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微生物檢驗結果的主要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微生物檢驗結果的主要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策略。方法 抽選2017年5月—2018年5月該院行微生物檢驗報告300份做回顧分析,探究各類檢驗準確率,根據《質量手冊》等文件要求,分析微生物檢驗中主要影響因素,并總結相應質量控制對策。結果 現階段微生物檢驗共檢測準確258份,準確率較低(86.00%),且在臨床常見微生物檢驗類型中,HIV抗體檢測準確率相對較高,達91.07%(51/56);其次為霍亂弧菌檢測準確率86.67%(26/30),其他項檢驗準確率最低77.78%(14/18);且經綜合分析發現,該組所選檢測報告中共有42份檢測報告出現誤差,誤差率14.00%(42/300),導致檢驗結果出現問題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人為因素、標本因素等,其中人為因素占比最高,達42.86%(18/42)。結論 通過分析常見影響檢驗結果因素,制定對應質量控制措施,加強檢測人員技能,優化檢驗環境可有效提高檢驗結果準確率。
[關鍵詞] 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3(c)-001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quality control strategies of microbiological test results. Methods A total of 300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reports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accuracy of various types of test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Manual and other document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were analyzed. Summarize the correspond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Results At the current stage, the total number of microbiological tests was 258, and the accuracy rate was low(86.00%). Among the common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tests, the accuracy of HIV antibody detection was relatively high, reaching 91.07% (51/56).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Vibrio cholerae was 86.67%(26/30), and the accuracy of other items was 77.78%(14/18).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re were 69 errors in the test report selected by the group and the error rate of 14.00%(42/300),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st results include human factors, specimen factors, etc., of which human factor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reaching 42.86%(18/42). Conclusion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at often affect the test results, formulating correspond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strengthening the skills of testers, and optimizing the test environ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est results.
[Key words]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Quality control; Influenc factor
微生物檢驗為臨床常見診斷方式,可為感染性疾病診治提供科學指導依據,但在對病原菌等微生物實際檢驗中,因其操作步驟較為繁瑣,在標本采集、檢測過程中對檢測人員技能水平、儀器設備精準度要求較高,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將造成檢驗誤差,對患者病癥臨床診治造成不良影響[1]。為提高微生物檢驗準確率,該院特對2017年5月—2018年5月微生物檢驗結果進行分析,并總結導致誤差的因素及預防對策,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該院微生物檢驗報告300份,包括水質監測20份,包蟲IgG抗體檢測血清75份,HIV抗體檢測56份,犬糞包蟲抗原檢測101份,霍亂弧菌檢測報告30份,其他檢驗18份;所有檢測報告均來自該院各臨床科室。
1.2 調查方法
觀察微生物檢驗結果,明確檢驗準確率;并進一步分析造成檢驗結果誤差的影響因素,并以此制定質量控制對策。
1.3 統計方法 數據納入SPSS 17.0統計學軟件,(%)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微生物檢驗準確率
該研究20份水質監測報告中,準確16份,誤差4份(20.00%),準確率80.00%(16/20);75份包蟲IgG抗體檢測血清報告中,準確64份,誤差11份(14.67%),準確率85.33%(64/82);56份HIV抗體檢測報告中,準確51份,誤差5份(8.93%),準確率91.07%(51/56);101份犬糞包蟲抗原檢測報告中,準確87例,誤差14份(12.10%),準確率86.14%(87/101);30份霍亂弧菌檢測報告中,檢測準確26份,誤差4份(13.33%),檢測準確率86.67%(26/30);18份其他檢驗中,準確14例,誤差4例,準確率77.78%(14/18)。該研究抽選的共300份檢驗報告中,共準確258份,共誤差42份(14.00%),總檢測準確率86.00%(258/300)。其中HIV抗體檢測檢測準確率91.07%(51/56)最高,其他項檢驗準確率77.78%(14/18)最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90,P=0.007)。
2.2 影響因素分析
該組共42份檢驗結果出現誤差,其中人為因素影響18份(42.86%),操作不規范影響11份(26.19%),標本因素影響8份(19.05%),其他因素5份(11.90%),其中人為因素占比最高。
3 討論
在微生物檢驗中,極易受多種主、客觀因素干擾,造成檢驗結果誤差;因此,合理分析微生物檢驗影響因素,加強檢驗質量控制對提高檢驗準確率,保障臨床診治效果有著重要意義。
3.1 影響微生物檢驗因素
3.1.1 人員因素 臨床微生物檢驗工作對檢測人員專業操作技能水平要求極高,檢測人員需全面結合生理學、形態學專業知識,對每個微生物標本進行合理檢驗;該研究發現,人為因素為影響微生物檢驗控制的重要因素,占比高達42.86%(18/42)。就現階段而言,我國大部分市、省級醫院都引入了先進檢測儀器,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檢測準確率,但仍有部分微生物檢測人員在實際檢驗中由于自身專業知識儲備不足,操作經驗缺乏,判斷能力低下,嚴重影響檢驗結果[2]。
3.1.2 操作不規范 在微生物檢驗中,需根據檢驗流程,對每項檢驗結果進行明確分析、判斷,并逐步進行檢驗工作,部分檢驗人員因無法嚴格按照檢驗流程,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不合理情況,極易影響分析環節準確性,提升檢驗誤差風險[3];此外,就目前而言,大多實驗室在進行微生物檢驗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意識不足,部分實驗室檢驗管理者管理觀念較為落后,管理手段及實際措施不合實情,管理目標并不明確等因素都將直接造成微生物實驗無法嚴格按照實驗室規范流程實施,降低微生物檢驗準確率。
3.1.3 標本因素 實驗樣本是微生物檢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標本制取、送檢期間,是否在規定時間送檢對標本質量有著極大影響;如在血液標本制取中,標本采集方式、儲存環境溫度、操作處理劇烈程度都易造成標本污染,影響檢驗結果,該研究中因標本采集、運輸不當,樣本污染因素導致的檢驗結果誤差占比較高,為19.05%(8/42);標本質量作為影響檢驗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實驗室質量控制工作中需明確監控方向,從合理優化實驗環境、加強樣品質量控制等方面入手,防止標本治療問題發生。
3.2 質量控制策略
3.2.1 檢測人員技能培訓 首先醫院領導者需具備良好質量控制管理意識,重視檢測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提升;定期組織檢測人員學習先進檢測設備使用方式,規范操作流程,保證每位檢測者都能掌握正確檢測方式,并充分掌握國家規范檢驗標準及相關法規;同時定期對檢測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對外邀請教授等技術人員予以現場兼做教學,全面提升檢測操作人員專業技能水平,并加強檢測人員責任意識培養,使其保持嚴謹工作態度,全面降低誤差發生率[4]。
3.2.2 規范操作流程 在進行微生物檢測前,根據檢測項目及相關標準采集樣本,并對其進行規范運送、保存。在微生物實驗檢測中,涉及的樣品種類較多,部分檢測項目對標本要求較高,如檢測艾滋病CD4血液樣品進行檢查時,其采集過程需科學使用抗凝劑;要求工作人員需熟練掌握操作流程,且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防止檢驗過程造成樣品污染;并根據樣品對照、生物實驗、血清實驗結果,繪制實驗室質量控制圖,及時改進檢測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詳細記錄樣本情況、檢測項目、檢測步驟、所用設備、檢驗結果、檢測日期等實驗過程,以便必要情況下可隨時再現整個微生物檢驗過程。
3.2.3 加強標本質量管理 嚴格規范標本采集、處理、送檢流程,加強標本采集無菌操作,儲存溫度管理,防止標本污染;培養檢測人員根據不同檢測標本類型,采取正確采集、送檢方式[5-6],合理配置相關試劑,并標記完整配置時間、濃度、種類、有效期等信息;并加強檢驗人員與臨床醫師交流,增強臨床配合度,提升標本采集、送檢合理性、科學性,保障檢驗準確率[7-8]。
綜上所述,在微生物檢驗中,針對準確率主要影響因素,全面提升檢驗人員技能水平,規范檢測流程,可有效提高微生物檢驗質量,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陳曉能,鄧育芳.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質量控制影響因素及解決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9):3683-3684.
[2] 陳春茂.微生物實驗室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及解決對策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5):110-111.
[3] 鄒德華.談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8):1579-1580.
[4] 沈超.臨床微生物檢驗的影響因素和質量控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5):292,293.
[5] 周剛.微生物檢驗結果的主要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策略[J].醫藥前沿,2018,8(30):387-388.
[6] 邵明曉.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及其影響因素[J].醫學美學美容,2014(8中旬刊):501-501.
[7] 王珊.臨床微生物檢驗的影響因素和質量控制研究[J].健康必讀,2018(30):27.
[8] 彭建瓊.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因素[J].健康大視野,2013, 21(8):489-490.
?。ㄊ崭迦掌冢?018-12-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