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食品檢驗質量控制與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乎人們生命健康,關乎國家長治久安。近年來,隨著化學工藝的發達,各種食品添加劑不斷出現,食品加工的工藝也更加多樣。在社會飛速發展的進程中,有一些不法商人利欲熏心用各種手段制造危害人們食品安全的不安全食品。在這種背景下,作為食品質量的“把關人”,食品檢驗至關重要。本文中,筆者對當前我國食品檢驗管理現狀進行梳理,對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
關鍵詞:食品安全;食品檢驗;質量控制與管理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多媒體的發展,關于食品安全的問題曝光越來越多,人們普遍對日常的食用物品的質量安全表示出擔憂。為維護人們飲食安全,消除大眾疑慮和擔心,食品檢驗管理的職責和擔子越來越重。在實際的檢驗工作中,食品參數的影響因素較多,相關部門只有不斷加強控制,才能做出有效的質量檢測。
一、食品檢驗質量控制常見問題
1.檢驗質量控制存在一定難度。能夠對檢驗質量造成影響的因素包括人員操作以及所應用的設備,而這兩項因素也是當前食品檢驗質量控制的難點問題。普遍食品的成分均具有復雜性特征,樣品檢驗之前處理工作控制面臨著較大的難度,而檢驗結果與操作人員專業水平以及檢驗經驗等均存在著重要相關關系。當前國內食品檢測質量控制較難的主要原因是食品質量檢驗技術缺乏完善性,食品檢驗工作者在綜合素質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無法保障所有人員的檢驗操作都能夠符合相關標準,從而間接地影響到最終檢測結果。國內當前食品檢測工作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在食品檢測環節上也存在著一定的技術難題,針對食品微量元素的分析不夠全面。從這一現狀來看,在未來工作中需要在檢驗技術以及人員素質上做到改進,而這一點將作為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層應該關注的主要問題存在。
2.檢驗人員專業能力不強。檢驗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檢驗人員的工作水平,目前,大部分食品檢驗人員并未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尤其是食品檢驗流程的理論以及實踐知識,因此,檢驗階段容易出現漏洞,檢驗步驟錯誤或者檢驗結果有誤差。此外,由于食品檢驗部門的招聘門檻較低,導致少部分態度惡劣的新進人員踏入該行業,偷工減料,不按時完成任務,嚴重影響食品檢驗效果。同時,部分檢驗人員不愿主動提升自身能力,而時代發展速度過快,能力與社會需要不相匹配,進而降低食品檢驗效率以及質量。
3.環境因素。現階段,食品檢驗工作都是在實驗室內完成,實驗室的溫濕度、氣壓和空氣成本等環境因素不僅會影響食品檢驗儀器的正常使用,而且一定程度上會對食品檢驗的結果產生影響。因此,在食品檢驗過程中,必須重視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
二、食品檢驗質量控制與管理措施
1.完善食品檢驗檢測制度,更新檢驗方法。為了保證食品安全,要不斷完善食品檢驗制度。根據我國食品特點,建立符合我國食品檢驗的制度與方法,更新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完善檢驗標準;建立對食品中農藥、有機污染物、獸藥、添加劑、生物毒素、違禁化學品、植物病原等物質的快速檢驗檢測技術,積極引進先進的檢驗技術;加大懲處制度,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廠家及商家嚴重懲處等;建立完善的機構配置,形成規范的檢驗體系,推動全民監督。不論是食品生產企業還是食品檢測單位,都應該受到質量監管部門的監督,也要接受更加廣泛的社會監督。我們在加強法制監督和行政監督的同時,也要完善社會監督的體系和運轉機制,進而完善整個配套的監督體系,提高監督管理的力度和強度。同時還要加大對檢測技術研發以及創新應用的資金、人力投入力度,不斷創新檢驗檢測技術的新方法和新的應用模式,這樣才能大大提升檢測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加強食品檢測監管力度。首先,加大對食品檢測的監督管理力度。對于食品檢測機構來說,其不應僅僅局限于個別地區與部門,各個地區與部門應該連接起來,建立一條完整的食品檢測戰線;其次,還要鼓勵檢測機構定期進行自檢,在檢測機構內部成立自檢部門或者委托第三方監督部門,加大對自身的監督力度。最后,加大對食品安全風險預警監測力度。對檢測數據進行充分利用,全面分析每季度以及每年的統計數據,并出具書面分析報告,書面報告應能夠較為客觀地反映出食品安全的基本情況,然后據此對影響食品安全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
3.構建一支高素質的檢驗團隊。高水平的檢驗團隊是保證食品檢驗質量的關鍵,因此,食品檢驗部門應采取具體措施構建一支專業檢驗團隊。具體措施如下:首先,提高招聘標準,要求應聘人員具備一定食品檢驗經驗并通過相關理論測試,源頭治理。其次,周期性舉辦專業技能講座,提高檢驗人員的職業素養,促進其學習積極性。最后,落實激勵政策,以物質獎勵促使工作人員認真完成檢驗任務,以達到提高檢驗質量的目的。
4.加強檢驗實驗室建設標準化。實驗室內部環境建設的規范性對于檢驗工作的進行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為此,需要不斷推進實驗室建設的標準化與規范化。在內部環境建設改進期間,需要將科學布局原則作為基礎,對實驗室內部的檢驗設備進行重新規劃,結合實驗流程以及實驗性質等對實驗室內部進行分區,在各個功能區域之間預留出信道,避免各功能區之間相互影響。另外,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對各種儀器設備進行養護,定期進行檢修與維護工作,嚴格遵循設備相應安全手冊進行操作,確保儀器設備應用安全性。
5.實驗環境設施控制。(1)為滿足不同食品樣品的儲存要求,應將食品根據需要進行分類存放,并對其儲存的環境和溫控設備進行實時監控。一般情況下,儲藏環境根據溫度的不同分為冷凍室、冷藏室和常溫室三種。(2)為了避免環境對檢測結果的影響,以及避免在檢測過程中出現交叉污染和干擾的情況,應根據不同的檢驗項目將不同的檢測設備放置在不同的實驗室中。例如光譜室、氣相室(含氣質)、理化分析室、加熱室等。(3)加強對視頻檢驗室的巡檢維護工作,對各實驗室的儀器存放、儀器設備狀態、試驗安全操作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實驗室的環境符合食品檢驗安全和操作要求。(4)對實驗室的環境和內務情況進行控制管理,確保環境處于干凈整潔狀態下,并采取有效措施對實驗室的溫度、濕度、氣壓、氣體成分等關鍵指標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
三、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已經成為人們和社會關注的焦點。通過加強食品檢驗,可以有效杜絕有問題的食品流入到市場當中。因此,必須保障食品檢驗的質量。相關食品檢驗機構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檢驗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食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要求進行檢驗,并借助各種質量管理和控制手段,對檢驗的結果進行效驗,確保食品安全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繼而推動我國食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閆順華,楊文菊,尹薜榮,等.食品檢驗工作質量控制的實踐[J].中國藥事,2017,31(9):1000-1006.
[2]張林田,黃少玉,梁希揚,等.淺談食品理化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3,49(4):473-476.
[3]郭慧.淺談食品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與管理[J].科技風,2012,(14):264-2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