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方法。方法:選取我院檢驗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進行的500例免疫檢驗工作,設為對照組,分析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另選取我院檢驗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進行的500例免疫檢驗工作,設為觀察組,結合回顧性分析結果擬定并推行質量控制方法。對比兩組檢驗差錯發生率、檢驗效率、工作人員知識水平。結果: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包括人員能力、工作規范性、患者依從性、設備性能四個方面。觀察組檢驗差錯發生率為2.60%(13/500),對照組檢驗差錯發生率為8.20%(41/500),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X2=15.036)。觀察組檢驗耗時平均為(45.6±7.1)min,對照組檢驗耗時平均(58.1±9.3)min,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t=8.693)。觀察組工作人員知識水平得分平均為(86.9±7.2)分,對照組工作人員知識水平得分平均(78.5±6.4)分,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t=11.382)。結論: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較多,通過有效的質量控制,也改善免疫檢驗水平。
關鍵詞:免疫檢驗;工作規范性;設備性能;樣本采集
中圖分類號:R44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1-0199-02
0 前言
免疫檢驗是醫療機構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通過對人體外周血中的T淋巴細胞亞群比例變化的定量分析、T細胞抗原受體多樣性變化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判斷人類個體的細胞免疫應答能力,以指導臨床治療方案。分析指出檢驗工作中的免疫檢驗當前并不完善,多個因素影響免疫檢驗效果,為了解相關內容,我院檢驗科采用對比研究的方式,選取不同階段的1000份資料進行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檢驗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進行的500例免疫檢驗工作資料作為對照組,另以我院檢驗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進行的500例免疫檢驗工資料作為觀察組。對照組:男263例,女237例,年齡12-72歲,平均(52.9±7.1)歲。感染免疫檢驗患者309例,腫瘤免疫檢驗患者191例。觀察組:男264例,女236例,年齡13-71歲,平均(52.8±7.3)歲。感染免疫檢驗患者311例,腫瘤免疫檢驗患者189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定性:前瞻性部分,患者和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回顧性部分,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調取對照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了解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發現人員能力、工作規范性、患者依從性、設備性能四個方面影響檢驗工作質量。據此擬定四個方面的應對措施,即人員培訓、工作標準化建設、知識宣講以及設備周期檢驗更新。
(1)人員培訓。每周進行一次人員集中培訓,將檢驗工作、免疫檢驗的基本流程、工作要求傳遞給所有工作人員。尤其重視細節信息傳遞,同時構建小組工作制度,強調老帶新模式的運用。如在血樣采集完成后,應放置于無菌設備中,并進行低溫存放,所有血氧的采集對象、時間等均應注明,嚴格避免不同檢驗對象的混亂存放。借助各類數字化設備,將免疫檢驗工作中的典型問題整理為案例發送給工作人員,要求其借助案例規避工作疏漏。所有人員劃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選取一名工作時間超過5年的人員任組長,指導其他低年資工作人員掌握更多知識,并在實際工組中自指出、記錄組內人員的多見問題,于下一周工作中集中上報和反饋,便于檢驗科負責人針對多見問題進行培訓更新。
?。?)工作標準化建設。免疫檢驗的所有環節工作均給予標準化處理,之后分環節進行工作練習,直到檢驗科所有人員能夠熟練進行各項檢驗工作。如血清免疫檢驗,要求于檢驗工作開始前,明確所有核心指標,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免疫球蛋白E(IgE),心肌肌鈣蛋白T(cTnT),肌紅蛋白(Mb),類風濕因子(RF)等。完成各指標檢驗后,要求分別予以記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后2-4位,以均數差的形式進行指標結果表達。其他環節的作業流程也均給予標準化處理,并將標準化結果運用于檢驗科培訓工作中,每個月進行一次結果反饋和分析,針對工作人員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多見問題,進行后續優化。
?。?)知識宣講。知識宣講重點針對患者和家屬進行。部分患者依從性不佳,未能按照標準要求進行采樣準備,導致所取血樣難以真實反映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態勢。要求將知識宣講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集中化宣講,二是碎片化宣講。集中化宣講強調將免疫檢驗取樣的基本要求,形成簡單明了的知識理論,直接傳遞給患者和家屬。碎片化宣講是集中化宣講的補充,很多患者對結構化理論的認知深度不足,理解能力也相對較差,難以有效免疫檢驗相關知識。要求護理人員在常規護理活動中,給予必要的碎片化知識作為補充。
?。?)設備周期檢驗更新。所有檢驗用設備、試紙、試劑等,均分別予以登記和存放,所有用具入庫時間、保存要求、使用方式,要求生成明確的信息化資料和紙質資料,下發給檢驗科工作人員,要求所有人員熟練掌握上述知識,并納入人員培訓的基礎內容中。
1.3 觀察指標
分析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對比兩組檢驗差錯發生率、檢驗效率、工作人員知識水平。其中影響因素的分析均為獨立性因素分析,檢驗差錯包括存放不當、采樣不當、結果失真、樣本污染等。檢驗效率以檢驗平均用時表達。工作人員知識水平以百分制問卷表達,得分越高表明人員工作水平越理想。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為SpSS21.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
回顧性結果表明,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包括人員能力、工作規范性、患者依從性、設備性能。其占比情況見表1。
2.2 兩組檢驗差錯發生率、檢驗效率、工作人員知識水平
觀察組檢驗差錯發生率較低,檢驗效率、工作人員知識水平較高,見表2。
3 討論
3.1 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
檢驗工作中的免疫檢驗活動,其質量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可能導致結果無法真實反應患者免疫水平的問題,甚至影響抗感染、抗腫瘤方案的制定[1]。此前學者分析指出,患者因素可能造成免疫檢驗結果失真,其權重系數在諸多因素中占比可達到40%左右。我院研究中,因患者因素導致的免疫檢驗結果不當共13例,占比34.15%。如患者未能遵照護理人員要求,取樣前服用了抗生素,將影響血清樣本的免疫應答。也有學者分析發現,檢驗人員的工作能力不足,會降低免疫檢驗結果的科學性,該因素導致的檢驗問題約占免疫檢驗問題總數的20%左右[2]。我院研究結果與此相似,對照組19.51%的檢驗差錯與此相關,共8例。如工作人員未能有效保存血樣導致感染等。另有學者分析發現,設備問題會造成免疫檢驗結果的波動,導致科學性下降,約有15%-25%的免疫結果失真情況與此相關。我院研究中,共8例檢驗差錯受到設備影響,占比為19.51%。如高精度設備持續作業導致精度下降,試劑、試紙保存不當等等。分析認為,設備管理主要能夠實現誤差控制,避免因誤差過大、誤差積累導致的檢驗結果失真情況。在部分學者的研究中,通過有效的人員培育等措施,可降低工作規范性不足導致的免疫檢驗差錯10%左右,提升人員的工作能力。相關學者認為,規范化的工作流程有助于規避細節問題導致的工作差錯,如樣本混淆等。也有學者發現設備管理質量的改善,可提升免疫檢驗水平,同時改善工作效率5%-20%[3]。分析認為理想的設備性能可避免反復調試、更換的弊端,使檢驗工作快速有序進行,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3.2 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
以回顧性分析結果為基礎,我院擬定了具有針對性的四項措施,謀求從檢驗科工作人員、工作制度、患者依從性和設備管理四個角度綜合提升免疫檢驗的質量控制效果。包括人員培訓、工作標準化建設、知識宣講以及設備周期檢驗更新。
人員培訓方式,考慮到部分低年資工作人員對業務的熟練程度不高,可能導致工作疏漏,采用集中培訓+遠程知識傳遞+小組模式的方式,使培訓工作能夠通過多個角度持續開展。集中培訓使所有檢驗科工作人員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和新的工作標準,這使其能夠在后續工作中獲取明確的方向指導和條件約束,有助于提升工作水平和知識水平,遠程知識傳遞和小組工作模式是集中培訓的補充,能夠幫助人員更全面的掌握知識。工作標準化建設,則著眼于管理制度的完善,通過標準化工作流程,使檢驗科各項工作能夠在標磚框架的約束下有效開展,逐漸提升工作人員的能力,使其形成標準化作業的習慣和認識,降低各類檢驗問題的發生率。知識宣講面向患者和家屬開展,重視理論知識的直接傳遞,也重視碎片化知識的靈活傳遞,當患者和家屬能夠正確認識免疫檢驗的重要性時,其依從性會自然提升。從結果上看,觀察組檢驗差錯發生率為2.60%,對照組檢驗差錯發生率為8.20%,兩組差異明顯。檢驗效率方面,觀察組檢驗耗時平均為(45.6±7.1)min,對照組檢驗耗時平均為(58.1±9.3)min,觀察組具有優勢。在針對工作人員能力的分析中,觀察組工作人員知識水平得分平均為(86.9±7.2)分,對照組工作人員知識水平得分平均(78.5±6.4)分,兩組差異同樣明顯。
綜上所述,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較多,通過有效的質量控制,也改善免疫檢驗水平。
參考文獻
[1] 巴桑次仁.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質量控制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08):150.
[2] 鄭錦仁,趙淑珍,李靜,等.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分析與質量控制探討[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8,7(02):231-232.
[3] 李東昀,苗生虎,姚立騰.淺析檢驗工作中免疫檢驗的影響因素及質量控制方法[J].智慧健康,2017,3(05):33-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2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