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幸福梯度與文化升級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從更本質的特征來說,幸福產業的崛起不但是消費升級的體現,更與社會文化的發展具有密切的聯系。
  人類對幸福的追尋從不因時代、國別、種族等種種因素而停止。在饑餓的年代,能果腹即是幸福;在戰亂的時刻,有安全即為幸福。人事有代謝,時代在發展,人們對幸福感的定義也一直在發生變化。幸福感,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更高階的精神需求。亞里士多德說:“幸福取決于我們自己”,并認為幸福是人類生存的最終目標。在努力獲得幸福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得,而對于國家來說,幸福感和獲得感,是評價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尺。
  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今天,對幸福的思考,早已從廟堂之高抵達江湖之遠,幸福,變成了一個國民命題。前有為數眾多的電視節目調查普通市民“你幸福嗎”,反饋了大眾社會心理的悄然改變;后有養老、健康、旅游等幸福產業的蓬勃發展,折射出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經濟上的更迭。如果從哲學上判斷,幸福產業發展的根本基礎在于社會基本矛盾的改變。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毙腋.a業,就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所催生出來的一個相當廣泛的定義。
  幸福產業的提出,是回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應時之舉。不少人都曾說過,幸福并不能言說,它是一種感覺,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其實,從經濟學上來看,幸福更是一種經濟行為。在消費模式發生遞進的時候,幸福產業的發展,也必然產生了快速發展與質量提升的雙重趨勢。這些產業,無一不是具有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雙方面的特質,其滿足的需求更多是人民的情感體驗,可以這樣說,幸福產業之所以能讓人幸福,其根本點在于它具有雙層特質并更側重于精神生活的滿足。
  反映到經濟領域,幸福產業的發展,體現出消費結構的轉變。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產業結構的深層調整。從國家層面來看,最近幾年,消費已經取代投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同時,消費的內部結構也在發生變化,這體現為文化娛樂等精神消費的上漲。與消費結構的改變一脈相承的,是投資與生產領域的同時更改,只有幸福產業得到高質量高速度的發展,才能適應國民消費模式的改變,才能促進社會大眾消費心理的平衡,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健康、旅游等幾個幸福產業的維度,內涵豐富,互為依存。首先,健康、養老產業是一切的基礎,根據專家預測,大約2030年,中國將達到人口老齡化的高峰,健康養老將成為未來中國的剛需。只有擁有了健康,才能追求其他的目標。而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則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業余生活。飽覽名山大川,跑步、健身、觀看體育比賽,提供了平淡生活中難以輕易獲得的精神愉悅,也因此成為幸福產業高速發展的強烈內需因素。通過精神世界的重新構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竭追索才有了一個得以依存的內在出口。
  從更本質的特征來說,幸福產業的崛起不但是消費升級的體現,更與社會文化的發展具有密切的聯系。健康、養老、體育、旅游,體現出的是具體社會情境中的文化特質,即強調人文關懷和情感歸依,是在消費活動和產業升級中體現出的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文明特色。近幾年來,傳統文化在幸福產業中體現出強勢回歸的態勢,或許用維特根斯坦在《文化與價值》中曾說過得這句話來解釋更恰如其分:“先前的文化將變成一堆廢墟,最后變成一堆灰燼,但精神將在灰燼的上空迂回盤旋?!彼械囊磺?,最終都將歸于文化因素的內在調適作用。因為在一個強調個性與幸福的社會中,社會文化水平的高低,往往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升級,對幸福產業的發展,將產生更大的助推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7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