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聲樂教學中演唱的情感表達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只有充分的了解曲目背景、把控情感抒發并與聽眾建立起共鳴,才能展現出一臺令人心悅神怡的聲樂表演。而就我國目前的聲樂教育而言,各大院校對演唱中情感表達的相關教育相對薄弱,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對演唱的歌曲進行合理的情感把控,進而無法呈現完美的聲樂表演。本文簡述了聲樂教育和情感表達的關聯,分析聲樂教學中演唱的情感表達的相關細節,并提出如何增強演唱的情感表達的有效建議,進而促進我國聲樂教育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聲樂教學;演唱;情感表達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大幅度的提升,從物質生活的追求逐步上升到精神領域的追求[1]。聲樂欣賞作為新時代的潮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追捧,為了滿足聽眾對聲樂表演視覺和聽覺盛宴的需求,聲樂表演者必須嚴格要求自己,遵守一系列的聲樂表演規范,并全身心得注入表演。本文就聲樂教學中演唱的情感表達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關有效的建議和對策。
一、聲樂演唱和情感表達的關聯
聲樂演唱即是指聲樂演唱者通過美妙的聲音、精湛的演唱技巧及完美的情感抒發來充分的表達演唱作品,而情感表達則是指聲樂演唱者通過歌詞大意、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和不同的聲音等方式,向聽眾傳遞自己對歌曲所抒發出來的情感的理解,進而與聽眾建立情感共鳴。由此可見,情感表達和聲樂表演是相輔相成的,情感表達是聲樂演唱表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完美的聲樂演唱技巧是情感表達的基礎,二者都掌控的恰到好處才能體現聲樂演唱表演的最大魅力。
二、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不當的原因分析
?。ㄒ唬ψ髌繁尘傲私獠坏轿?
作者創造的每一首歌曲都會傾注某種情感,并賦予它不同的時代意義和中心思想。一些聲樂演唱者急于通過表演來展現自己的演唱技巧,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熱愛,而忽略了作品本身想表達的意欲,就無法通過情感訴求來詮釋最真實的情感,也無法與聽眾建立共鳴,更無法滿足聽眾對聲樂欣賞的需求。
?。ǘ┍硌葸^于做作
隨著精神生活的不斷豐富,各種聲樂演出越來越多,而未“唱”先“演”的演出惡習越發嚴重。所謂的未“唱”先“演”指的是聲樂演唱者在開始演唱之前,想通過一系列的演技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和理解,但是物極必反,做作的表演反而使聽眾無法投入欣賞,也無法感受到聲樂藝術的魅力。
三、聲樂教學中演唱情感表達技巧的培養措施
?。ㄒ唬┲匾暻楦斜磉_課程
傳統的聲樂教學只注重音樂技巧和音色音準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演唱中情感表達的培養。亦或教師多要求學生多用感情,但卻沒有直接、明確的教會學生情感表達的方式。而聲樂表演的成功,不僅要求聲樂表演者具有精湛的演唱技巧和獨特的音色,還要求表演者完美詮釋作品的中心思想及情感。由此可見,各院校應該更加注重聲樂演唱表演中情感表達的培養,增加相關專業課程,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技術練習是為情感表達服務的理念,強調技術練習的重要性,但技術不是音樂表達的目的,技術是音樂表達的手段,通過技術的練習,使音樂情感得到適當的表達,例如氣息與咬字的協調運用,要根據音樂要表達的情感來確定,在《黃水謠》“妻離子散天各一方”的“妻”字,就可以根據歌曲的情緒,把聲母讀的沖一些然后快速送掉,來表現憎恨但又無奈的情感?;蛘咭龑W生在表演過程中適當的加入肢體語言與面部表情,做到真實有富有感染力。由此教會學生技術是在不同情感的歌曲中運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使學生通過技術的運用,靈活的對歌曲進行藝術表達,從而加快與聽眾之間建立共鳴的速度,達到聲樂表演的成功目的。
?。ǘ┥疃韧诰蜃髌穬群?
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深度挖掘作品的內涵,加強學生對歌詞意義、創作意圖、時代背景等方面的認知和了解,鼓勵學生盡情投入,聯想作品創作者的創作初心,賦予作品更多的感染力,有益于學生審美能力和感表達能力的提高,增強聽眾對聲樂表演藝術的領悟,進而與聽眾建立情感共鳴,收獲更多的好評!
(三)培養學生融入自我情感
聲樂教師應督促學生完善自身的語言文化,并增強靈活性,鼓勵學生全面提高分析能力,豐富生活經驗,培養文化素養,增加社會閱歷,鼓勵學生在結合作品創作背景及現實意義的恩同事,適當的融入自主創新,這樣既能營造完美的作品已經,又能保留自己的延長激情,增加表演的靈性,帶給聽眾不一樣的聽覺、視覺盛宴。
?。ㄋ模┕膭顚W生積極的情感交流
1.演唱者與伴奏者的情感交流
聲樂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一段好的聲樂表演需要專業、默契的伴奏團隊[2]。演唱者要想與伴奏者建立情感共鳴,必須要在表演之前與伴奏人員溝通自己對作品的認知、了解及想要達到的表演效果;演出過程中,演唱者也要與伴奏人員做默契的配合,促使演出一氣呵成,增強作品的感染力,進而達到演唱者與聽眾建立情感共鳴的目的。
2.培養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
在表演的過程,演唱者很容易被眾多的聽眾影響情緒,發揮失常,甚至導致演出失敗的后果。聲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多參加實戰演出,提高演出環境的適應能力,舞臺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引導學生再表演過程中,多與聽眾進行互動和情感交流。演唱者真實自在的表演會感染聽眾的情緒,聽眾積極互動的情緒會帶動臺上演唱者的熱情,進而達到演出的高潮。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更新,我國對聲樂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那么為了滿足民眾對聲樂的審美需求,我國要加強對各大音樂院校教學質量的監督,提升師資力量,整合教學資源,鼓勵學生鉆研先進的聲樂情感表達技巧,進而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聲樂表演者,提升我國音樂藝術的造詣。
[參考文獻]
[1] 李肖仙.聲樂教學中演唱情感表達研究[J].黃河之聲,2017,24:52-53.
[2] 陳莎莎.淺析聲樂教學中演唱的情感表達[J].戲劇之家,2017,24:1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