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評價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方法:本文研究對象為健康體檢者,研究例數一共80例,收取時間在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10日之間,將健康體檢者的血液標本進行研究,分析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結果: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溶血標本平均值與正常標本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根據研究顯示,1h 后送檢值與規范時間送檢值的血液標本結果之間具有顯著差異,由此說明送檢時間晚、易對血液檢驗結果造成影響(P<0.05)。結論: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具有多種,應控制血液標本在檢驗過程中誤差,能預防不合格標本情況發生,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關鍵詞]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檢驗結果準確性;因素
[中圖分類號]R446.1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019—01
研究顯示,臨床對于各種疾病一般實施血液生化檢驗方式,對診斷患者疾病十分重要。而在檢驗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易導致患者檢驗結果準確性受到影響,對疾病診斷引起誤判情況,引起危險情況發生1,因此,本次研究對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進行分析,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文研究對象為健康體檢者,研究例數一共80例,收取時間在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10日之間。
80例健康體檢者;年齡20歲—72歲內,平均年齡(46.01±1.21)歲,其中健康體檢者男性有40例、女性40例。
1.2 方法
檢驗方式:使用奧林巴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監測臨床生化指標,對溶血、采血時機等指標對生化檢驗結果產生的各項影響進行分析[2]。將檢驗結果詳細進行記錄。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種標本結果。
不同送檢時間的血液標本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的統計學數據使用SPSS 25.0軟件,本次研究指標對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兩種標本結果
正常標本參考值中,鈉132.51、鉀4.39、氯103.01、肌酐0.043、尿酸201.02、膽紅素0.005。
溶血標本平均值中,鈉138.01、鉀8.71、氯111.02、肌酐0.0876、尿酸106.27、膽紅素0.023。
根據研究內容顯示,溶血標本平均值與正常標本比較,兩者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2.2 不同送檢時間血液標本結果
規范時間送檢值中,ATL(66.52±1.01)IU/L、AST(26.51±1.27)IU/L、GLU(6.02±1.21)mmol/L、LDH(210.25±1.18)IU/L、CK(174.26±1.83)IU/L、CK—MB(21.09±1.27)IU/L、a—HBDH(256.15±1.39)IU/L。
1h后送檢值中,ATL(61.05±1.08)IU/L、AST(20.52±1.25)IU/L、GLU(5.10±1.01)mmol/L、LDH(255.37±1.35)IU/L、CK(145.20±1.50)IU/L、CK—MB(26.38±1.38)IU/L、a—HBDH(200.07±1.29)IU/L。
根據研究顯示,1h后送檢值與規范時間送檢值的血液標本結果之間具有顯著差異,由此說明送檢時間晚、易對血液檢驗結果造成影響(P<0.05)。
3 討論
據相關研究顯示,生化檢驗結果對臨床疾病診治十分重要,在實際檢驗過程中,血液標本常常由于送檢時間、采集時機、操作不規范、保存、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從而產生誤差,因此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分析各種因素對血液標本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
血液采集時機易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由于血標本采集主要是在清晨進行,采集時機檢測對象空腹時間一般在8h—14h之間,空腹采血為基本的原則,是由于人體在進食后不同時間段內,血液中的糖類或者脂類易發生較大波動,而人體飲水后血液會暫時稀釋。標準餐后人體血糖易增加53%、甘油三脂增加、膽紅素增加等,而人體晨起空腹12小時進行血液采集,能避免多種因素對血液檢測結果造成的影響14。溶血標本也容易對人體血液檢測結果產生影響,溶血后細胞內含量高易進入人體血清中,從而引起人體血清含量增加,部分生化指標細胞內、生化指標細胞外濃度大不相同,雖然只是具有輕度溶血情況存在,也容易造成檢測結果升高,而人體內若紅細胞含量低,溶血則會對血清引起稀釋、從而導致檢驗結果低。送檢時間也會對檢驗結果準確性造成影響,主要是由于若血液標本放置時間久,易導致化學成分改變,例如紅細胞消耗、白細胞降解,易導致人體血糖濃度降低、血液內PH值發生變化,導致人體血液中酶活性顯著降低。因此采集的血液標本應在采集完畢后15分鐘內進行血漿或者血清分離,并且血液檢測、抽取的過程均需要在隔絕空氣下進行。
經研究表明,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溶血標本平均值與正常標本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根據研究顯示,1h后送檢值與規范時間送檢值的血液標本結果之間具有顯著差異,由此說明送檢時間晚、易對血液檢驗結果造成影響(P<0.05)。
綜上所述,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具有多種,應控制血液標本在檢驗過程中誤差,能預防不合格標本情況發生,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田平.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6):150—151.
[2]吳曉魯.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探討[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9):68
[3]解晨婧.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3):3251—3252.
[4]何盛.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探討[J].黑龍江醫藥,2017,30(5):1086—1088.
[5]蘇含.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2):3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