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服務,疏導校外培訓壓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針對如何疏導校外培訓壓力,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指出,推進課后服務,建立健全課后服務保障機制,堅持學生自愿、公益普惠、成本分擔、合理取酬的原則,推動中小學校普遍開展課后服務。
的確,如果學校能夠開展課后服務,就可以很好地解決校外培訓班熱的問題,因為學校的課后服務堅持公益普惠性、成本分擔性原則,只是向在校學生象征性地收取費用,卻能給學生、家長和教師都帶來益處。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有了課堂以外的時間學習,讓學生尋找自己熱愛且適合的學科、藝術類課程發展自己。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課后服務給忙于工作的家長們足夠的安全感,不用擔心孩子放學過早帶來的安全問題和家庭作業輔導跟不上的尷尬,同時也給擔心交不起昂貴培訓費的家長解壓松綁。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讓公辦學校的教師合理取酬,有助于改善城區教師的生存現狀,激發教師的工作激情,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業務素養,促使更多的優秀教師留在公立學校,促進當地教育持續有力地發展。
我校從2018年9月開始課后服務,初一、初二的學生在放學后可以自愿自主選擇社團,具體包括籃球、足球、美術手工、舞蹈、象棋、蘭花園藝、合唱、主持人培訓、情景劇在內的22門社團課程,和詩詞鑒賞、巔峰數學、英語閱讀、環球視野、歷史時空、趣味生物、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在內的15門學科課程。初三的學生由于面臨中考,所以學校針對文化課開展不同階段的輔導,分為上學期的“培優補差”和下學期“周考”“月考”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各科成績。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如今我校學生報校外培訓班的人數已經寥寥無幾,有效緩解了校外培訓熱。
與此同時,學校開展課后服務還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了培養,學習的欲望更加強烈,并且實現了學在校園、休息在家里的有規律、適宜身心發展的生活,家長和社會對學校的滿意度大大提高,家長與學校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狀態,形成合力,立足于學生更全面的發展,為減輕中小學生的課外負擔創造了有利條件。
?。ㄗ髡邌挝唬核拇ㄊo州市古藺縣實驗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