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之星”評價機制將持續推進中國家電行業產品升級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2012年,國家第一次推出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為了推進節能惠民政策的落地,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節能補貼產品目錄。結合這一產品目錄,工信部在2012年8月22日公布了“能效之星”產品?!澳苄е恰币呀洺蔀橐粋€產品評價長效機制,旨在從同類可比節能產品中,選擇能效水平領先、核心技術競爭力強,以及節能經濟性、環境友好性和社會認可度高的產品。該評價機制采取企業自愿申報,專家評審和政府采信的方式,授予“能效之星”稱號。隨著時間推進,“能效之星”的產品目錄不斷更新,截至到2018年,已經有9大類486個型號產品列入目錄,參與進來的品牌和產品數量不斷增加,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高效節能智能家電將進一步發展
上一輪的“節能惠民”工程已經結束近7年,2019年初,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共同印發的《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根據該方案,國家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產業鏈條長、帶動系數大、節能減排協同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銷售,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這一政策必將加速廢舊家電的淘汰,引導消費者更換能效水平更高、功能更強的家電產品,促進消費結構與消費體驗的進一步升級。據發改委測算,若該政策在全國推廣,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預計可以增加1.5億臺高效節能智能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約7000億元,全生命周期節電大概是800億千瓦時??梢钥吹?,國家在推進消費增長,推進家電產品能效升級上,投入了很大力度。
家電產品能效等級多次提升,國家標準不斷修訂
節能政策受到國家推進的同時也離不開家電廠家的不懈努力?,F如今,我國不只是一個具有巨大產能的家電大國,同時在家電產品的創新、設計、制造等環節上已經步入家電強國之列。無論是產品的創新,技術的改進還是在節能水平上,可以說處在了一個較高的水品。
我國從2005年3月1日起,《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而2016年6月1日起施行《新版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目的是為用戶和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引導和幫助消費者選擇高能效節能產品。
空調行業內,最早的能效等級是GB 12021.3-2004《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后來經過多次修訂,目前現行的兩個標準是GB 12021.3-2010《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和GB 21455-2013《轉速可控型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分別適用于定頻空調和變頻空調的能效測試和分級。國家標準GB 12021.3-2010將原有空調能效的5個等級提升為3個等級,GB 21455-2013考慮了空調制冷和供暖下的能效情況,制定了相對應的APF等級。
家用電冰箱行業內,最早的能效標準是GB 12021.2-2003,《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后來又經過了2008年和2015年兩次修改。目前現行的標準是2016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相較2008年的標準,新的標準完善了產品能效的評價、測試和計算方法,使產品的耗電量測試值更加符合實際使用狀況。新標準1級產品最節能,1級標準已略優于歐洲冰箱最節能等級A+++。新標準同時擴大了適用范圍,涵蓋了冷藏箱、冷藏冷凍箱、冷凍箱等傳統產品以及酒柜、臥式冷藏冷凍柜等創新產品。GB 12021.2-2015新標準的實施,預期能淘汰2016年當時市場上20%的高能效產品,市場上能效水平將被提高10%,預計10年內,新增加的符合標準的家用冰箱會節省電量1180億度。
電動洗衣機行業內,最早的能效標準是GB 12021.2-2004《電動洗衣機能耗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目前現行的標準是GB 12021.4-2013《電動洗衣機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級》?,F行標準相對于2004的標準修改了各類型洗衣機的能效等級測試方法和分級指標,增加了用水效率等級等相關內容。
在2013年6月9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2013年中國國家標準第九號公告》,公告中第19、27、28、48、50項分別對電動洗衣機、變頻空調、平板電視、吸油煙機和空氣能熱泵熱水器5類家電的能效等級做出新的調整,該規定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變頻空調和洗衣機的能效等級調整如下。
消費者對不同白電產品的能效指標關注度不同
由于不同的家電產品對電能的消耗不太一樣,所以消費者對傳統大白電產品的能效指標關注度也不同。比如,定速正一匹空調產品在制冷模式下,一小時的耗電量在0.9度,全天24小時的耗電量約為20度;而冰箱產品中,500L左右的對開門冰箱24小時耗電量為1度多一些;洗衣機產品的耗電量相對要低很多(非加熱狀態下),波輪洗衣機一套洗漂脫程序運轉完成,耗電量不足1度電。因此,在行業內,空調廠家更傾向在能效指標上下功夫,而洗衣機企業對能效關注度要低一些;市場上,消費者也更在意空調產品的耗電量。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1-4月對比去年同期,空調產品的一級能效產品上升最是明顯,高達11個百分點。
家電存量市場的現狀更需要關注產品升級
隨著家電產品越來越多的進入消費者家庭,家電市場已經進入存量市場階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居民平均每百戶2018年末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彩電產品122.2臺,空調產品96.1臺,冰箱產品95.3臺,洗衣機產品91.7臺。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彩電的存量為5.6億臺,空調的存量為4.5億臺,冰箱的存量為4.4億臺,洗衣機的存量為4.2億臺。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選購需求已經從原來的“有”向“好”的方向轉移,消費者希望選購功能更多,設計更美觀,使用體驗更好的家電產品。能效等級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消費者在選購家電產品時也是一個重要參考因素,尤其是選購空調產品。
近兩年,我國的整體經濟一直在低位運行,2019年一季度GDP增幅為6.4%,和去年第四季度持平;房地產市場下行,對整個家電行業的拉力減??;消費者居民收入和支出雖然呈現上漲,但是居民杠桿率處于較高水平,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更偏向理性。因此,處于存量的家電市場不可能有較大的規模增長,更多的發展方向是在消費者拉動和生產企業推動的雙重作用下的產品升級。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975.htm