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櫸樹生長規律、苗木質量分級及致危因素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櫸樹作為我國所獨有的珍稀鄉土植物,其人工種植技術一直是作者研究探討的重點。筆者在林業一線工作實踐中,長期對櫸樹的生長規律及苗木質量分級進行研究,并做出總結,以期培養櫸樹新品種,為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櫸樹;經濟價值;生長規律;苗木質量
  1櫸樹生長規律
  1.1櫸樹幼苗生長規律
 ?。?)櫸樹出苗期:從櫸樹的播種到櫸樹幼苗出土的時期,即櫸樹播種后地面出現真葉、地下出現側根為止的時間,櫸樹幼苗為第30~40d。(2)生長初期:是指櫸樹的幼苗通過移栽后的緩慢生長期。(3)生長盛期I:第55~70d,櫸樹迎來第1個幼苗快速生長期。(4)生長減緩期I:第7l~115d,櫸樹幼苗生長速度再次減慢。(5)生長盛期II:指櫸樹幼苗生長最旺盛、凈生長量最高的時間。第116~160d左右,達到最高峰。(6)生長減緩期Ⅱ:第161~205d,幼苗生長緩慢。
  1.2櫸樹直徑生長分析
  根據南京高淳地區游山、大荊山、青山、椏溪、漆橋等地櫸樹成片林的樣地調查和平均樣木的樹干解析分析,櫸樹胸徑的年平均生長量為0.35~0.97cm/a,主要集中在0.35~0.50cm/a,直徑總平均生長量為0.43cm/a,變化幅度總體不大,此外前10年中櫸樹苗木生長速度較快,但生長速度總體來看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10年后的櫸樹生長速度穩定在0.40cm/a左右,生長63年的年平均生長量仍未降低。胸徑連年生長量各年度間差異較大,連年生長量變化在0.10~0.97cm/a,平均值為0.42cm/a。
  櫸樹近樹干基部直徑連年生長量有2個高峰期,分別為1~9年和33~52年,1~9年間平均連年生長量0.49cm/a,33~52年間平均連年生長量0.57cm/a,而10~32年間平均連年生長量僅0.30cm/a。從生長過程來看,其直徑生長趨勢比較均勻,且生長期長,63年內生長速度并不隨樹齡增長而逐漸下降,胸徑生長量平均為0.43cm/a,是一種很有開發潛力的樹種。
  2櫸樹苗木質量分級
  苗木質量是由一系列指標反映的,地徑、苗高是影響全苗重的主導因子;高徑比可描述苗木個體的均衡度,不能用作苗木分級的評價指標。因此選擇地徑與苗高作為櫸樹播種苗苗木分級的指標,能較好地反映苗木質量信息,并便于在生產實踐中操作。櫸樹1年生苗木質量分級標準是:1年生櫸樹播種苗的分級標準是I級苗:地徑≥1.0cm,苗高≥110.0cm;Ⅱ級苗:1.0cm>地徑0.60cm,110.0cm>苗高≥85.0cm;Ⅲ級苗:地徑<0.60cm,苗高<85.0cm。
  3櫸樹致危因素分析
  3.1幼苗生長速度緩慢
  調查發現,櫸樹的實生苗主要生長在林下植被稀少、光照充足、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濕潤的地方,而在林冠下的幼苗較少,說明在櫸樹從幼苗發育到幼樹的過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櫸樹幼苗適應性較差,尤其是長期生長于蔭蔽林冠下的幼苗、幼樹容易因動物取食及病原菌感染而死亡。
  3.2種子成苗率低
  優質櫸樹種子一般需選取樹齡30年以上、結實且籽粒飽滿的健壯母樹。櫸樹種子通常以風力和重力進行傳播,多在母樹周圍近距離傳播,由于櫸樹種子的種皮質地堅硬,且櫸樹種有輕度休眠的習性,當年采集的種子發芽率為零。種子空殼率高達70%~80%,使得種子發芽率很低,以50%~70%居多,而在小年所采的種子發芽率僅有20%~30%。加之櫸樹種子受鼠類等牲畜的危害較大,掉落在母樹周圍的種子被鼠類等食用的概率較高。
  3.3種群規模小
  種群大小對植物生活潛力的影響較大,小種群植物容易發生瀕危。小種群植物的個體少,種群數量的變化隨機性大,種群之間發生基因交流的幾率較小,個體間發生近親繁殖的概率大,而發生遺傳漂變的可能性較高,遺傳的不穩定性提高,種群易處于瀕危的狀態,甚至發生區域性滅絕。
  4櫸樹保護對策
  4.1提高櫸樹種子發芽率
  研究表明,采用赤霉素浸泡處理和濕沙貯藏相結合的方法可以打破種子的休眠,提高櫸樹種子的發芽率。另外,結合無性繁殖培育苗木十分必要,構建以嫁接、扦插和組培為主的快繁體系對櫸樹的種質資源保存以及種群恢復擴大都有重要作用。
  4.2推廣人工造林
  櫸樹適應性強,酸性土、鈣質土都生長良好,為優良造林樹種,其生長快,速生期持續時間長,百年大樹仍生長旺盛,直徑年生長量仍在0.4cm以上。自然條件下的大葉櫸樹幼齡期生長較慢,1年生苗高不足20cm。試驗研究表明,若人工育苗,8月齡生苗木I級苗高大于61.78cm,地徑>0.52cm,用人工育苗來造林,能大幅度提高生長量,10年生樹高可達10m,胸徑可達17cm左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0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