民居閑置的矛盾日益凸顯。發展鄉村旅游既能夠實現農村產業升級、帶動就業,又能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由于當前老年人的消費觀念隨著互聯網、微信的使用逐漸轉變,“新型銀發一族”對互聯網的掌握就是“互聯網+新型養老”的發展契機,基于鄉村閑置房屋租賃,開發養老方案是當務之急。建立“鄉村旅居平臺”,將線上長短期租賃與依托于鄉村景觀的閑置房屋相結合,實現鄉村旅游養老新模式.“旅居養老”新形態的養老服務,在新常態下,與國家“全域旅游”所鼓勵的多個發展方向吻合,如“養老”+“旅游、體育、文化、休閑、醫藥、健康”等。
?。ǘ┚皡^帶動模式
鄉村旅游要依托資源基礎和村民的意識,景區周邊的鄉村能夠較早的受到旅游的感染,在思想意識方面容易接受旅游產業的進入,周邊的村民更樂意為景區游客提供服務,久而久之在其土地上發展鄉村旅游更容易。原有村落緊靠景區,軟硬件設施比較完善,能夠為景區提供輔助服務,例如為游客提供民俗,提供鄉村美食等。在全域背景下,打破“景區”的限制,實行多規合一,實行公共服務一體化,實現由點到面的發展,景區周邊的鄉村依據已有的客源優勢,稍加開發便以實現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景區周邊鄉村在保障鄉村特色的前提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共建共享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美麗生態環境。改變以景區為主要架構的旅游空間經濟系統,重新構建具有旅游休憩、旅游體驗、旅游購物、特色小鎮等為一體的旅游目的地空間系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9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