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工程綠化養護技術策略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分析了園林綠化植物養護的現狀,提出了園林工程綠化養護技術策略:一是綠籬養護的管理,二是草地養護的管理,三是花卉養護管理,四是樹木養護的管理。
關鍵詞:園林工程;綠化養護;技術策略
1園林綠化植物養護現狀
1.1養護管理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
園林綠化養護缺乏足夠的資金,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養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因為部分單位部門沒有足夠地意識到園林綠化養護的重要性,導致園林綠化養護資金投入較少,致使園林綠化養護缺少先進的技術裝備,缺少必要的養護措施,最終導致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較差。
1.2園林養護人員缺乏專業素養
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工作離不開園林養護隊伍,但大多數的園林綠化養護人員不具備專業的技術,不能根據園林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可行的養護計劃,導致在實際工作中養護管理出現問題。通常養護人員的工作主要就是灌溉排水,并根據植物的生長需要施肥、修剪、除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養護人員的專業素養不高,在養護工作中會降低植物的成活率,并影響植物正常生長。
1.3植物品種不夠多樣化
園林綠化工程的植物過于單一化,綠化效果不明顯。實現植物的多樣化,有利于給人們提供美的享受,提高園林的使用率。因此,在園林綠化工程中要種植搭配優質品種,同時調節植物的高低和層次,使植物具有層次性,用常見的植物襯托出稀有植物的特點,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園林環境。
2園林工程綠化養護技術策略
2.1綠籬養護管理
綠籬養護管理,要確保有足夠的肥料供應,在其繁茂的生長階段,修剪綠籬,形成墻狀,能夠起到很好的觀賞以及隔離作用。對于綠籬的肥料管理,因綠籬需不斷修剪,且肥量要求高,最初種植綠籬需要按照設計的要求設計綠籬的寬度,挖出寬40cm深的溝壑,再添上純凈且肥沃的客土。對于綠籬的修剪,無論是平面的綠籬還是圖形的綠籬等都可通過人工修剪而成,其目的就是符合設計的要求。而修剪的作用,一是壓制綠籬頂端的生長優勢并促進腋芽萌發,側枝生長有利修剪成型;二是加速其成型,滿足設計欣賞效果。按照從小到大并多次修剪的原則,線條必須流暢。綠籬設計的高度為60~150cm,超過最高限度的為高大綠籬,也就是綠墻,起到隔絕視線的作用。
2.2草地養護管理
草地養護管理最為重要的一點要足夠純凈,及時清理雜草,保持草地的均勻一致,在南方還要求四季常綠。而根據相關的資料統計,通常草地正常的管理分為4個階段,即種植、旺長、緩長和退化。高水平的養護管理可以使草地的退化期推延5~8年。一是恢復長滿階段依照相關的設計還有工藝的要求,新的草地其底床要嚴格按照清除雜草種子以及草根草莖的要求執行,回填純凈的客土后刮平和壓實,其厚度必須達到10cm以上才可以鋪設草皮。在養護管理上,需注重水、肥管理,還有春貼防漬、夏貼防曬和秋冬貼防風以及保濕等。正常在貼草1周內,其早晚需各噴水1次,并檢查草坡是否壓實,核實草根是否緊貼客土。貼草后2周內,需要每天傍晚噴水1次,2周后根據季節以及天氣情況而定。二是旺盛生長階段。水分的管理上,需翻開草莖,客土干但不白,較為濕潤最好,一年中以春夏較干、秋冬濕為原則。施肥以少量多次為主,每年6~9月較少,剩余月份較多,正常每次剪草過后,667m2需噴灑15~30kg尿素。
2.3花卉管理
景觀中的露地花卉要選高大的植株,且不能露出根部,做好培土,避免出現倒的情況,同時在花卉生長過程中,要及時修剪,去掉干枯的枝葉。每月可噴施1次殺蟲劑防治病蟲害,并在修剪后或大雨前后噴1次殺菌劑。藤本花卉的管理主要是豎立柱或搭架,使花卉能夠攀延生長。
2.4樹木養護管理
在肥量的管理上,由于喬木的樹形高大,且根系發達,所以在種植初期,就應挖掘出0.8~1.1m3的大坑,并添上肥沃的客土,且要高于地面30cm。使用的肥種大多與復合肥相像,在種植的3年內,每年除去冬季以外,都要施肥1次,而施肥的方法根據樹木的大小,也就是小樹少施肥,大樹多施肥,即小樹結合松土液肥,大樹在冠幅內地面均勻地施肥,3年以上的高大喬木,在原則上可不施肥,根據具體情況實行。
3結語
綜上所述,植被和景觀的完美組合能夠進一步地促進園林工程的有效施工,在實際進行園林施工時,要充分結合周圍環境,加強對生態理念的應用和實踐,并逐步的強化,從而打造出美觀且和諧的園林景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