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驗結果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陰道分泌物對臨床尿常規檢驗結果的影響。方法 100例婦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所有患者均進行尿常規檢驗, 選擇中段尿作為檢驗標本。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中段尿液的采集方案進行尿液采集, 觀察組患者采用專業尿液檢驗方式進行尿液采集。比較兩組患者在尿常規檢驗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蛋白質和上皮細胞的檢出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紅細胞檢出率為20.00%(10/5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0.00%(30/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6667, P=0.0000<0.05)。觀察組患者的白細胞檢出率為6.00%(3/5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00%(17/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2500, P=0.0005<0.05)。觀察組患者的蛋白質檢出率為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00%(4/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667, P=0.0412<0.05)。觀察組患者的上皮細胞檢出率為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0%(10/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1111, P=0.0009<0.05)。結論 臨床婦科在進行尿常規檢查時, 陰道分泌物會對檢驗結果產生影響, 所以需要重視對女性尿液采集方式的選擇, 防止因為陰道分泌物的影響導致尿常規檢驗結果出現誤差, 有效防止臨床診斷出現誤診。
【關鍵詞】 陰道分泌物;尿常規檢驗;臨床檢驗結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31
在檢驗過程中, 臨床相關指標檢驗對于患者病情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臨床檢驗工作受到某方面因素影響就會導致檢驗指標存在一定的誤差, 那么對于疾病的診斷就失去了代表性和確定性, 最終使得檢驗結果存在誤差, 這會直接使臨床醫生對患者病情診斷結果產生誤診, 而錯誤的治療又會使患者產生嚴重的后果, 所以應該對這種情況予以重視[1]。臨床進行尿常規檢驗是現如今十分常見的一種檢驗方式, 也是醫生對于患者病情進行診斷的主要依據。但是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 肛門和陰道口、尿道口的距離相對較近, 所以在進行尿液采集的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導致尿液標本出現污染, 對于最終的檢驗結果產生影響。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在尿常規檢驗過程中陰道分泌物對于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 現將研究結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本院就診的100例婦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中, 已婚26例, 未婚24例;年齡最大56歲, 最小22歲, 平均年齡(36.5±8.4)歲。對照組患者中, 已婚27例, 未婚23例;年齡最大57歲, 最小23歲, 平均年齡(36.4±8.5)歲。兩組患者的婚姻狀況、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尿常規檢驗, 選擇中段尿作為檢驗標本。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中段尿液的采集方案進行尿液采集, 先選擇清水簡單地對患者外陰部進行清洗, 然后將前段尿液放棄, 讓患者自行排出尿液后將中段尿液收集到無菌試管中, 在采集結束后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查。
觀察組患者采用專業尿液檢驗方式進行尿液采集。在采集尿液標本前, 選擇專業護理人員, 通過0.02%的呋喃西林清洗患者的會陰部, 然后采用醫用棉簽擦拭干凈會陰部, 再將干燥的棉球放置于陰道口, 讓患者自行排尿, 將采集的中段尿標本放置在無菌試管中, 完成采集后立即送往實驗室檢驗[2]。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在尿常規檢驗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蛋白質和上皮細胞的檢出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IBM 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尿常規檢驗中, 觀察組患者的紅細胞檢出率為20.00%(10/5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0.00%(30/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6667, P=0.0000<0.05)。觀察組患者的白細胞檢出率為6.00%(3/5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00%(17/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2500, P=0.0005<0.05)。觀察組患者的蛋白質檢出率為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00%(4/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667, P=0.0412<0.05)。觀察組患者的上皮細胞檢出率為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0%(10/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1111, P=0.0009<0.05)。
3 討論
女性的尿道口與陰道口和肛門距離比較近, 大部分女性會因為病理學原因或生理原因等導致分泌物從陰道口流出。一般女性陰道分泌物是正常的白帶, 異常白帶存在有經血, 這些物質可能會對患者的尿常規檢驗標本產生污染, 對檢驗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有研究認為, 女性隨意尿檢指標被污染的常見原因是陰道分泌物, 陰道分泌物占樣本污染總量的80%以上[3]。女性陰道分泌物中存在一部分物質對尿常規檢驗影響并非很大, 但經干化學試紙方案進行陰道分泌物檢驗卻存在敏感性[4]。女性正常月經的經血會使尿液當中含有較多的紅細胞, 這會在一定程度上使醫生對檢驗結果出現判斷失誤, 誤診患者存在尿液隱血狀況。而且一些尿道分泌物的污染會導致存在較高的緩沖尿或堿性尿, 它會導致患者尿液中的亞硝酸鹽表現出假陽性[5]。相關研究認為, 隨意尿液進行尿常規檢驗及標本當中污染最為常見的是白細胞出現假陽性, 所以這種情況會對疾病的診斷產生較大干擾[6]。 本文中所有患者進行尿常規檢驗, 選擇中段尿作為檢驗標本。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中段尿液的采集方案進行尿液采集, 觀察組患者采用專業尿液檢驗方式進行尿液采集。從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 兩組患者的紅細胞、白細胞、蛋白質和上皮細胞的檢出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選擇專業方案進行中段尿的采集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尿液的污染, 對于提高疾病的診斷率具有重要的價值。陰道分泌物混入尿液檢驗的標本中會導致實驗室對尿液檢驗結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當醫務人員對于尿液檢驗報告進行閱讀時會出現一定的誤導, 容易導致預防性地對患者使用抗生素, 增加了患者治療的成本, 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后續治療和病情發展產生影響, 還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 導致醫患關系較為緊張[7-9]。所以在進行婦科尿液常規檢驗時, 首先應做好會陰部的專業清洗, 選擇醫用棉球對會陰部進行擦拭, 并采用干燥的棉球放置在陰道口, 防止婦科分泌物混入尿液標本當中污染標本, 采集時選擇患者的中段尿作為標本進行送檢, 能夠保證檢驗的準確性更加可靠。
綜上所述, 臨床婦科在進行尿常規檢查時, 陰道分泌物會對檢驗結果產生影響, 所以需要重視對女性尿液采集方式的選擇, 防止因為陰道分泌物的影響導致尿常規檢驗結果出現誤差, 有效防止臨床診斷出現誤診。
參考文獻
[1] 張德力, 周偉深.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中國醫藥科學, 2018, 8(3):153-155.
[2] 鐘文, 鄧啟明, 肖成琴.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7, 17(A4):167.
[3] 劉俊杰, 姜楠.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8, 12(6):62-63.
[4] 趙新萍, 盧超, 王冰.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查結果的影響.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5):135-136.
[5] 余苗苗, 金輝, 蔣國英, 等.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查結果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2, 22(16):3057.
[6] 張駱軍. 淺談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查結果的影響探討.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 24(15):3504-3505.
[7] 徐菊美.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查結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6):19-20.
[8] 李巖.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查結果的影響及其處理方法探討. 當代醫學, 2016, 22(3):46-47.
[9] 陳秋鴻.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查結果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中外醫療, 2017, 36(14):107-109.
[收稿日期:2018-11-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