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建設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從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原則、發展方向入手,總結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途徑。
關鍵詞: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1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原則
1.1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是我國傳統園林建造手法,在現代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同樣適用,設計時應從當地文化資源、自然資源、社會需求以及場地條件等方面著手,才能高效利用當地資源,營造符合社會需求的園林景觀。
1.2適度性原則
主要體現在對資源、環境的開發要適度?;谶m度性原則設計園林景觀,不但能促進各方面的協調發展,還能實現園林景觀的設計目標。反之則易導致人與自然、社會與環境的失衡。
1.3經濟性原則
指的是在創造美觀、舒適、怡人的園林景觀的同時,需要做到對資源的節約。例如,充分有效利用現有資源,使用綠色環保材料,合理設計減少后期管理維護費用。
2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發展方向
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主要朝現有資源的保護及再利用、生態修復、污染防治以及節約資源4個方面發展。現有資源的保護及再利用,包括保護現有水體、現有植被等自然資源,保留并修葺當地文物、古跡、特色建筑等,合理利用場地內的地形地貌塑造微地形。保留或者再利用場地內其他材料。生態修復主要指的是利用生態學原理修復已破壞的環境,例如,利用植物修復護坡,利用植物及微生物凈化水體,通過土壤改良及復綠等手段修復廢棄礦坑。
當今社會污染源日益增多,在景觀設計中污染防治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在道路兩側、工廠外圍應設置綠化隔離帶,選用能夠阻滯塵埃、吸收有毒氣體、凈化空氣、降低噪音的植物;在水體中種植水生植物、沉水植物,凈化水體;使用的園林景觀建設材料應環保、生態、無污染。節約資源是設計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最直接的體現。在科學合理的前提下,設計時應采用使用資源較少的方案,所選用材料應易于后期管養維護。
3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途徑
3.1貫徹實施海綿城市建設理念
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是加大對雨水的利用率,這一點與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建設目標相一致。在設計園林景觀時,盡可能多地設置海綿型公園與綠地,減少設置不具備下滲功能的硬質鋪磚。在景觀微地形塑造時,設置草溝、洼地、旱溪等,并配置既能夠抗旱,又能耐澇的植物,從而利用自然排水收集匯聚雨水,增加雨水下滲。設計雨水花園,通過植物沙土,凈化雨水,增加雨水下滲,同時,將多余的雨水收集并用于綠化灌溉。
3.2充分利用場地內現有資源
場地內的資源是場地特有的記憶,其形成時間一般較長,能夠對其進行再利用,形成有特色的園林景觀,同時,也節約了資源。場地內已有植被,要盡可能保留喬木,無法保留的應盡早采取措施進行移栽。在疊山理水時,要因地制宜在已有的地形地貌上,隨行就勢、削低墊高,減少土方挖運。場地內的構筑物可通過修飾、改造等方式,將其運用到新景觀中。例如,中山岐江公園場地內原有舊船廠的設施,通過藝術加工成為公園的特色景觀。
3.3合理配置植物
在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建設期間,除要設計園林景觀外,還要合理配置植物。在配置植物時,要綜合考量各要素,并將其滲入植物配置過程中,提高景觀美觀度。同時,深入了解植物特性、地區條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基于植物特征選擇合適的植物,滿足科學配置植物的要求。選擇品種時要以鄉土樹種為主,其對當地氣候和環境適應性都比外來引進品種高,成活率較高,減少浪費。根據場地條件選用植物,例如,橋底綠化應選擇耐陰、耐旱植物,屋頂花園需選擇根系淺的植物,鹽堿地需選擇耐鹽堿植物等。在配置植物時,可參照當地穩定的植物群落結構,配置層次豐富,且有合理種間關系的穩定植物群落。此外,還可利用植物凈化水體、吸收有毒氣體、阻滯塵埃、降低噪音、防風、防火、固土護坡等特性進行生態修復、美化環境。
4小結
綜上所述,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和建設在優化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發展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時,要遵循其設計原則,緊隨其發展方向,使用有效的途徑達到節約、生態的目標,使綠地發揮其生態作用,建設美麗的生活家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