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檢查指導綠化養護工作必須掌握的重要原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總結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經驗,提出了綠化養護應遵循的重要原則,為管理和指導綠化養護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關鍵詞:綠化;養護;原則
  筆者根據30年的綠化養護及施工經驗,總結了檢查、指導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則,并做以必要的解釋和說明;以便同行進行對照檢查和指導,為順利開展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簡單的講主要包括水肥管理、植物保護、整形修剪、中耕除草、補栽補種、保護防護等6大方面,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每項都有其必須遵守的基本工作原則,遵守這些原則可以養護好花草樹木;違背這些原則,輕則花木生長不良,重則造成大量死亡。下面分別做以詳細的解釋和說明。
  1給花草樹木澆水的原則
  水分是植物體的主要組成物質,草本植物的含水量為70%~85%,木本植物含水量低于草本植物。水在植物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組成植物身體、運輸礦質元素、保持植物固有姿態、調節植物體溫。
  澆水工作看似簡單,實際也有一些必須遵守的原則,具體有以下4條原則。
  1.1見干見濕
  “干”不是土壤絕對干透,如果土壤干透,植物會因缺水而枯死,每次澆完水后,要給土壤一個逐漸變干的過程,這個過程依據氣溫可長可短,氣溫越高變干的過程越短,反之則延長;要觀察植物的需水臨界期,當植物的新葉、新梢或花瓣稍微發蔫時,說明到了植物的需水臨界期,這時就必須立即澆1次透水。如果是盆栽花卉就要澆到滲水孔稍微滲出一點水為宜;如果是草坪則應該讓水滲下去至少15cm;如果是灌木則應至少滲下去40cm;如果是喬木則應至少滲下去80~100cm。不允許在土壤還濕潤的情況下連續澆水,引起盆栽花卉爛根,引導草坪和喬灌木的根系向地表發展,降低植物的抗旱性,同時也會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另外,大量灌水還會導致草木生長過快,體內含水量增加,而降低草木的抗病能力和草坪的抗踐踏能力。因此,“見干見濕”這個原則一定要記住并會應用。
  1.2冬灌要遲,春灌要早
  在北方地區,為了保證花木能安全越冬,給所有越冬花草樹木澆1次足量的冬水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方法。冬灌時間要盡量往后推,在灌溉設施允許的條件下,后推到當地土壤夜間稍稍結凍,白天還可以化開時最好。最理想的冬灌是白天灌完后,夜間立即封凍。在土壤未能封凍前,只要發現土壤缺水就應該進行灌溉,一直到灌溉完最后1次水后土壤封凍為止。如果在土壤封凍前就提前完成冬灌,因為氣溫較高,水分仍在蒸發,倘若蒸發量大則會影響植物安全越冬。因此,冬灌一定要盡量推遲,即“冬灌要遲”
  經過一個冬季的蒸發和干寒風的吹蝕,臨近開春時植物體內和土壤中都開始逐漸缺水,為了保證植物能及時返青,只要土壤一旦結凍就立即春灌,這就是“春灌要早”的意思。
  1.3不對花朵淋水
  所有開花的植物在開花期,都不要給花木施行噴灌或灑水,這樣做有以下4個不妥之處:(1)花朵沾上水后,因為水的重量原因,使得花柄不能支撐花朵,從而出現花柄彎折的現象,影響美觀。(2)部分花瓣較多的花卉還會引起花瓣腐爛,也影響美觀。(3)會引起花瓣提早脫落,縮短花卉的賞花期。(4)花卉受到水的物理打擊,影響花木正常生長,尤其草本花卉更甚。
  1.4花草樹木發生病害不得使用噴灌
  花木的病害絕大部分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的繁衍和傳播是離不開水的,尤其是發生了白粉病、月季黑斑病等病害時,一定不能使用噴灌,可以用漫灌的方法給花木澆水,以減少病害的傳播。
  2除草和控制自播鄉土樹種的原則:除早、除小、除了
  雜草和自播鄉土樹種會和主栽品種爭奪養分、水分、光照和生長空間,同時放任生長的自播鄉土樹種也會破壞園林景觀的整體設計效果。為此,清除綠化帶內的雜草和自播的鄉土樹種是日常綠化養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能盡量干凈徹底地清除雜草和自播的鄉土樹種,應采取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予以處理。
  3及時清除非主栽品種
  在日常工作中,部分綠化人員對混入主栽品種中的個別其它園林栽培品種采取保留,導致整體綠化效果中有了不和諧的因素,影響綠化美化效果。對這種混入的少量栽培品種,要么移栽到其它同類區域中,要么及時清除。
  4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在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中,病蟲害防治是必要的保障,無論其他的各項養護工作做得多好,如果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得不到位,那么其他一切皆是徒勞。因此,要高度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牢記“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預防就是在花木未發生病蟲害之前,進行一些必要的防御工作,如做好冬季的清園工作、在休眠期對所有花木進行殺菌劑的噴灑等。綜合治理的意思是不要單純地依靠化學防治(噴灑農藥)的方法來進行病蟲害防治,可以綜合使用農業防治、物理機械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并以此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減少公司的經濟支出。
  具體可采用如下的方式方法:(1)合理修剪花木,做到通風透光。(2)選用抗病品種。(3)合理密植。(4)清除雜草、枯枝爛葉及各種垃圾。(5)杜絕氮肥的大量使用,從而減少花木的徒長;提倡使用有機肥和多元復合肥。(6)杜絕超量的澆水。(7)做好中耕松土工作。
  5合理施肥的原則
  5.1勤施薄施,肥后跟水
  勤施薄施即為少量多次,在生長季節每個月都可以給所養護的花木施1次少量的肥料,切不可為圖省工1次性施人大量的肥料,否則極有可能發生肥燒事件。其次,任何肥料中的有效成分只有在溶入在土壤中的水分的前提下,才能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要記住“肥隨水走”的原則。尤其是施用了化肥后更要及時澆水,否則氮肥易揮發到空氣中,造成浪費。
  5.2多元復合,勿施單一
  花木生長需要氮、磷、鉀、鈣、鎂、硫、鋅、鐵、銅等多種營養元素。因此,任何化學肥料都不具備全效的能力,因此施肥時盡量選用多元復合型的化肥,施任何一種肥效單一的肥料都不可取。   5.3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任何一種天然有機肥(動物的排泄物及動植物的尸體)的養分成分都比復合型化肥的養分全面。同時有機肥有良好的改良土壤理化性狀的功能,因此要提倡使用有機肥。目前,化肥生產廠商生產銷售的有機復合肥綜合了有機肥和化肥的優點,可以是園林綠化養護的首選。
  6喬木修剪(截粗樹枝):寧讓樹受傷,不讓樹扛槍
  目前,許多園林綠化工作者在修剪喬木截除樹枝時,普遍有一個留樹樁的錯誤做法,本可以將需要截除的樹枝,在保留樹枝基部肥大部分(肥大部分有發達的愈傷組織)的前提下齊根截掉,但工作人員錯誤地認為保留樹樁對樹木的損失較小。其實不然,保留了樹樁以后恰恰阻擋了愈傷組織的愈傷功能,為腐爛病和皮下害蟲的危害提供了適合的條件。實際上就是不保留愈傷組織,甚至撕裂了樹皮,傷口也比留樹樁愈合得快。另外,樹上的干枯樹樁也有礙觀瞻。
  7綠化工作現場控制:工完場地凈
  在日常工作中,園林工人要養成一個“工完場地凈”的良好工作習慣,下班離開工作場地之前,必須完全清理干凈拔下的雜草或修剪下的樹枝、草葉及其它垃圾,任何時候要將一個干凈整潔的綠化環境留給業主。
  8除枯:生長季節不見死樹,活樹上不見死枝枯葉
  在綠化養護工作中,為了美觀,“除枯”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要清理掉枯死的花草樹木,并及時補栽補種;要清理掉樹木上的死枝枯葉,給廣大業主創造一個“生長季節不見死樹,活樹上不見死枝枯葉”綠化環境。
  9綠籬、色帶、色塊高度控制:冬縮夏放
  在日常的綠化養護工作中,生長季節每次修剪以上項目時,都要將新梢保留2~3cm。如此,1年下來整體的高度要增加10cm以上,2、3年之后,就會因太高而影響美觀和修剪作業。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冬末春初,植物尚未發芽時,一次性降低高度的辦法來解決。因為,如果在生長季節大尺度地降低高度,會發生因枝葉修剪量過大而嚴重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問題。另外,也不能因為要控制高度而采取不保留新梢的修剪方法,嚴重影響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連續多次會導致植物衰亡。
  10調整喬木和樹下灌木、草坪生長關系:樹下見光斑
  目前,各地的園林在設計之初,為了豐富品種、凸顯立體美化效果,都會在喬木下面栽種灌木或草本植物。在冬季修剪喬木時,適當減少大枝的數量,尤其是樹冠的西南方向一定不能保留大枝,要創造一個光線射入的豁口,不保留大枝上距離主干1m內的所有小樹枝和過于稠密的內堂枝,以便下午的強光可以照射到地面。通過修剪要做到“大枝亮堂堂,小枝不亂長”從而實現“樹下見光斑”的目的。只有堅持這個原則,才能最大限度保障樹下灌木和草本生存所必需的基本光照,也才能實現喬木和樹下灌木長期共同生存的目的。
  11草坪修剪的原則:遵循1/3規則(要求剪后依然呈綠色)
  通常,當草坪草長到6cm時就應該修剪,從理論上講,當草坪草的實際高度超出適宜留茬高度的1/3時,就必須修剪,即1/3規則。超低的修剪將會大量損失草坪草葉片,草坪光合能力急劇下降,會嚴重影響草坪的正常生長。
  12灌木(色帶、色塊)不同品種間長勢調控:界線分明,互不交錯
  為了豐富園林景觀的色彩和層次,在許多園林中都設計了由2、3種不同葉色植物組合而成的色帶、色塊。但是,這些植物的生長勢差別較大,有的生長旺盛,有的生長較緩。如果在日常養護中做不到正確修剪,就會出現“強者逾強,弱者逾弱”的現象,久而久之,長勢強的植物會占領長勢弱的植物的空間,原先設計的美化效果就會慢慢消失。因此,在修剪規程中堅持“界線分明,互不交錯”的原則。在修剪過程中要長久保持各品種之間原有的設計寬度不變,可長久保持原有的設計意圖。
  13農藥稀釋:按比例,采用二次稀釋法
  在日常的園林綠化養護規程中,為了防治病蟲害,會經常使用到各類農藥,如何正確稀釋配兌農藥至關重要。一要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必須要按說明書所推薦的濃度使用;二是進行2次稀釋,即:先在容器中加入約1/3的水,然后倒入量好的農藥,并進行第1次稀釋,隨后再加入剩余的水并進行第2次稀釋并充分攪拌。堅持這一原則對正確使用農藥至關重要,尤其一些很粘稠的農藥(克螨特、阿維菌素等),更不能有違章操作,如果先將農藥倒入容器內,農藥粘到容器壁上或者進入到容器下方的管道中,則很難再溶解到水中,會造成所配兌的農藥濃度不夠的問題。
 ?。ㄘ熑尉庉嫼坛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2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